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入手,分析该作品的创作风格特点,并运用作品分析的方法,阐明作者的创作意图,为正确演奏该作品作准备。  相似文献   

2.
《g小调钢琴协奏曲》在门德尔松协奏曲的创作中,虽然不是最具代表性,但却是其巅峰之作《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基石。作品虽显稚嫩,但却体现了门德尔松在音乐思想上既尊重、崇尚和继承古典音乐形式的同时,又不拘泥于传统而努力开拓创新,与肖邦和舒曼同为浪漫主义时代的三个杰出代表。作曲家个性化的创作风格和卓越的创作才艺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并在世界浩瀚的钢琴文献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g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分析,进一步认识门德尔松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影响。  相似文献   

3.
德国浪漫派作曲家门德尔松的音乐曲式严谨明晰,旋律流利、典雅,感情流露有所节制,在浪漫主义乐派中独树一帜.本文主要对门德尔松<葬礼进行曲>的音乐作品分析与实际演奏中的技巧运用进行阐述,全面揭示了门德尔松的浪漫主义音乐特性,帮助演奏者更深入地了解作曲家的音乐语言和情感表现,在实际演奏中提高音乐表现力,升华音乐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钢琴小品集《无词歌》是门德尔松浪漫主义标题性、抒情性钢琴小品的代表作。通过对《无词歌》中第29首——《威尼斯船歌》的和声分析与风格特征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门德尔松是古典主义的严谨性与浪漫主义幻想性的统一,他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与美好憧憬。其和声手法所具有的逻辑的力量和色彩,凝练集中的创作手法和均衡协调的整体原则,不但丰富了音乐的表现手法,而且在拓宽了人们对线性思维与立体思维的思考空间的同时也极大的开阔了人们对音乐的创作视野,沉浸在对威尼斯绮丽风光的无限遐想中。  相似文献   

5.
格里格的10集66首钢琴《抒情小品》作为小型乐曲,采用了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二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回旋曲式等,每首乐曲的结构都很清晰。而在主题发展上,主要采用了模进和重复的手法。尤其是重复手法的运用。就是这些普通的作曲手法,运用挪威民族音乐素材。配合探索性的和声技术,完成了乐曲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的塑造。使其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钢琴文献。  相似文献   

6.
钢琴小品集《无词歌》是门德尔松浪漫主义标题性、抒情性钢琴小品的代表作。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无词歌》中第29首——《威尼斯船歌》op.62No.5的和声材料、和声材料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力求窥视门德尔松在本作品的和声布局与运用方面的个性化风格与特征。或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钢琴协奏曲《山林》的创作背景、创作手法、曲式结构、音乐风格等内容的分析,阐明了作曲家只有深入生活、热爱生活,才能使富于幻想的笔调升华,才能创作出真挚感人的、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无词歌》题目的最早出现;探讨了门德尔松对于音乐与音乐外联想提示的见解;分析了《无词歌》与其它风格小品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浪漫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门德尔松最优秀的作品是《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第四交响曲,管弦乐《芬格尔山洞》。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序曲,为钢琴而作的《无词歌》曲集和清唱剧《以利亚》等等,他的音乐极富诗意、浪漫、优雅、流畅,抒发的情感纯粹是浪漫主义气的息,他的想  相似文献   

10.
<蓝色狂想曲>的主题与曲式结构融入布鲁斯和爵士乐风格,钢琴演奏各声部节奏独立,强调即兴和节奏、速度、力度上的对比,音色铿锵,作品极具时代特点和感染力,实为爵士交响乐的新典范.  相似文献   

11.
丁善德的钢琴组曲《春之旅》,在探索创作中国钢琴作品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作者介绍了此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创作动机;其次针对丁先生个人对创作道路的探询,指出了此作品在其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对全曲多角度的分析,阐述了此曲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最后作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了与它同一时期产生的其他钢琴作品的不同风格,更进一步指出了《春之旅》这部钢琴组曲在探索创作具有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发展道路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丁善德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和活动家,他孜孜不倦地对音乐创作手法进行积极探索,形成了不同于他人的"丁氏"创作风格.文章通过对<中国民歌钢琴曲三首>(Op.36)的分析研究,阐释丁善德在融新创作时期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3.
舒伯特的晚年钢琴创作中,《即兴曲》和《音乐的瞬间》最具有革新意义。这两组小品曲子不论在音乐形式上或结构上,还是精神上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一部在国内、外音乐舞台上最常被演奏的,拥有最多种音像制品版本和最大发行量的中国钢琴作品。为更深入的了解这部作品,文章从曲式结构着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勃拉姆斯《b小调狂想曲》采用复三部曲式写成,首部【A】的曲式结构为非典型的奏鸣式,主要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构成;中部【B】为动力再现的三段曲式,呈示段采用5+5的平行转调乐段结构,调性由B大调开始,结束在#F大调上;再现部首部【A】的完全再现,尾声部开始于b小调,结束于B小调。乐曲中,运用了各种铺面符号,曲式结构相互渗透,旋律旋法的交相呼应,古典、浪漫和声序进的交融,充分地表现了乐曲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费鲁乔·布索尼《C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形态,拟对该乐章的曲式结构形态进行总结,归纳作品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弗雷德里克·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有"钢琴诗人"的称号,在19世纪欧洲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肖邦不仅是这一世纪上半叶进步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代表而且是后来欧洲各民族乐派的先驱。肖邦的作品多以钢琴曲为主,体裁多样、感情真挚,题材和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紧紧相连。结构灵活自如、曲调热情奔放。其中夜曲是他创作中最富于浪漫气质的体裁,但是在他流亡巴黎后创作的夜曲在内容上就更有较浓厚的浪漫主义感伤情调,也更有个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降E大调夜曲》,曲子用的是一般的旋律,丰富多彩的和声和变幻的节奏来表达肖邦那种浪漫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8.
借用音乐中的曲式分析这种独特方法去分析 T.S.艾略特的《荒原》,可以看到这首长诗貌似杂乱实则清晰的发展脉络 ,看到西方现代文明的荒原 ,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精神的幻灭 ,更可以看到这首长诗的旨意所在——信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柴可夫斯基是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感情的爱国者 ,一生从事音乐创作 ,他把俄罗斯民间曲调作为创作素材 ,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 ,风格独特。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小品《四季》以春、夏、秋、冬为背景 ,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 ,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相似文献   

20.
格里格的钢琴<抒情小品>融入浪漫主义、民族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的音乐元素,形成了自然生动并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的写实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