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公众号平台逐渐成为思政教育的新载体。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可以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思政素养。但在实际运用中,高校微信公众号平台存在内容单一化、互动不足、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本文从丰富推文内容、加强互动交流、规范平台管理等方面提出解决思路,从而真正发挥微信公众号平台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如今,人们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网络,网络思政教育也成为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兴领域。但是目前高校网络思政的普遍现状是师资力量不足、课程体系建设不健全、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教育效果难以衡量等。为此,本文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学生参与度、加强管理和评估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持续发展,为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王锋 《管理科学文摘》2009,(17):212-213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班主任开展学生党建和思政工作需要网络技术平台的支持。本文运用思政教育的新理念,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打造思政教育的新平台,设计并开发了适合当前高校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网络技术平台,主要包括数据登记、修改、查询和删除功能,目的在于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和信息化水平。经过实践应用,证明该平台具有针对性强、便于收集统计、有利于提高思政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郑景文  刘康平 《科学咨询》2023,(12):250-252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网络思政背景下的“四史”教育与红色校史教育协同育人创新机制。文章首先阐述了开展“网络思政”的重要性,指出“网络思政”在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中成为“新的阵地制高点”和“重要的新工具”。接着,文章分析了利用“网络思政”手段开展“四史”教育的必要性,强调了当代大学生群体受网络影响加深以及传统思政教育途径受网络冲击而效果下降的现象。文章还提出了在网络思政背景下构建“四史”教育与红色校史教育协同育人创新机制的方案,包括开设红色校史相关的网络课程和网络公众号。最后,文章讨论了网络思政背景下的“四史”教育与红色校史教育协同育人的意义,主要包括促进高校思政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以及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课程思政"建设是现实所需,体现新时代网络思政教育的要求与价值。该文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阐释了高校"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内涵、探析了"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创新模式,提出了加强"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顶层设计,围绕"互联网+课程思政"的目标,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体系,依托易班平台构建大学生网络大思政格局,发挥"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未来的角色定位,巩固思政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性已成为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本文通过统计在重庆地区五所高校500余名学生中进行的<网络在高教思政教育中应用现状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网络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思政课教学的主客体要素以及环境和条件,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都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信息化程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建设高校思政课网络学习平台,运用网络进行思政课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构建思政课网络平台,能够对思政课教学起很好的辅助作用,有助于实现自主式、协作式教学,弥补传统教育模式之不足,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工作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这对于高校思政工作者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从筑牢意识形态、加强思政平台建设、塑造思政话语体系等方面不断抓实做细,引导学生群体自觉保持“网络理性”,注重“网络自我教育”,全方位,多角度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9.
【内容提要】高校网络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渠道、促进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网络德育的重要阵地。目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者相当一部分只是扮演着“旁观者”或“行动者’’的角色:因此.如何有效地建设好、利用好和管理好网络,主导网络发言权,实现作为思政教育者的角色从“旁观者”到“行动者”再到“主导者”的创新与转变,有效占领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余嫚 《办公室业务》2023,(23):68-70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环境、工作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调查发现,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评价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更新思政教育工作理念、创新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方法、优化思政教育评价机制等解决策略。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带来一些启示,从而推动这一工作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李平 《领导科学》2023,(1):150-151
<正>“大思政”是一项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与新时代教育发展内涵密切融合。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大思政”全过程链中的重要环节,彰显着新时代协同育人的价值观。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课程思政建设机制不成熟、教育主体育人能力不足、课程思政内化认知度不高等现实问题。由冯刚、张晓平、苏洁主编,人民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一书,从历史发展角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完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方法、提升高校课程思政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为高校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和物质基础。本文以湖北为例,以全方位、深层次和多领域的方式探索课堂、实践、校园、网络构成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以期进一步实现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从而使高校思政课育人实效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3.
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打破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条条框框和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都造成了强烈冲击。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提供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方式和新手段。利用新媒体技术转变高校思政教育观念,不仅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还大大拓展了高校思政教育平台、丰富了思政教育手段,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历史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战略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高校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改革的重要契机。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程改革中,既可以丰富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拉近学生与思想政治之间的距离,又可以进一步改变思政课程教学停留在表面的情况[1]。本文从分析思政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究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程改革的主要形态及实效,以此获取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做好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政教育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传统优势的同时,统战干部必须具备网络思维,顺应互联网发展规律,主动抢占网络高地。通过将网络统战工作平台建设成为权威声音的"直播平台",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资源建立成统战工作干部的网络工作抓手,将统战工作成效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体系并探索建立网络媒介传播效果评估机制,提倡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网络思政教育方法,可以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网络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建立党外知识分子的网络典型工作室,设立品牌栏目,长期推送;依托部分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教师身份激发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是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在网络思政中自我引导、自我实现的两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稳步推进,而短期培训项目,也同样是课程思政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环。高校短期外语培训在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应该建立“以思想引领为核心,以建设大格局为引领层,以制度体系完善为保障层”的思政教育顶层设计结构,以探索短期外语培训中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文章对高校短期外语培训中的课程思政进行了实地观察并阐述,试图为高校课程思政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王佳 《办公室业务》2023,(23):57-59
当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我国从国家层面逐级加强高校思政工作建设,并对当前高校思政工作有了新的要求,为新时代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与理论基础。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应运而生,但目前各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形式和效果各不相同,所以有必要构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体系,以便对其实施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为他们成长成才指引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需要构建完善的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教学模式。本文主要阐述了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意义,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如何加强思政教育与高校课程思政的融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网络舆论已深入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高校在发生一些公共突发事件时,网络舆论更是起到了助推作用。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特点,分析了高职院校应该如何在思政教育视域内有效地引导、和规范突发事件中妁网络舆论;并使其,向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工会会员覆盖面广、教育资源丰富,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文章在分析思政教育在高校工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依托高校智慧工会建设,构建高校工会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创新体系,集政治性、专业性、智慧性、灵活性于一体,打造制度、实践、人文“三维”实践路径,提高智慧工会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性,旨在为高校师生提供高质量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