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全球视野     
《浙江统计》2011,(2):63-63
新兴七国经济总量将超G7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发布报告称,到2032年,七大新兴经济体(E7)的经济总量将全面超越西方七国集团(G7)。而在同一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情》2015,(8):47-48
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 上半年,三大经济体经济形势略有改观,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普遍放缓,世界经济总体增长乏力。预计世界经济全年将延续低速运行态势,我国经济稳增长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3.
张柯 《四川省情》2015,(8):42-44
金砖国家(BRICS)是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等五个新兴经济体组成的经济联盟。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金砖国家的国土面积占世界各国领土总面积的2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超过两成。但从五国的具体情况看,经济总量、GDP增速、人均GDP、产业结构等方面各有特点,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全球视野     
新兴七国经济总量将超G7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发布报告称,到2032年,七大新兴经济体(E7)的经济总量将全面超越西方七国集团(G7)。而在同一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情》2014,(5):45-46
从2013年5月22日美联储释放提前退出QE信号以来,除中国以外的主要新兴经济体名义有效汇率大幅贬值,其中“脆弱五国”(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南非)和俄罗斯贬值均超过10%。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情》2014,(12):45-46
2014年三季度,欧日经济表现低迷,新兴经济体增速回落。世界工业生产增速走低,主要经济体消费大多低迷,进出口贸易波动前行,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全面下跌,世界经济低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四川统计》2013,(8):54-55
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复苏基础进一步巩固,日本经济延续向好势头,欧元区经济衰退程度减轻,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略有加快,世界经济有所改善,但仍维持低速增长。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全球贸易保护措施增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困难加大,预计下半年世界经济难以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8.
全国宏观经济形势预判 从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情况来看,发展的困难有从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转移的趋势,但随着发达经济体的逐步复苏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回暖,2014年全球经济形势会略好于2013年。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首先,选取30个发达经济体和29个新兴经济体的基本要素指标、效率因素指标和创新因素指标,对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竞争力孰强孰弱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其次,通过对各指标的计算和比较,得出新兴经济体竞争力仍比较弱的结论.最后,提出新兴经济体要想提升自身竞争力必须从政治制度、宏观经济运行、教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数字快报     
《四川统计》2014,(2):8-9
世界:2014年经济总体上将好于2013年,预计增长3.6%左右 2014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延续温和复苏的基本态势,全球经济形势总体上要好于2013年。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发达国家经济将明显好转,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二是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并在新兴经济体中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资本流动和对外贸易是新兴经济体融入外部经济的两种基本途径,金融发展是其重要的内部推动力。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化进程中将会面临怎样的难题?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发现:资本流入、进口资本品与服务是新兴经济体技术溢出的重要途径,金融深化对其所带来的技术溢出起到了媒介作用;资本流动与贸易又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彼此之间形成了交互效应;新兴经济体的技术效率总体上呈现上升的态势,但在效率值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新兴经济体对国外资本、技术与市场存在着路径依赖,这已成为制约其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相似文献   

12.
戴国海 《浙江统计》2011,(12):11-13
今年以来,江苏出口增速出现持续下滑态势,呈现出口增速持续下滑、出口规模维持相对稳定、消费品相对资本品出口增长更快等特征。分析原因,欧美经济疲软是关键,而日本灾后重建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江苏出口增长,新兴经济体、周边国家需求旺盛则对江苏出口形成有力支撑。预计四季度江苏出口增速还将延续当前小幅下滑的趋势,但不会出现2008年大幅回落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实体经济缺乏活力,失业状况没有根本好转,投资者、消费者信心低迷,消费需求疲弱,贸易摩擦加剧,初级产品价格高位波动,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剧烈.虽然9月份以来美国及主要新兴经济体出现局部回升迹象,但各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对于2013年的世界经济走势,国际组织普遍认为经济前景会略好于2012年.发达国家经济会继续恢复,但困难较多;新兴经济体力图加快增长,但动力不足.世界经济将继续低速运行.  相似文献   

14.
张喜艳  陈乐一 《统计研究》2019,36(1):115-128
借鉴Diebold和Yilmaz(2012)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思想,利用14个主要经济体2003年1月至2017年5月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数据,测算了其溢出效应,并对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测算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效应整体水平要高于发展中国家,该溢出效应对突发大事较为敏感,而对于可预期世界大事则较为迟钝。在控制了个体和时间效应后,进行面板固定效应的FGLS估计,实证结果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及其波动对溢出效应的偏效应均为正,且波动值的估计系数远高于水平值,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主要体现为波动溢出效应。由分位数回归估计结果可知,随着分位数的增加,对外贸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值、波动值及交互项估计系数的绝对值逐渐变大,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效应起主要作用的因素随之变化。为了更好抵抗来自其他国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污染,各国应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减少国际依赖。  相似文献   

15.
李正 《统计与决策》2023,(24):130-135
文章借助LW半结构模型,在开放环境下估算了2002—2022年中国的自然利率水平,研究发现:(1)中国过去的自然利率基于外循环定价,国内资金市场对全球经济存在高度依存关系;(2)2012年以来中国自然利率呈现长期下降趋势,这与全球主要经济体自然利率运动规律一致,预计这一下降趋势长期不可逆转;(3)2019年自然利率水平为1.93%,与主要经济体之间仍保持了一定的利差;(4)2020—2022年自然利率与潜在增速分别出现0.65和2.46个百分点的最大跌幅。预计2023年潜在增速可能会回到4.5%~5.0%区间,自然利率也有望回升到1.6%以上。基于自然利率的绝对水平,名义利率零下限(ZLB)在短期不会形成事实威胁,传统货币政策仍保持了相当的政策空间。  相似文献   

16.
《统计与社会》2007,(5):32-32
美国《时代》周刊撰文指出,全球经济已经变得越来越“多极化”,不再“单单依赖美国这台发动机”。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健康的“再平衡”过程,这些因素包括美国投资的增长以及中国消费升温等。更为重要的一点,新兴经济体的贡献越来越大,其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已历史性地达到50%。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产生系统性冲击。本文基于ADB-MRIO2022数据库,应用前沿的有向加权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刻画2010—2021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特征、动态演化趋势和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增加值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化,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一国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的区域化属性逐渐增强,其中美洲地区(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最为明显,美国正逐步分散贸易风险,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降低其主导的局域网络脆弱性,而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过大,不利于以中国为主导的局域网络应对特定性冲击。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中占据中心地位,但在高技术制造业网络中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发展数字经济在总体上有利于提高一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贸易网络中对核心资源的控制能力,占据“织网者”优势,扩大贸易影响力,但仅对处在网络中心与近中心的国家的接近中心性有显著促进作用。新兴经济体要打破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封锁困境,必须提升增加值贸易流量与价值创造能力,实现主要出口对象国相对多元化。本文发现逆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具有长期结构性特征,揭示了利用数字经济推动我国制造业从中...  相似文献   

18.
魏翔  王鹏飞 《统计研究》2023,(4):110-123
在服务业比重显著提高的现代经济体中,人力资本的积累不仅依赖教育、医疗等传统投入,对闲暇时间中非正规教育的依赖亦日益增长。通过引入有效闲暇及其“玩中学效应”(Learning by Playing),本文对上述现象进行了模型化构建,进而对传统人力资本理论进行扩展,更新了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1995—2019年全球138个主要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有效闲暇所引致的新人力资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可对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高质量发展和闲暇增加后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积极的关联路径:技术进步和生活质量提高带来的居民闲暇增加经过优化配置,能塑造新人力资本、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而有效助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上一篇文,主要用美国的排兵布阵所向,说明了中国并不是第二大经济体。这儿从国家间竞争的道理再啰唆几句。其实,有了欧盟在,日本早就不是第二大经济体了,这是国际上一直没有说破的事实。G8里边,主导欧盟的国家不愿意往这上说,美国人心里有数不用说,  相似文献   

20.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提高经济的集约化水平。为此我们对舟山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研究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市经济集约化水平在“六五”和“七五”前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七五”后期以来上升速度则呈放慢之势,值得引起注意。一、经济集约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国家统计局采用的方法,结合舟山市区域经济特征,我们选择了劳动生产率(权数为20)、投资效益系数(15)、更新改造投资比重(25)、贷款利用效益(15)、能源产出率(25)五个指标,以1980年为基期,分别计算1981-1996年的定基指数,加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