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论语》中孝的思想包括很多内容,本文重点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孝不违礼;孝是让父母少忧;敬是真孝;善谏父母为孝。最后还简要概括了孝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很早就有了"孝"的观念,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在<论语>中论述了关于"孝"的思想,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孔子在弟子问"孝"时,提出了"无违"谓之"孝"、善解父母谓之"孝"、对父母奉养且恭敬谓之"孝"、对父母和颜悦色谓之"孝"等思想.而且给予"孝"很高的价值定位,认为"孝"是为人之本、立国之基、尽忠之始.孔子的这些思想有利于唤醒当代人行孝的紧迫感和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利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在研读<论语>的基础上,探讨<论语>中"孝"的内涵、价值定位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很早就有了孝的观念,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在《论语》中论述了关于孝的思想,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孔子在弟子问孝时,提出了无违谓之孝、善解父母谓之孝、对父母奉养且恭敬谓之孝、对父母和颜悦色谓之孝等思想。而且给予孝很高的价值定位,认为孝是为人之本、立国之基、尽忠之始。孔子的这些思想有利于唤醒当代人行孝的紧迫感和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利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在研读《论语》的基础上,探讨《论语》中孝的内涵、价值定位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于《论语·先进》篇“季路问事鬼神”章,历来人们一般从生死观的角度去诠解,此章其实还可从孝的角度加以阐释。孝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孝在当时有三层含义:一是侍奉活人,二是埋葬死者,三是祭祀鬼神;也即《论语·为政》篇“孟懿子问孝”章孔子所说之“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子路问事鬼神,问的是如何“祭之以礼”;“敢问死”,问的是如何“葬之以礼”。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未知生,焉知死”的回答,强调的都是要“生,事之以礼”,即把行孝的重心放在侍奉活人即在世的父母身上。  相似文献   

5.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表现之一,在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纪中,传统孝文化由祭祀祖宗的宗教意义,发展到敬养祖亲的人伦意义,最后泛化为一切封建道德的基点和准则。传统孝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由单一到泛化的转换,从而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和扭曲人性的思想武器。鲁迅解构了传统孝道泛化后的愚孝以及孝文化对女性和孩子的戕害,在解构批判的同时,提倡平等、自由、民主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了鲁迅的非孝意识。  相似文献   

6.
慈孝观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由慈孝并举到以“孝”为先的演变过程,其核心是“慈”在良好亲子关系及和谐伦理中的地位作用被有意弱化和人为抽离.基于现代心理学的视角,倡导以“慈”生“孝”,以“孝”促“慈”的良性亲子互动,还原健康平衡的慈孝观,有助于改变现代家庭关系疏离及应对即将到来的中国老龄社会.  相似文献   

7.
孔子认为"孝"是"仁"的基础.他提倡敬重父母、子承父志、慎终追远,认为个体精神自觉是行孝的基本原则."孝"与政治具有一致性,二者是分不开的.同时,孔子还提倡崇拜祖先,祭祀鬼神.  相似文献   

8.
“孝”的基础性含义是指敬、养父母,它对当代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去养老、尊老有激活意义。“孝”的展开即是家庭伦理,用“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敬妇听”去规范家庭成员各自的行为,有利于发展当代家庭文明。“孝”也是一个政治学和社会学范畴,它为当代由家庭稳定而推动社会稳定,提供了一种可资利用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孔子认为“孝”是“仁”的基础。他提倡敬重父母、子承父志、慎终追远,认为个体精神自觉是行孝的基本原则。“孝”与政治具有一致性,二者是分不开的。同时,孔子还提倡崇拜祖先,祭祀鬼神。  相似文献   

10.
"孝"是源于人类的自然本性即父母子女之间纵向的"亲亲之情",这种自然之情发乎于外,成为协调父子关系和谐的行为规范。这种发乎自然人伦的文明形式,与传统礼乐文化在"伦理和谐"的价值旨趣上是完全一致的。孝与礼相结合而为孝礼,是礼乐文化的逻辑起点。由礼乐文化中所确立的孝之为孝礼的规定性,首先体现在周人对祖先祭祀的宗教礼仪之中,进而逐步推展到丧葬、婚冠、生育以及对在世尊长的敬爱与服事之中。  相似文献   

11.
“孝”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家庭伦理的核心。新的孝道包括:赡养之责、敬重之心、关心理解之情,发展“孝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由之路,是理顺人际关系、治理国家的有效途径,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机制。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孝文化需要建立平等、民主、互益的新型家庭伦理道德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注重“孝”道德教育与法律调控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孝文化的人格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孝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人格内涵。它具有策源本性的理论根基和家庭、族群与社会三位一体的表现模式;孝文化人格的建立是一个从依恋到独立的转变过程。它既是人生的目标,也是人生的实践原则。孝重视德性人格的教育,将个人价值与家庭、社群、民族和国家的目标相结合,不仅能提升个人素养,也具有相当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孝”与filial piety的时比研究,指出孝在汉语中丰富、重要的文化内涵,而filial piery恰恰不能传达。作者以文化学派翻译理论为视角,强调翻译对目的语文化的影响,认为时于负载重大文化内涵词语的翻译可依据格赖斯(Grice)会话“合作原则”进行,并建议以Shaoism,the Chinese rooted moralities来翻译“孝”,且辅以注释。  相似文献   

14.
在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中,孝具有深刻的伦理意蕴,是个体道德自觉的集中体现。首先,孝是一种自然的家庭伦理情感,是个体在家庭中的道德自觉;其次,孝外推到社会上,完成个体作为社会公民(即社会成员)的道德责任与义务,体现个体在社会的自觉的道德责任感。最后,孝以圣人作为道德自觉的终极目标,不断推动和激励个体的德性完善。孔子的孝充分体现了个体道德自觉的能力和走向。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孝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讲孝的国家,两汉以孝治天下,《孝经》是《十三经》之一,孝在古代可以说是儒家治国的一种制度。近代以来,由于救亡图存之需要,孝受到了强烈批判,并逐渐解构,然而新的孝道理念却没有建立起来。在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今天,面对转型时期频发的社会问题,面对家庭道德建设的种种困境,还是要从传统的孝文化中寻求解决之道,实现其在当代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孝。  相似文献   

16.
孝具有文化、伦理、教育、政治等多重内涵,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结构.其基本意义在于孝顺父母尊敬亲长,这构成以孝为本的理法规范要求.对父母"孝"的情感的扩充和延展,形成儒家传统中的祭祀祖先的"家一国"集体无意识形式.在中国文化中,孝文化是儒家仁爱伦理的底线;孝伦理是东方人伦所止的身份规范;孝心理是由家及国的人伦扩展;孝政治是君子齐家治国的基本前提.反思现代文化的西式建构模式,我们应对中国"孝文化"结构的发生、发展与中国先秦社会家庭组织的类型结构、地位形态加以认真审理,重建现代人类社会的精神支撑,才能对孝文化对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意义有正确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孝具有文化、伦理、教育、政治等多重内涵,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结构.其基本意义在于孝顺父母尊敬亲长,这构成以孝为本的理法规范要求.对父母"孝"的情感的扩充和延展,形成儒家传统中的祭祀祖先的"家一国"集体无意识形式.在中国文化中,孝文化是儒家仁爱伦理的底线,孝伦理是东方人伦所止的身份规范,孝心理是由家及国的人伦扩展,孝政治是君子齐家治国的基本前提.反思现代文化的西式建构模式,我们应对中国孝文化结构的发生、发展与中国先秦社会家庭组织的类型结构、地位形态加以认真审理,重建现代人类社会的精神支撑.才能对孝文化对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意义有正确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孝”与家庭文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认为,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可以批判继承。孝应当成为我们家庭生活中的重要道德规范。作者以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具体地分析了孝的二重性,即其特殊的意义与普遍的意义,并从理论上探讨了这二种意义的根据。作者明确提出,可从传统的“孝道”中吸取尊、敬、养的合理成份,在今日的家庭生活中应当提倡“孝敬”父母,“孝敬”老人,以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9.
新民谣作为民众评价活动从正反两方面诱导着“孝”的实施.它以诙谐讽喻的方式记录着双向“反馈”模式中单向错位的孝道观;以平易幽默的形式诱导着积极向善的“孝”.新民谣对“孝”的诱导是通过道德之力来弥补自然本能的不足,以亲子双方的精神需要和子女的自力要求发生作用.在当代工商社会中,对“孝”的诱导可以弥补社会养老的不足,在和睦家庭和稳定社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孝”是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以“孝”的历史变迁为纵轴,以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为横轴,全面分析了“孝”的起源、演变及其当代转化。自殷商的祖宗崇拜产生“孝”为始,经周代为利于宗法统治而将祖先崇拜向人伦秩序转化,到孔子把“孝”与“敬”、“养”、“礼”结合起来,才完成孝道的伦理构建。后经汉代“移孝作忠”的发展,“孝”的含义不断得到扩展,由调整自然亲情的伦理秩序转变为具有政治教化和宗教信仰等多种功能的普遍道德。此后一直到清末民初皆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和民间所认同。历史上发挥巨大作用的“孝”,在面对现代社会变迁的冲击之时,也不得不顺应时代变化而发生转化。提出孝道伦理应顺应时代变迁的要求,由原来适应家族主义的传统孝道转变为适应个人主义社会的现代孝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