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姚倚云,近代著名女诗人、教育家。家学渊源,素嗜吟咏,通过文字审美地捕捉生命的诗意,深情满溢,是对人性之美、人情之挚的张扬。以范伯子去世为分水岭,诗歌显示了情感内涵的变迁,前半生侧重传统闺阁情趣,后期在社会变革和妇女解放思潮激荡下,带来审美视阈的开拓,赋予个体抒情丰富深沉的意蕴,诠释了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的精神内涵,体现了近代女性文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特点。  相似文献   

2.
张謇是我国早期高校的创始人之一。他针对当时中国的教育状况,提出并实践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主张最后办综合性大学。他创办的南通高校就是为南通大学创造条件 ,后来的南通大学就是以此为基础的。然而历史的曲折又造成今天南通高等教育的落后,在省、市领导着手改变这种面貌而筹建新的南通大学之际 ,我们应重视历史给予的启示,早日建成南通大学  相似文献   

3.
许多观众为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艳丽服装喝彩。我是个从事云锦工作40年的研究人员,深知云锦与“红学”的渊源关系。 曹雪芹出生在清朝康、乾时期江南三织造之一的江宁织造世家,祖上曾三代四人曹玺、曹寅、曹颙、曹頫任江宁织造大臣65年之久。因此,曹雪芹对江宁、苏州、杭  相似文献   

4.
学生工作者面对广大的学生,学生是学生工作者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学生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能力水平.学生工作具有教育性、管理性、组织性、人事性和奉献性,高校学生工作实践是从事各项工作的基础,是青年干部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丁韪良(W·A·PMartin)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华最重要的新教长老会传教士之一.他在中国生活将近60年,其使命本是传播基督教,但他多年从事翻译、教育工作,却使他无意之中在中国近代西式教育的酝酿和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正理想的教育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当然,什么是理想的教育,我想会有很多并不统一的答案,但理想的教育一定会有统一的诸多的特征。其中高效的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应该是理想的教育重要特征之一。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如果说"教育的理想"就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应该秉承的情怀,那么高效的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也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南通中学创建于1909年,由清末名流、著名诗人范伯子等人积极创议,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带头集资兴办。近代中国教育的创始人、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为学校题词“积健为雄”。学校环境幽雅,校风纯正,治学严谨,底蕴深厚。建国以来一直是江苏省重点中学。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藏书12万册,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物质条件。 学校以“诚恒”为校训,长期孕育着“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光荣传统,形成了“严谨善教、好学多思”的教风和学风,为祖国培养了一批享誉中外的顶尖人材。校友中有12人为中科院院士。今年6月5日,第七届陈嘉庚奖在京颂布,全国8位科学家获奖,其中数理科学奖获得者杨乐教授,地球科学奖获得者王之卓教授,都是早年通中校友。在中科院日前公布的145名首批资深院士名单中,老校友严志达、黄耀曾和王之  相似文献   

8.
辛迪,学名赵志刚,1950年出生于军人世家。自幼酷爱绘画,长期在部队和地方从事宣传工作。师从已故著名画家李海陆先生,对中国的水墨表现技法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清代科举世家与地方政务--以婺源县程允中家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婺源程允中家族自康雍之际兴起,成为当地著名的科举世家.以<清代殊卷集成>所载程允中殊卷履历为经,乾隆等三种<婺源县志>为纬,通过程氏家族九代近百人的传记资料,论述程氏族人在修建公共工程、从事文化教育和兴办公益善举等等活动中的表现,进而得出我们的结论科举世家是清代地方官在行政事务中的主要依靠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东汉的世家大族主要由豪强转化而来的士大夫和西汉以来的儒宗两部分构成。关注乡村教育是东汉世家大族的文化自觉,他们利用文化优势,投身于官、私学校教育,普及儒家文化,移风易俗,在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主体作用。同时,他们通过兴办教育,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文化和政治地位。世家大族阶层是东汉文化教育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北宋著名史学家范祖禹早年失去双亲,在叔祖范镇及季父范百禄的教养下长大成人。岳父吕公著的品性对范祖禹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苏轼与范祖禹情属乡谊,相互赏识。范祖禹与黄庭坚、秦观之间的感情也非常深厚。居洛修书期间是范祖禹与司马光一生中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最密集的时期。此外,富弼、邵雍、程颐、程颢等人也在范祖禹的人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张载上书范仲淹的时间当以《宋史》所载"年二十一"为准;张载并非范之门人也无师承关系,范对张载思想的转变的确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经历了一定的过程;张载之学是在与二程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立的思想体系,"京师论《易》"对其易学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张载与邵雍观点的不同,体现了宋代易学气学派和数学派的对立;张载卒时以吕说为妥,主要卒因是病逝,虽然政治失意对其心理和身体会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 ,其道德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批判地继承朱熹的德育思想 ,尤其是他的关于常规教育的思想 ,对于我们今天所进行的中小学德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范铠是闻名遐迩的"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的代表诗人。据《清诗史》记载,范铠与长兄范当世、次兄范钟合称"通州三范",诗文唱和,诗名远播。令人遗憾的是,学术界至今未见范铠诗歌创作的专门研究。研读范铠诗歌文本,从范铠诗歌秉承家学、转益多师、唱和先贤、托古喻今等方面,可以看出范铠是一个拥有诗歌实绩、个人风格、不负家学、不可忽略的近代诗人,他与南通范氏、桐城姚氏及桐城派、"同光体"都有渊源。  相似文献   

15.
颜元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颜李学派的开创者。颜元对程朱理学的态度是一个变动的过程:从崇奉到怀疑,从怀疑到批判。这是颜元对中国传统学术抉择的过程,也是学术和社会互动的结果。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通过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扬弃,颜元构建了自己的学术体系,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在中国学术史上广具影响的颜李学派。  相似文献   

16.
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 ,对宋代士大夫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南宋著名的士大夫 ,范成大的出处风范在当时便受到了士林的推崇。本文以他晚年归居生活为研讨对象 ,意在探寻佛道思想对其人生思想和出处态度的影响 ,揭示其精神世界中“三教融合” ,且“以儒治世、以佛修心、以道养生”的格局和在现实中追慕放浪丘壑及歌酒欢娱的怡情生活  相似文献   

17.
许衡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一生政治上的作为并不是很大,大部分时间是在教书育人中度过的。他对元初蒙古、色目生员严格要求,向他们灌输程朱理学思想,促进了这些生员的“汉化”。许衡培养蒙古、色目生员的出发点在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为元朝造就了大批人才。  相似文献   

18.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有感于德、日侵渔,由渔权受损而迫感海权旁落,于清末提出“护渔权,张海权”,“渔界所至,海权所在也”等渔业思想,并通过筹办渔业公司、宣示渔界海图、倡办水产教育、推行渔政管理、制定渔业法规等五个富有典型意义的实践,诠释其渔业思想。综合张謇的渔业思想,其核心可以概括为“渔权即海权”。他不仅率先揭示渔权与海权之间的关联,而且提出以渔界厘定海权边界之思想,避免了空谈海权,却不知其边界的窠臼。  相似文献   

19.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与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不仅皆为"龙学"名著,且已成现代学术经典。个别研究者曾注意到二者有着渊源关系,但极少有人具体研究范注所受《札记》多方面的影响,更无人指出范注对《札记》的承袭几达《札记》的70%这一学术事实。实际上,范氏之注是在其《文心雕龙讲疏》基础上增订而成,沿袭了《讲疏》的体例,而《讲疏》之成书及体例直接缘于《札记》的启发;范注继承了《札记》注重义理的研究方法,并沿用了《札记》大部分的校注、引文和理论见解。可以说,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是范文澜创作《文心雕龙注》的重要基础;没有黄氏《札记》,就没有后来的范注。两部如此密切相关的作品最终皆成为现代学术名著这一事实,为我们提供了学术薪火如何代代相传的范例。  相似文献   

20.
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终身致力于教育救国事业。1906年,他应安徽巡抚诚勋和学界名流姚永概的极力邀请,出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并协助创建省师范学堂,对安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安徽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