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阳殷墟     
逍遥 《老友》2011,(8):70-71
世界文化遗产——安阳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从1928年由中国学术机构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开始,相关专家在殷墟先后发现了110多座的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遗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  相似文献   

2.
略论裴李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李岗遗址,于一九七七年春作了试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初步揭示了这个遗址的文化面貌。一九七八年春又作了第二次发掘,这次发掘,收获更大共挖出灰坑5个,墓葬24座和一座陶窑遗址,获得了近百件的历史文化遗物,使我们对裴李岗遗址的文化内涵,有了  相似文献   

3.
长春园遗址的考古发掘,较为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宫门区、澹怀堂区和含经堂区的各种遗址和遗迹,大到殿堂楼阁的基址,小到花盆树坑的遗存,是历年来圆明三园中考古发掘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成果最为显著的一次,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最为重要和直观的资料。在对已发掘的长春园遗址进行研究时,尽可能地结合与利用保存至今的文献和图像资料,从而进一步明确遗址的时空存在。   相似文献   

4.
西北大学考古学系、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旬邑县博物馆联合组队 ,于 2 0 0 4年 4月至 8月对陕西省旬邑县赤道乡下魏洛村下魏洛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共揭露面积 15 0 0平方米 ,清理龙山时代房址 16座、窑 15座、灰坑 90余个 ,出土陶、石、骨质等文物若干 ;另外还有少量周、秦时代遗迹、遗物。这次发掘的意义 ,从专业研究方面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首先 ,龙山时代房屋基址的清理。从保存基本完整的 16座房屋基址看 ,这里的居住建筑是主室、外间与院落组成的复合式结构。主室平面呈长方形或圆形 ,面积在 10平方米左右 ;墙壁是在掏挖出来的壁面…  相似文献   

5.
老牛坡遗址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洪庆乡燎原村。历年来这里曾多次出土过商周时代的青铜器。1985年夏、秋两季,西大历史系考古专业研究生曾对该遗址进行过调查与试掘,基本上搞清了老牛坡遗址的性质及内涵。1986年春季,西大历史系八三级考古班同学,又对老牛坡遗址进行了大面积的发掘。现将这次发掘的主要收获摘要如下: 老牛坡遗址地处灞河与其支流沙河的交汇处,北靠洪庆原,南濒灞河,呈扇形狭长的分  相似文献   

6.
试论老牛坡商代墓(提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牛坡位于西安以东27公里处,地属灞桥区洪庆乡燎原村。该地南濒灞河,北倚洪庆原,土地肥沃,景色宜人。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人类足迹所至,遍及灞河两岸。东去二、三十里,有旧石器时代早期蓝田猿人的居址。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随处可见。商周时代的历史遗存,更是丰富多彩,不断被发现,老牛坡遗址就是其中之一。 1986年3—7月,我们在遗址的Ⅲ区第三台地上,重点发掘了一批墓,共计45座,除了4座属于龙山期墓葬和一座属于唐墓外,余38座墓和1座马坑及1座车马坑,均是商代的。  相似文献   

7.
高红商代夯土基址从24个入围的重要考古发现中胜出,被评为2006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基址的发现,凝聚了几代考古人的心血,基址的发掘得到国家文物局、省、市、县相关部门及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遗址的研究工作还在继续,终将结出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发现的偃师商城,已经探明西、北、东三面城墙和七个城门,城内发现二座宫城和十处大面积夯土建筑基址,纵横交错的大道和木石结构的排水设施,这些遗迹表明这里是一处都城遗址。偃师商城的发现,是我国商代考古的重要收获,引起了学术界普遍重视,大家正在围绕着该城的年代与性质问题进行讨论。目前基本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偃师商城“应建  相似文献   

9.
陕西周原考古队1976年在岐山县京当乡凤雏村发现一处西周大型建筑遗址,接着又在扶风县法门镇召陈村发现一处西周大型建筑基址群遗迹。这两处建筑基址的发现,引起国内外文物考古界、历史学者、古文字学者和古代建筑史学者的极大关注。后来由中国古代建筑史学者对两处西周大型建筑遗址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复原。这是建国以来陕西周原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陕西西周考古研究的最大突破,为陕西周原西周考古和西周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东山嘴石砌建筑基址是属于红山文化晚期的一处祭祀遗址,学者们对其祭祀功能的认识存在着分歧。本文通过评述前人的研究成果,比较了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认为该遗址在性质上与我国古代祭社有着更大的相似之处。并对东山嘴石砌建筑基址和古代文献中祭社的特征加以提取和归纳,从两个侧面详细比对了两者的相似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遗址是辽西地区...  相似文献   

11.
近日陕西省地矿研究所地质科学工作者运用在田野探测地下矿藏所用的尖端科学仪器和航空遥感照像方法,在岐山县京当乡周原遗址区内探测出一座古城堡的夯土墙基。这是继1976至1977年岐山凤雏甲组宫室(宗庙)建筑基址和周原甲骨文发现之后的又一  相似文献   

12.
对2009年调查勘探的潮阳新坡遗址及发掘情况做了全面介绍;将此次勘察的遗址、遗物配以真实图片进行详细的分析。新坡遗址的发现,将潮汕地区有人类居住、劳动的历史上溯到4000多年前,改写了潮汕历史,填补了汕头市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遗址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西花园——庙台子遗址位于湖北随州市的东北约40华里,东北面是桐柏山、西南面是大洪山,中间是随枣走廊的一部分,这里是古代南北往来的重要通道。西花园——庙台子遗址是两个高坡台地,中间是凹地,东西相距约100米。这次在西花园发掘400多平方米,在庙台子发掘约100平方米,共发掘500余平方米。西花园包涵有屈家岭、湖北龙山、东周文化遗存。湖北庙台子包涵有湖北龙山、商代、西周、东周文化遗存。西花园遗址发现有屈家岭文化晚期的房基6座,瓮棺葬8座,湖北龙山文化的灰坑13  相似文献   

14.
在南京市雨花台风景区名胜古迹区的一座小山上,如今建起了一座气势宏伟的仿明清风格的建筑,这就是重建的古雨花台,这座小山便是古雨花台遗址。  相似文献   

15.
大辛庄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辛庄遗址是一处以商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古代遗址。遗址最初由当地农民发现于1935年,而最早把这一发现公诸于学术界的,则是英国人林仰山(F.S.Drake)教授。五十年代的两次勘探,探明了大辛庄遗址的面积,初步确认遗址的主要堆积和年代。1984年的发掘,建立起鲁北地区商文化陶器的发展序列。2003年春季的发掘,因发现商代甲骨文而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这是在商都殷墟以外首次于原生地层中发现甲骨卜辞,被誉为甲骨学史上具有界标意义的重大考古发现。这次发掘所发现的青铜器族徽,不见于以往著录,是研究商代历史和社会的重要资料。随着研究的深入,大辛庄遗址将愈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6.
河姆渡文化以河姆渡遗址得名,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的浙江杭州湾钱塘江南岸的宁绍平原。遗址发现于1973年,经1973年至1974年、1977年至1978年两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发现有陶、石、骨、木、玉、漆器等重要遗物多件,并发现大量的稻谷和一大批带榫铆结构的木质建筑构件,以及一口水井和20余座墓葬等。由于这些遗存具有时间早、文化内涵新颖等特点,因此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河姆渡遗址的发掘,是考古发掘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使人们认识到长江下游,同样有年代早到7000年以前的原始文化存在,而文化面貌却与北方中原地区迥异,这说明我国古代原始文化的产生是多元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摇篮,长江流域同样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相似文献   

17.
闽越国国都“冶城”在哪里?自宋代以来众说纷纭,一说在浙南,一说在闽北,一说在福州。为揭开冶城之迷,福建省和福州市考古队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1998年10月至12月,省市考古队在福州冶山路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揭露的近7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汉代两期相互叠压的大型建筑遗迹,它为证明冶城就在福州屏山一带提供了最为有力的实物证据。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考古发掘的遗址、遗物,建筑水平先进,工艺精湛,且规模极大,非王城文物莫属,与当时汉长安城相比也毫不逊色,足见当时闽越国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从而…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六年,中山大学历史系部分师生受石湾镇委的委托,与佛山博物馆、石湾陶瓷研究所的同志一起,对石湾附近的贝丘遗址和古窑址进行了初步调查;对河宕旧圩(位于大帽岗东)的贝丘遗址进行了重点试掘。一九七七年冬至一九七八年春,广东省博物馆和佛山市博物馆,又联合对河宕旧圩遗址进行了发掘,在这个遗址的约一万平方米的面积内,发掘了七百五十平方米,清理了七十七座原始社会墓葬,出土陶片共约三万片左右。这些调查和发掘,提供了有关石湾陶瓷历史的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9.
1949年以后在今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进行的文物调查、考古发掘工作主要集中在吐峪沟石窟、洋海古墓区、苏贝希古墓区、柳中故城及周边区域和其他一些小型遗址点。经过吐鲁番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结合相关已经发表的简报(报告)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可以在构建吐鲁番盆地考古学史的视野下对其发掘编号进行第一步的整理工作。通过整理,可以看出在该区域所进行的考古发掘体现出时间上比较集中、以墓葬发掘为主、小型遗址点发掘多且简报刊布及时等特点。洋海古墓的发掘与研究,不同于阿斯塔那墓地、哈拉和卓墓地之资料分散状况,是吐鲁番文物保护工作走向专业化、学术化之具体体现。近数年,对吐峪沟石窟等遗址的调查及发掘过程中高新科学技术的使用,体现了新时期丝绸之路考古的最新水平。  相似文献   

20.
西花园——庙台子遗址位于湖北随州市的东北约40华里,东北面是桐柏山、西南面是大洪山,中间是随枣走廊的一部分,这里是古代南北往来的重要通道。西花园——庙台子遗址是两个高坡台地,中间是凹地,东西相距约100米。这次在西花园发掘400多平方米,在庙台子发拥约100平方米,共发掘500余平方米。西花园包涵有屈家岭、湖北龙山、东周文化遗存。湖北庙台子包涵有湖北龙山、商代、西周、东周文化遗存。西花园遗址发现有屈家岭文化晚期的房基6座,瓮棺葬8座,湖北龙山文化的灰坑13座,墓葬30余座,瓮棺葬6座,东周墓葬一座,此墓葬式比较特殊,头南脚北,仰身直肢,两手屈折腹部,在距骨架胸腹之上约20余厘米处的填土中发现有南北一列放置的鬲、豆、盆、罐等随葬陶器四件。另外在人骨架的嘴里含有绿松石块两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