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5年发布1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这5个中央1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1号文件”。  相似文献   

2.
万载县统计局根据省政府〔1997〕20号文件和宜署办〔1998〕8号文件通知要求,为使我县农村统计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好地为农村改革和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从1998年开始,在全县组织了乡乡抽样调查工作,目前正有条不紊、扎扎实...  相似文献   

3.
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下达和各级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与重视,相应的一系列有利于农民增收的政策的出台,农民收入有望大幅增长,也为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提供了有利条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商贸业发展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新时期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伟大战略。加快区域农村企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将是现阶段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企业(包括农村集体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专业户、承包户等各级各类经济单位)的发展将为缩小地区、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5.
2月21日,中共中央下发了2006年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提出,“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中国的大多数农民已从温饱型逐步向小康型迈进,农村贫困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迅速提高。在告别了共同贫困之后,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改革开放之初曾一度缩小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开始拉大,而且里逐步扩大的趋势。中央1号文件强调指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不仅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前行的“三驾马车”。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本文立足于聊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对全市农村消费的基础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其消费力进行了分析和推断。  相似文献   

8.
畜牧业的发达程度和占农业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区域内总体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中宁县畜牧业从传统家庭副业逐渐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放到农民增收的重要位置。中宁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突出发展奶产业,大力发展清真牛羊业,  相似文献   

9.
宴平 《四川省情》2004,(6):41-43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如果说,18年前的连续几个“一号文件”,使几乎凋敝的农村走向了初步繁荣,那么,今天的“一号文件”,则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历史新跨越的又一次政策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如何贯彻和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四川省委、省政府及各市、州、县委、政府都提出了新的措  相似文献   

10.
农村和农业是我国市场发育程度最低的区域和产业,改革开放30年来,围绕"三农"问题,中央出台了数个中央全会文件和10个中央"一号文件"。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今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  相似文献   

11.
为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在进一步稳定、完善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对种粮大户扶持力度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承包大户的素质,加快对各类农业机械的推广。为此,郑县人民政府和县委发出了《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96年1号文件),并要求把文件传达到衣户之中,做到家喻户晓。针对粮油生产的主要措施夫:一、继续实行粮食工作分级负责制。粮油种植面积和国家定购任务,以计划形式层层分解落实到村到户。其次是合理确定粮油收购价格,继续实行粮油,化肥挂钩政策,县农发基金…  相似文献   

12.
正如亿万农民所盼,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姓“农”。伴随着迎接虎年的钟声.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发出的第7个聚焦 “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表明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坚定决心,再次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只有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才能使经济丰十会稳定发展获得坚实支撑的明确信号。冬天的脚步渐行渐远.一号文件像春风一样,温暖着亿万农民的心。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一号文件”指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为此,我们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绵竹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旨在为各级领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新农村建设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启贵 《统计研究》2007,24(1):17-21
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本文以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问题。本文认为,信息鸿沟是我国城乡差距逐步拉大的重要原因;农村信息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  相似文献   

15.
“剩余劳动力”、“富裕劳动力”,曾经是最热门的话题:从1978年的农村改革,1982年中共制定中央第一个“一号文件”以来,“劳务输出”一直就是南充市农民增收的最主要途径。但是,经过30多年的发展,但是,劳动力供求趋势有了很大的变动,过去的“富裕”变成了如今的“匮乏”;过去愁的是劳动力如何转移出去,现在愁的是企业如何招到合格的劳动力,愁的是农村谁来把地种好。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不论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还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期目标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远目标出发,都需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夯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六次聚焦农业发展与农村改革,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充分体现出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虽然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同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7.
刘应新 《青海统计》2004,(12):28-28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认真搞好农村“六小工程”项目的建设,(即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和草场围栏)目的是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脱贫致富。为此互助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早动手,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根据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县10个乡镇的6个绝对贫困村和4个低收入贫困村组织实施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日,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去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决定”,标志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升。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一个很重要途径。“三农”是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农民的收入比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中宁县位于宁夏中部,属于山川相济的川区县,农民尤其是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如何,事关全县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近年来,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我县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民收入增长形势较好。据我县对10个乡镇200户农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前三季度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了4732.21元,比上年同期增收588.92元,增长14.21%。  相似文献   

20.
图说四川     
《四川统计》2012,(4):6-7
四川出台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四川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诊。《纲要》明确总体目标:到2015年,基本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问题,贫困居民显著减少。图为新津农民在党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农业科技创新鼓舞下科学种田热情高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