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0年,我在县里有了一官半职,妻子调到县城工作,有关部门为我安排了一套住房。妻说:“爸妈都是六十开外的人了,趁他们硬朗,把他们接到城里住些日子吧!”但母亲来了没几天,开始闹着回乡下老家,后来竞拉开话匣子,一会儿说在城里住不惯,想着地里的果树和庄稼;一会儿说想村里的老姐儿们……无奈之下又把老人家送回了老家。  相似文献   

2.
我的爸爸妈妈都在乡镇工作。因为乡下的条件差,他们便把我转到城关镇小学读书。这样,我就跟住在县城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了。爷爷对我要求严格,奶奶则很慈祥。他们经常演“双簧戏”,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启发教育我不断进步。我读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还可以,但爷爷要求我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每天还要做一些课外练习题。有时候,我看动画片入了迷,坐在电视机前久久不愿离开。爷爷这时就会虎着脸,不停地催促我,要我先去完成作业。我嘴里答应,脚却不动步。奶奶见爷爷喊我没有效果,就拉长声音说:“不要催了,让她看电视吧,跟不上班就叫她…  相似文献   

3.
年届九旬身犹健徐本树大年初十,亲戚朋友都从乡下赶来县城给我母亲祝寿,几年未见老人的亲戚们说“老人的福体越来越健康。”这话确实不假,她虽然88岁了,但眼睛明亮,不戴眼镜能做针线活;听力好,客人来了,只要叫她一声,就能分清是谁,她的背未驼,不胖不瘦,双手...  相似文献   

4.
改变     
这一次.我真不知道自己的祸是否闯大了,母亲当时什么也没说,今天一大早,就离开小妹家,独自坐车回乡下老家去了。小妹很委屈,不懂自己做错了什么,因为母亲性格温和,是极不容易生气的人。但是,我心里有数.是我把母亲得罪了。母亲快七十岁了,和父亲住在乡下小镇,每一次到县城.我都觉得母亲老了一回,方惊觉人生短暂,岁月匆匆。母亲喜欢吸烟,除此别无嗜好,但烟瘾极大,每天要吸一、两包,对身体的害处可想而知,看她骨瘦如柴的样子,我们兄妹几个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以往的经验说明,谁也不敢劝,劝也没有用。  相似文献   

5.
穷家难舍     
母亲刚被我接进城里住了两天,使老是叨念着要回乡下去。母亲要回乡下的理由十分简单:在城里住不惯。母亲一辈子为我们、为生计而长年累月地操劳奔波,从没有过过一天安生的日子,从没享过一天清福。我的内心充满歉疚,总觉得太对不住母亲。我这一生,欠她的太多太多。把她接进城来,本想让她清情闹闹地安度晚年,也好让我尽尽做儿子的孝道。可母亲刚刚进城,便又闹着要回乡下。这让我心里十分难受,极力进行劝阻和挽留。可母亲仿佛是铁了心似的,一定要我把她送回老家。拗不过母亲,我只好开车将她又送回了乡下。在那间母亲任了大半辈子的…  相似文献   

6.
《伴侣(A版)》2021,(1):52-53
阿敏咨询: 我和丈夫结婚2年,宝宝1岁.公公3年前去世了,婆婆原本在老家生活,自从宝宝出生后丈夫就把婆婆接来和我们一起住,帮忙照顾宝宝.婆婆做事勤快,我很感激她,但她也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什么事都要按照她的要求做,否则她便不开心.比如我从未要求她给我们做早餐,但她却一定要做,而且做了之后,还要抱怨.  相似文献   

7.
说不出口     
20年前,一个在外面当大官的亲戚回来住在县委招待所里。那时我正在县城读高中,为考大学而日夜拼搏。在县城当工人的姑姑问我要不要去看看那位亲戚,我说了声“不”。我知道因为我母亲家中成分不好,早年出去参加革命的这位亲戚曾竭力反对我父亲同母亲的婚事。但我之所以不愿去县委招待所(那时,我认为它是一个神秘而高不可攀的地方)“看望”那位亲戚,倒不是因为存在着这样一个“过节儿”,而是因为我认为自己不够格。像我这样一个很难从身上拿出两块钱的从乡下考出来的穷学生,怎么可能自作多情地去那样一种地方,“看望”一个连县里领…  相似文献   

8.
我的一个老乡在一家私营的机床厂打工,每次见着,他都是一手的黑油灰。他说:“特别难洗。但只要回家见老娘,我都是拼命洗干净了再回去的。”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的妈妈只知道他在县城打工,但不知道他有多苦。他每天要上十几个小时的班,做的全是重体力活。第一个月送钱回家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陪娘打针     
周伟 《老年人》2006,(7):25-25
儿子一感冒就发烧,我的老娘若是知道了,每次都紧张得要命。她总是说,对细伢子粗心不得,高烧会烧坏脑筋的。我知道老娘的心病。我家的小弟就是因为小时候得病,高烧不退而烧坏了大脑,至今是个弱智。这成了娘心头永远的痛。这回,是娘自己生病发烧,躺在床上起不来了。偏巧,老爹有要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2008,(8)
同事小王将母亲从乡下接到城里居住后,一切安排得熨熨帖帖,任何事都不要老人操半点心。没想到,老人住了不到一个月就喊要回乡下去。小王和爱人困惑不解,连忙跑去找邻居大刘讨主意。大刘说:"你们不能把老人当客人,要找些事情让她‘帮忙’,让她感到自己是这个家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廖钧 《老人世界》2011,(2):30-30
爷爷70岁了,一个人在乡下很孤单,爸爸就把他接来城里住。可是,没过多久,爷爷就闹着要回去。 爷爷想回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他在这里住不惯,白天爸妈去上班,我去上学,家里就剩他一个人,什么事也没有,想找个说话的人也找不到,闲得慌,闷得慌。二是怕给我们家增加负担,  相似文献   

12.
正怀上第二个孩子后,我们把女儿送到她姥姥家住了半年,但儿子一满月我就接她回来了。家人也担心她被冷落,平时还特别照顾她。6岁的女儿,当着我们的面对弟弟可好了,但只要父母不在身边,她就欺负弟弟:把他掐得大哭、骂他是"害人精"。为何女儿心里如此不平衡?怎样才让她觉得自己被重视,从而真正爱弟弟并宽容他?  相似文献   

13.
哥,我是小贝     
跨越18年,哥不再是个传奇。那年的清明节,父母回乡下老家给爷爷奶奶上坟,再也没回来。6岁的她还不懂人生苦难,只是为父母的不再归来任性哭闹。14岁的哥哥董小宝、一个已经和父亲差不多高的倔犟少年,不哭也不闹,只是紧紧地把她抱在怀里。在别人的帮助下料理完了父母的丧事。她不再哭闹,但总是追在董小宝后面要爸爸妈妈。她不爱吃董小宝做的半生不熟的饭,不喜欢董小宝洗完后皱皱巴巴的衣服,不喜欢董小宝给她梳得乱七八糟的小辫儿……那天晚上她不肯睡,爬起来又一次扯着董小宝喊:"我要妈妈!"董小宝忽然把她从被子里面拉出来,用力握  相似文献   

14.
正有梦想是好的,但光有梦想不马上行动,这辈子就只能是一个空想家。几年前,我和朋友谈论各自的理想,她说想有一个带露台的房子,因为她的母亲在城里住不习惯,说晒太阳都要下楼,种菜的地方也没有,她便想着,要是有一个带露台的房子,母亲就可以肆意地晒太阳,还可以在露台上种菜种花。我也  相似文献   

15.
正我母亲住过两次院,一次在城市医院,一次是乡村医院。住城市医院时,同病房的是幸福的一家人。住院的女人六十来岁,儿子三十来岁。儿子把母亲当女儿般照顾,一会儿讲笑话,一会儿做鬼脸,逗得母亲哈哈大笑。煲汤、洗脚、擦身子、按摩,细致入微。我母亲看得目瞪口呆,因为在乡下,她从没见  相似文献   

16.
母亲42岁才生下我这个唯一的儿子,难免把太多的爱倾注在我身上。我13岁那年,媒人介绍了一位姓陈的女子给我。乡下老家有订婚早、结婚早的习俗,我当时并不觉得订婚有什么不好。但她比我大4岁,没读过书,我一听心里就凉了半截,不喜欢。但双方父母对这门亲事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张正 《老年世界》2013,(2):13-13
一大早,还没有起床,就被电话铃声吵醒,那边传来母亲的声音。母亲说,父亲刚刚出门到城里来了,说要检查身体,让我在单位传达室等着,把户口簿带给他。父亲和母亲住在老家乡下,户口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户口簿平常由我们保管。我问检查身体要户口簿干什么,母亲说她也不知道,父亲一定要你带给他。  相似文献   

18.
伏煌曙 《老年人》2003,(11):31-31
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爱,最需要的还是爱。有爱,才能走到一起,才能荣辱与共,患难相依,白头偕老,永结同心。我和妻子的感情就是这样,尽管久经风雨,历尽磨难,但始终相爱,从未动摇。1966年9月,我和妻子周新涛被迫离开湘阴县城,回到我的祖籍汨罗接受“劳动改造”。先天晚上,妻子所在单位的头头再次要她跟我“划清界线”,但她坚定地拒绝了,表示宁愿放弃在县城的工作,也要跟我在一起。记得“文革”开始不久,我就被抓到集训队关了起来,每天不是挨批斗就是写反省。凄风苦雨,晦暗如磐,我想自己这一辈子怕是完了。为了不连累善良的妻子,我写好字条,托一…  相似文献   

19.
第132个台阶     
活了62岁。她为什么来,来干什么,我们谁都清楚,但谁都不说。母亲去世后,在父亲执意要找这个比他大几岁的继母时,我的态度是比较中立的。几年以后,父亲去世,老家就剩下继母一个人,继母有个儿子,不太争气,至今还在监狱里,这使继母老来无靠,我们兄弟都在外地活得有头有脸,继母便把晚年的幸福寄托在我们身上。继母住在乡下,过着典型的农民生活。继母深知,她没有养育过我们,对我们也没有格外的恩情,要和我们  相似文献   

20.
更正     
刘洁  浏泓 《现代妇女》2005,(12):31-31
我不是城里的孩子,却从小就跟姑姑住在城里。因为我是女孩子,爸爸总想要个儿子,所以我还不记事儿的时候,已经过继给了小城里的表姑。我一直都称姑姑叫妈妈,我的亲生母亲,却叫她大娘。姑姑是很疼爱我的。她膝下没有孩子。她和姑夫都很开明,不曾刻意隐瞒过我的身世,逢到好时节,还送我回乡下玩几日。几乎每年春天我都回乡下。乡下的小弟比我小五岁,嘴儿特甜,一口一个姐姐,对我很亲热。我不记恨父亲,回家来还叫他爸爸,可他很少跟我说话。倒是大娘,时常赶着跟我拉家常,嘘寒问暖,什么都顺着我的意思办。对于这乡下,感情总还是有的,踏上乡间小路,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