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城市”等多项殊荣2013年荣归郫县。同年,郫县连续三届夺得四川省最具投资价值的城市第一名。今年,郭具连续19年耀居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5399元,同比增长9.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2498元,同比增长12.3%。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推进宁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到2012年青铜峡市、灵武市进入全国百强县,平罗县、永宁县、中宁县、贺兰县进入中国西部百强县这样一个发展目标,贺兰县委、政府根据贺兰县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贺兰县力争早日进入西部百强县这样一个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围绕贺兰县要如何实现进入西部百强县这一目标,我们现根据贺兰县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的机遇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来进行分析和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何颖洁 《统计与社会》2011,(5):10-11,26
从2001年开始,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和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连续十一年对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陕西自2007年连续3年,神木县、靖边县、府谷县分别进入全国百强,实现了陕西在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且位次逐年前移。在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神木县和府谷县分别以36位和69位的名次进入全国百强,位次前移8位和22位。陕西神木、府谷、靖边,吴起、志丹、定边、韩城、安塞、高陵,黄陵、子长、凤县入围西部百强,比上年增加一位。  相似文献   

4.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是缩小陕西与发达地区差距、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六大以来,陕西省省委、省政府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积极引导扶持全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呈现出现加快发展、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但是同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比,陕西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全国连续多年的县域发展评价中陕西不仅无缘百强县,甚至进入200强的县也很少。  相似文献   

5.
一、争创中国百强的背景 中国百强县排名自1991年由国家统计局发起,2000年后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组织评选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核心评价指标主要有8项: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化率、一般预算收入、人均GDP、农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GDP增长率。  相似文献   

6.
到2001年,双流县已连续7年被评为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第一,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西部县域经济竞争力强县。双流县委、县政府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双流,争创西部第一强县,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目前全县正在深入学习赴东南沿海学习考察情况通报会的会议精神,开展“争创西部第一强县,我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为给大讨论活动增添一些素材,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推动双流经济跨越发展,我们收集了江浙部分全国百强县(市)的统计资料,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就双流在全国百强县中的主要情况作以介绍,就双流经济与江浙部分全国百强县(市)作以对比分析,并谈点我们对加快双流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升位的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一、辽宁省发展县域经济情况从2006年开始辽宁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施三年为周期的县域经济倍增计划,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中"辽宁现象"备受瞩目。全省44个县市生产总值平均增长26%,财政收入都已超过5亿元,其中全国百强县4个,进入前20名的2个。我们考察的开原市,上世纪90年代主要经济指标长期徘徊在全省后10名,2001年全市GDP只有18.9亿元,是全省贫困县。2012  相似文献   

8.
双流,这座在四川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行榜上连续16年独占鳌头的强县,这座拥有着“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信息化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等众多荣誉称号的名县,到底有着怎样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是什么推动着双流独领风骚、遥遥领先?本刊记者走进双流,为读者揭晓双流县域经济飞速发展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统计教育》2005,(1):64-64
第三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揭晓,江苏江阴、常熟、张家港、昆山和福建晋江荣获前5名。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在中国县域经济研究所、经济日报《县域经济》周刊、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等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在各县、市、旗的积极配合下,以公开出版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再经资料的对比、核实、甄别,在前两届的基础上,完成了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工作,评价出第三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三届中国经济百强县(市)、第三届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三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三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  相似文献   

10.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在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是最具有活力的经济板块。通过分析百强县与各自区域内中心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力大小,可研究区位优势对百强县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百强县是指全国综合经济发展实力的前100名.由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2000多个县市的主要统计数据.计算出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后排列的。这项工作自2000年开始.每年的10月前后发布结果.是全国最具权威的县域综合排名.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临沭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全国的综合排名位次逐年大幅提升.2005年进入到第366位。  相似文献   

12.
面对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迫切要求,未来10年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西部百强县目标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近几年以来,中宁县委、政府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点和突破口,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力推进民营经济的新跨越,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显示,昆山再次荣登榜首,展现出其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领先地位。该榜单于1992年首次发布时,昆山的经济体量仅排名第24位;而2005年昆山首次成为中国百强县之首后,便稳坐这一位置18年,2022年更成为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是什么原因让昆山跃居全国经济百强县之首,并在之后稳坐这一宝座近二十年呢?昆山的发展经验又有哪些能够为四川发展县域经济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198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慈溪撤县设市。从此,慈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慈溪人民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把一个资源贫乏、种棉晒盐的农业县发展成为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全国百强县。慈溪撤县设市20年所取得的骄人业绩,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缩影,是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发展的成功典型。  相似文献   

15.
岑云杰 《浙江统计》2009,(9):30-31,41
198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慈溪撤县设市。从此,慈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慈溪人民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把一个资源贫乏、种棉晒盐的农业县发展成为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全国百强县。慈溪撤县设市20年所取得的骄人业绩,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缩影,是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发展的成功典型。  相似文献   

16.
义乌市八十年代初提出并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了“兴商建市”的战略方针。这一战略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产业格局,解放了生产力,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步入快车道。1994年进入全国百强县第47位、全省第8位。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90.4亿元,是1978年的75倍,年均增长28.53i。一、“八五”时期产业结构特点义乌市自1987年改变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后,特别是进入“八五”时期,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纵观“八五”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产业结构日趋优…  相似文献   

17.
近日.国家统计局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对全国2070个县(市)的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综合测评.并对地区生产总值高于50亿元的县排序。在此基础上.确定公布了2005年度全国百强县。山东有22个县(市)进入百强,比上年增加2个.总量居全国第二位。  相似文献   

18.
双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7年位居全省“十强县”榜首,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百强排名由2006年的第43位跃升至第20位,实现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古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9.8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1.5倍;连续五年获得泸州市目标考核一等奖,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前20强。  相似文献   

20.
创建“全国百强县(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更是加快青铜峡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自治区党委提出创建“全国百强县(市)”的宏伟目标,对我们青铜峡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它对于提升青铜峡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