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端午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韩国江陵端午祭作为韩国地区性的传统祭祀节日,在传入韩国之后与本土文化相互吸收,不断发展,最终成为江陵一代的文化特色。这两个节日之间相互关联,又相互分离。本文从历史起源、节日庆祝方式以及两国传承的差异性来比较两国端午节的异同,同时提出关于中国的端午节如何在新时代下继续发展下去的建议。文章认为,在文化上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以更好地促进两国关系以及传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端午趣话     
罗敷 《炎黄世界》2013,(6):43-44
端午节,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相似文献   

3.
韩国在已成功将类同于中国端午节的"端午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又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尽管今年的中秋节与往年有些迥异,中秋节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少有些重视传统文化的况味,却仍容易让人联想到韩国成功将"端午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带给中国人的遗憾:我们文化保护意识为什么总是比别人慢一拍?我们国人又为什么只有别人"捷足先登"的时候才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珍贵呢?  相似文献   

4.
习俗趣谈     
向荣 《当代老年》2013,(6):56-57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亦称端阳节。古诗日:“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民谣说:“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谚语又云:“端午佳节,菖蒲插屋。”端午节既是凭吊屈原之溺水,又是预防疾病,祛邪除祟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形成了端午曰祭屈原、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等习俗。  相似文献   

5.
6月特别提醒     
《老人天地》2014,(6):1-1
微月历 6月1日国际儿童节 6月2日端午节“六一”巧遇“端午”,亲子游同时别忘了老人,阖家老少在粽香里共享天伦。  相似文献   

6.
多点反思,少点义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中国有些报刊就韩国准备将“江陵端午祭”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事,发表了不少评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笔者拟从另一个角度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抛砖引玉。中国和韩国的端午节对于中国的端午节,《辞海》解释为:“农历五月初五日,民间节日。本名端五。”中国许多民族过端午节的历史悠久,但对端午节的始源迄今没有定论。有一种说法认为,龙是中国神话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一种动物,农业丰欠有赖于龙的喜怒偿罚,因此  相似文献   

7.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理想与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本文从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出发,说明了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文化价值并展现了其文化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很多地方有这样的端午习俗——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插在门楣上.如今的端午节除了粽子,似乎也就只剩下菖蒲和艾草这点点缀了,浓郁的香味随风飘进屋内,那就是经久不衰的时节味道. 一个水里生,一个土里长,一个是挺拔如利剑,一个是曲折如花边,本是两种相异的植物,却因端午的到来,在各家的门楣上相逢了.  相似文献   

9.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日本也过端午节,现在又称为儿童节,特别要进行祈求男孩健康成长的民俗活动。端午节传入日本以后,与日本文化不断融合,演变出了新的文化内涵和节庆活动。本文主要考察端午节文化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鲁勋 《现代交际》2011,(1):62-62
通化市朝鲜族端午节文化活动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满足了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多向性需求,展示了朝鲜族的时代风采,体现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活动特有的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艺术性深受群众的喜爱。朝鲜族端午节文化活动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每逢端午节,无处不充满欢乐的节日气氛,男女老少无不尽情地投入节日活动中。端午节文化活动为进一步满足群众自我参与、自我表现、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精神文化需要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1.
5月25日到5月29日,我应邀参加2009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在粽子之乡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端午节,感触甚多。嘉兴是国内著名的粽子之乡,其粽子年产量占据全国百分之三十。嘉兴简称禾,历史曾称嘉禾,顾名思义,就是这里是出好稻谷的地方。有好稻谷才有可能包出好粽子来。二十世纪初,在嘉兴县张家弄一带开始有一些挑担叫卖粽子茶叶蛋的小贩,因生意较好便慢慢摆起了摊子,以后又开起了店。  相似文献   

12.
偏移的粽心     
一般来说,对儿女,天下的父母都是平心的,但也不排除偶尔的偏心,我的母亲就曾有过,那是发生在一年的端午节。我村和别处不同,一年中只有春节、端午、中秋这三个节日值得重视。过端午,就是吃粽子。我的母亲在当地可算得上是包粽子的好手,什么三角锥形粽,什么四角枕头粽,包得既利索又美观.尤其是点粽-心,一点一个准,无论是豆沙、猪肉,还是胡桃、蜜糖作馅,都是中规中矩压根就打不到半点偏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探析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展 《现代交际》2011,(5):72-73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本的端午节是由中国传入的,但是传入日本之后,其文化内涵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秉承了中国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的文化内涵,同时抛却了龙舟竞渡、追思先哲的文化意义,进而演变成为了祈祷男孩健康成长的“儿童节”。本文就端午节在中日两国的演变及特色,探析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厉春雷 《公关世界》2009,(12):16-19
粽子是端午节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文化符号,积淀了传唱不竭的屈子舍身爱国的情结。它已经超越了饮食的范畴,演绎为一种历史的记忆和象征。当端午节与粽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时,似乎着意要把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镌刻在五芳斋品牌的印记里,把粽子作为一个文化解读的密码,演绎一种历史的文脉。于是,五芳斋演变成为了端午节的另一种文化象征。  相似文献   

15.
6月16日是农历五月初五,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到来,又是“绵绵粽子缘,溢满人间情”。小小粽子,品其色香味,也品个中文化韵味。多姿多彩的粽子,蕴涵着深厚的民族底蕴,粽子文化成为一种意义隽永、斑斓璀璨的美学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在新颁布《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中,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榜上有名。但是新的问题接踵而来。传统节日有了法定假日,这个节又该怎么过?可不要光说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过年吃年夜饭,这远不是这些传统节日的全部意义所在!然而,现实中,中国许多传统节日正在衰落,而西方节日却在蓬勃,即使像春节这个十分中国的节日也  相似文献   

17.
郭男平 《职业》2015,(7):238
“端午节”、“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在中华大地已繁衍生息了几千年,中国周边国家在吸收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的同时,颇有野心的想将“端午节”民俗剽窃为本国文化,并通过技术手段加之于合法化,作者从中看到了华夏文化民俗的危机与流失,提醒民众珍惜民俗、保护民俗。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2008年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复兴元年。因为,在这一年,七大传统节日中,除春节外,又有三个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端午、中秋。 专家说,对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放假就是进步。确实如此。不过,如何让节日不只是假日,如何让传统文化“回归”生活,依然费思量。节假日可以调整,但传统文化该如何激活、复兴?当然,有了假期和闲暇,我们才可能细细体味传统文化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  相似文献   

19.
当一种文化变成了“文化遗产”,走到了需要“保护”的地步,我们的确应该有新的思维和新的态度来对待它了。2005年11月24日,当韩国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江陵端午祭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时候,这一消息真真切切使我们举国震惊,由此引发了一场如何保卫“中  相似文献   

20.
《当代老年》2009,(6):21-21
公路进村了,父母说话的口气硬朗了,非要我携妻带女回老家过端午节,照张全家福。 我老家在大柴湖,到处芦苇丛生,通往家乡的路,尽是坑坑洼洼。当年我带女友初见父母,时逢端午,女友和我顺手摘了好些芦叶,准备到家包棕子,芦叶虽好,可路不顺畅,一路磕磕碰碰,汗流浃背,皮鞋成了泥鞋,女友埋怨起来:“你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原来是这种水泥路,让我上当受罪。”说罢,气恼地把芦叶也甩了,我强装笑脸却很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