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是关系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只有实现了农村的全面小康 ,才能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全面小康社会。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 ,必须正确把握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难点和重点 ,必须抓住并解决好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城乡统筹发展、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提高 ,以及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等关系农村全面小康能否实现的重点问题 ,以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只有农村实现了小康,全国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因此,应努力构建包括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民对村政务公开的满意度等24项指标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指导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重点在农村 ,难点也在农村 ,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 ,我们的小康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必须清醒地认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 ,吸取过去的教训 ,充分认识和处理好农村工业化建设与农村小康社会的关系 ,促进小康农村的发展。一、建设农村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矛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加强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决策 ,使我国农业综…  相似文献   

4.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的宏伟目标,目前距离2020年目标期还有15年,在未来15年的征程中宁夏能否与全国人民同期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农村任务非常艰巨,农村全面小康能否实现直接决定着整体全面小康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高强 《天府新论》2006,(2):96-100
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已摆上政府重要日程。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但要实现全面小康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在建设的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稳定民主与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稳定民主的必要条件是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是实现社会公正所必须。本文对稳定民主与社会公平作政治哲学层面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是农村小康建设。实现农村小康诚然需要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但作为农民条件的内在素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农民内在素质的提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质变” ,是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然选择。因此 ,应采取措施 ,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康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民族地区农村小康更是农村全面小康的锁喉之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小康建设在进程上也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但又具有自身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基于此,民族地区农村的小康建设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目标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均衡性与非均衡性的统一、政策倾斜与自我发展的统一以及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没有农村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农村进入小康是整个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的重要标志。本文从云南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 ,分析了云南农村与全国、云南城乡以及云南各地区农村之间在迈向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呈现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大的不平衡性 ,提出建设云南农村小康社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要实现全社会的小康必须实现农村的小康 ,农村教育是实现农村小康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 ,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农村的城镇化步伐 ,实现农业人口向更高的文明形态转型 ,最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都离不开农村教育的大力发展。本文从新疆农村教育发展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制约与促进的角度 ,分析了新疆农村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改革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和谐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许多社会问题出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难点在农村,“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瓶颈。正因为如此,构建和谐农村,全面推进我省农村小康建设,不仅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也是构建全省和谐社会的重点。文章从城乡协调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农民经济组织、构建保护农民工利益机制、建立农村保险体系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收入等构建和谐农村的六大关键方面提出建议,力求为构建和谐农村,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村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发展的相对滞后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经济发展、农民收入,还是社会保障、农村医疗及农村教育,都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在于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农村发展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难点和重点。而要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3.
王凡 《天府新论》2004,(Z1):64-66
成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没有从根本摆脱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使成都农村经济多年处于低速发展的局面,农民收入增幅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要完成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加强,绝不能削弱.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没有成都率先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化战略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宏伟目标具有深远意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研究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结合大庆的城市化进程,提出大庆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视域中农村弱势群体社会融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祖平 《学术论坛》2006,1(8):105-10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重中之重在于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程度。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但当前有诸多因素影响了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的进程,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弱势群体社会融合机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小康目标与实施对策刘增玉实现小康是我国本世纪的发展目标,“九五”期间又是最关键的时期。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是什么?如何以实现小康来总揽农村全局工作,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试图结合河北省情况进行初步探讨。一、小康目标1979年12月,当我国改...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制约全面小康实现的主要因素就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农村的公共服务发展滞后问题将是影响统筹城乡、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十一五”规划背景下 ,以重庆市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研究为对象 ,在分析了重庆目前的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基础上 ,提出了发展重庆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的四个战略思路、机制创新和应该首先安排的几大项目 ,拟为重庆市“十一五”发展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如何加快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我们就农村小康建设与三农问题战略思路、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洪梅香 《东岳论丛》2019,40(5):138-146
农民合作社是国家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的重要载体。本文在阐释合作社的公平与效率目标、辨析合作社异化的形式及原因基础上,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对象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合作社的合作制属性未变,其本质规定是同国家所追求的社会公平正义与共同富裕目标不谋而合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目标在实践中的统一,但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效率损失与公平缺失的现象。建议采用嵌入式发展模式,形成合作社与社会经济大系统的良性互动,为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破解留守难题开辟土壤、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20.
韩怡宁 《天府新论》2006,(Z1):28-29
农村文化建设创新问题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农村文化创新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农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