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创作方法的多样化问题,不能停止在概念上,而要从文艺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出发,找出适合我们社会主义文学发展需要而又符合文艺发展规律的正确主张.曾镇南同志在《福建文学》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号上著文,提出对创作方法多样化问题的几点看法: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学最主要的两种创作方法.文艺的特性和文艺史的大量事实说明:这两种创作方法是人类根据现实生活创造文艺作品时必然采用的两种方法,是艺术思维所能选  相似文献   

2.
去年以来,文艺界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方法问题展开了讨论,特别是对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两结合”创作方法)争论比较热烈。我认为,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以期求得明确的解决,不但关系到文艺理论的建树,而且关系到文艺创作实践的方向,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毛泽东同志说:“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待创作方法问题上,并没有认真领会毛泽东同志的这个科学的观点。创作方法是一种属于主观范畴的东西,它的正确性和真理性究竟如何,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3.
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问题,自一九五八年,特別是一九七八年以来,各地报刊上讨论得比较热烈.我也愿对这个关于创作方法的问题略抒己见,望同志们予以指正!我认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这一提法,对我们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和提高,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是不同意把“两结合”作为一种新的独立的创作方法来看待的.先从理论上来说.所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包括毛泽东同志在内,在论述到事物的结合时,一般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把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差別的事物,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来看待的.比如劳逸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等等.这些各个不同的矛盾双方,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可以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在  相似文献   

4.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两结合创作方法)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八年三月提出来的。对于这一创作方法,从它提出到现在的二十多年当中,除了有“四人帮”一伙别有用心的破坏和篡改之外,就我们革命文艺队伍内部来说,对它的讨论和探索,也有各种不同的意见。近来又出现了一种否定两结合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讀了去年《江淮学刊》第三、四、六期上分别发表的李冬生同志的《略論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季象图同志的《关于社会主义文艺性质的一些問題》、梁楠同志的《文艺的題材和性质》等文章后,很有启发。觉得认真弄清楚李、季、梁等三同志所討論的一些問題,是有一定意义的。这里,我們也談談自己的看法,借以就教于各位同志。社会主义性质的文艺,究竟应該按什么标准来判断呢?根据馬克思主义关于“存在决定意識”、“經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文艺作为社会上层建筑之一,就必須反映它所由建立的社会經济基础,同时又能够反过来給予經济基础以积极的影响。毛主席就曾說过:“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年一月十六日,邓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郑重宣布:“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很明显,小平同志在这里十分清楚地表明,改变这个口号既有思想理论上的原因,也有长期实践中出现的种种弊端。那么,今后该怎样正确认识文艺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呢?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论断,他说:“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为了阐明这个思想,小平同志更具体地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新人当然要努力去实现人民的利益,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荣誉,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前途而英勇献身。”基于这种认识,小平同志把文艺与政治紧密地联系起来看待文艺的社会作用。他深刻地指出:“文艺工作对人民特别是青年的思想倾向有很大影响,对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很大影响。我们衷心地希望,文艺界所有的同志,以及从事教育、新闻、理论工作和其他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都经常地、自觉地以大局为重,  相似文献   

7.
在《关于社会主义高级平均利润率规律的探讨》一文中,马正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存在一个“高级平均利润率规律”。他还认为,这个规律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罗盘”,它要求经济发展应该“保证不断取得整个社会的最大的高级盈利”。由于它“可以及时的、精确的、正确的来回答经济发展,是否符合它自己的要求,从而可以推知是否符合其他经济规律的要求”,所以,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还可作为指针帮助我们设计近期的和长期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随后,在湖北省经济学会主办的社会主义利  相似文献   

8.
<正> 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不断革命论,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十分重要的。《文史哲》1981年第1期发表了徐经泽同志的《也谈“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对这个问题开展讨论,我们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本文准备就徐经泽同志提出的观点进行商榷。“这种社会主义”究竟是指什么? 马克思说:“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这个著名论断中的“这种社会主义”是指什么?徐文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在通常情况下”,社会主义一词有两种不同的涵义,“一种是指学说体系或思想意见,另一种是指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在这里,“这种社会主义”是指学说体系,因而就是指“科学社会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省教育学院、广州日报、《学术研究》、《现代哲学》等五个单位于三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在广州联合召开了1986年度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四十多人以“改革、开放和搞活的辩证法”问题为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较为集中的有关问题简介于下。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研究对象问题到会同志一致认为,把社会主义社会辩正法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来研究和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以什么作为它研究对象的问题上,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艺术形象和社会生活——再谈源于生活和高于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本文拟从艺术形象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去探讨源于生活和高于生活这两种理论的区别,进而说明高于生活理论——本文亦称高于说,在方法和观点方面存在的某些问题。关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文艺与生活关系问题的著名论述,笔者已在《谈源于生活和高于生活》(载《江淮论坛》一九八二年第二期)一文中有所论及。该文认为《讲话》中关于文艺源于生活的论述是唯物主义美学的基石,它决无机械唯物论之嫌,更不能把它和自然主义无故地联系在一起;又认为《讲话》中有六个“更”的那一段话,联系上下文看,它的意思是把文艺作品和实际生活两者对读者(“人民”)的不同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相比较,就前者说,主要是作者的认识起作用,就后者  相似文献   

11.
<正> 六十年代以来,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的这样一种看法,几乎已经成了定论。近年来,有些同志对这种看法提出了疑义,认为根据马克思、列宁的有关论述,应该把“过渡时期”同“社会主义社会”区别开来,这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依次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性质和任务;把“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混为一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在《邓小平文选》中,邓小平同志对文艺工作的许多论述,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邓小平同志提出:“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总结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工作总的口号。可以说,这个总的口号,也就是邓小平同志上述论述的概括,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基本上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文艺的唯一源泉是社会生活,另一是说文艺还必须高于生活。前者可称为源泉说,后者可称为高于说。这“两说”都是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论述作为根据,这里牵涉到如何正确地理解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问题,所以很有加以辨明的必要。本文就《讲话》中有关的两段话,谈谈个人的理解,不当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到今年五月,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讲话》)发表了整整四十个年头了。在这四十多年中,《讲话》作为我国革命文艺运动的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旗帜,一直放射着灿烂的光辉。但是,它所走的并不都是坦途,《讲话》也曾遭到过各种非难和曲解。特别是十年动乱期间,许多根本问题都被搞乱了。就拿文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来说吧,近几年来,虽几经拨乱反正,仍有好些同志的看法不甚一致。为了准确、完整地领会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思想,本文拟就文艺界谈论较多的两种观点,发表一点浅见,以求得同志们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文艺的本质特征与文艺的自律、他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艺特性辨析文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不同的文艺现有不同的解释。从反映论看来,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认识生活的一种形式,其特征在于它的形象性,或者说,它是借助于形象思维的。与反映论相反,文艺本体论把文艺看作是独立于社会生活的、封闭的、自足的客体,认为文艺只给人们提供一种审美体验、审美感受,文艺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审美特性。质言之,反映论从文艺与社会的关系,即文艺的他律性入手,强调文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社会本性,并把形象性看作是文艺与其他意识形态区别的标志。文艺本体论则着眼于文艺的自律性,把文艺作为审…  相似文献   

16.
<正> 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已经讨论了多年,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最近,刘光裕同志相继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谈源于生活和高于生活》,载《江淮论坛》82年第2期;另一篇是《艺术形象和社会生活》,载《文史哲》82年第6期),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文艺与生活关系的论述提出了新的解释,这种探索精神是可贵的。但是,刘文的新解是否符合毛泽东同志《讲话》中的原意,是否符合文艺与生活关系的实际情况,都是需要讨论的。笔者不揣浅陋,草成此文,就教于刘光裕同志。  相似文献   

17.
“创作方法”是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但并不神祕。世上原无神秘。有对某一事物无所知之人,亦有在一定时期尚未被揭晓或甚难揭晓之事,但并无不可知之事。“创作方法”,不是为清谈家而开设的一个好题目。“创作方法”不能是没有内容实质的“真空管”,也不能是可以离开内容实质而独立的“自在之物”。某一创作方法的实质意义乃是指被它所体现的一种特定具体的历史的文艺思潮的实质,以及由此思潮而形成的文艺流派的实质。这个思潮与流派有它自己的方向、道路、倾向、原则甚至体系等等。“创作方法”这个概念,如果离开它的这个内容实质,或思想原则,或思想体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分配制度?理论界有几种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分配制度。另一种意见认为,光说按劳分配不全面,还应加上“各尽所能”作为前提和必要条件,“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分配制度。还有一些同志认为,以上两种说法都对,在“按劳分配”前面加  相似文献   

19.
一、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曾有同志认为我们国家应该是计划经济为主,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相结合的类型;也有同志认为我们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等。这些看法都认为这两种经济类型可以结合。不同点只是结合的方式和比重大小不同。但我认为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不能溶合或“结合”的两种社会经济类型。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的设想问题颇有争论,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的设想骆耕漠同志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已经作出了“两种公有制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预见”。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完整地预见到:作为未来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它开始时有可能是单一的公有制形式,也有可能是两种公有制并存的形式。”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