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族群认同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剑峰 《学术探索》2007,(1):98-102
族群认同是一种社会群体水平上的认同,是族群及其文化存在的基础。族群认同的研究应该立足于族群认同边界的持续存在和变化,而不能囿于族群的内部构成和历史。经由心性结构和社会现实决定的行为边界是理解当前中国少数族群认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语境下,族群建构与国家建构之间有着深刻而复杂的政治互动关系,从尼日利亚的个案中就可以认识到这一点.该国的少数族群不仅是指那些数量上居于次级地位的文化和语言群体,而且也是国家建构进程的产物,它们在国家的序列中处于边缘的地位,遭受到结构性的歧视.这种状况成为尼日利亚少数族群持续反抗的动力,在其捍卫自身权利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以破坏性的方式反作用于国家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客家方言分布广泛,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质。客家方言与客家族群认同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客家方言是客家族群自我认同的显在标志,对客家族群群体归属感具有凝聚作用,反映客家族群态度,折射客家族群卷入。族群认同视野下客家方言的未来发展应注意:团结族群力量,加强客家方言保护传承;将方言保护与族群意识凝聚相结合;发挥客家方言作用,促进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发生变迁的情境下,瓦乡人族群认同各因素均出现双重认同趋势,但他们通过共同的遭遇这一原生性纽带,凭借语言认同把族群成员凝聚起来。  相似文献   

5.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人有着强烈的族群认同意识。族群认同是对自身身份与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族群认同的本质与心理基础。客家的文化认同通过客家文化结构中的文化要素进行表述,认同作为亚文化的客家文化正是对于中原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对客家族群自身历史记忆与价值体系的认同。客家文化运动,则是客家族群认同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微观层面上的族群认同及其现代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族群是近年来国内人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它的复杂性源于决定族群意识的文化 、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多样性;同时,族群意识还要受到国家体系的改造,从族群认同到民族 认同的转变与国家权力的影响直接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是一种互相取代的关系, 实际上,这两种认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互相重合在一起了;国家体系、大众传媒以及现代性 的其他因素都会影响族群认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闽赣粤交界的大三角地区是客家族群(民系)孕育、诞生和成熟的原生地,具有先民、先祖、祖先三重血缘资源优势和文化场景作用,是客家血缘与文化的寻根处。客家在此地所寻找的客家基本精神是对河洛根性文化的传承。客家原生地是海内外客家中原河洛姓氏寻根的中转站。客家的血缘寻根和文化寻根是客家族群认同的主要途径,对全球化背景下重构客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人类生产实践与日常生活中思想意识和娱乐体育取向的积淀,是人类区别于物的本质特征;文化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各种不同的划分相互交叉与相互渗透;先进文化一旦被族群或国家认同,便会成为国家、民族的盛大节日,发生巨大的亲和力与凝聚力,持续地恒定地推动这个国家或民族的不断发展;要想使一种文化获得各民族的认同,就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持久而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由于战乱、迁徙等原因,杂居于潇贺古道区域的多民族如何实现文化认同是需解开的历史之谜.作者关于生存环境、政府的民族政策、学校教育、舆论导向、族群自身等等,都是促成文化认同的积极因素,在建构区域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是有价值的,对于我们推进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男权社会下的中国,妇女的地位相对低下。而中国多年来所形成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还在延续着。西南这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呈现出"时髦"的男人和"守旧"的女人这种奇异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妇女成为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而男性在某种程度上则成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掮客。反映出当代族群认同中存在的性别差异以及男性客位化与女性主位化的倾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千百年来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族群国家。我国的少数族群问题研究既可以是文化层面的,也可以是政治层面的,不能简单地"政治化"或"文化化"。在少数族群问题研究中,需要提防的是借文化研究实现政治目的,或利用政治研究消解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社会认同的含义在个体中的表现有认知度、归宿感、理解、支持、责任和爱等层次。而社会认同与个性发展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恰恰是互为基础和奈件的,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表达既结合作家的体验和想象,又含纳和表现民族特质的族群体验,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命题.族群体验统一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性认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表达族群体验时,选取了小说、诗歌、散文等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类型,接受了潜藏在其中的制度、规范等,裹挟了和现实生存境遇贴得较近的时代观念和精神,同时力图运用各族群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或者本族群古老文化传统中的精魂等.这些策略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4.
宗教与族群认同是人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议题之一,在云南石林一个彝汉杂居村落中,长期以来宗教都是当地族群区分的重要文化机制,不同时期宗教与族群认同呈现出不同状态.在市场化背景下,民族文化资本化导致宗教的族群区分功能强化,村落中的汉族与彝族撒尼人族群分化由此加剧.为申明其文化产权,与汉族进行资源竞争,撒尼人极力强调村落宗教的“民族”性而淡化其社区性,以此切断汉族与之共享的文化纽带,导致新的族群隔离形成.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多样性和语言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社会冲突和政治争论的一大原由。与经典的现代化理论所预期者相反 ,我们当前正在目睹一系列风起云涌的社会—政治运动 ,看到它们如何重新肯定、再度发现和重构着族群、语言和宗教的认同。这一潮流向民族国家社会整合的民主机制及其解决冲突的途径提出挑战 ,在某种程度上后者曾经假定了人们对根本的价值体系有某种共识 ,而文化则具有某种均质性。其中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对语言多样化的探讨 ,因为它对绝大多数民主理论中关于公众话语是一个单语天下这样一种内在的假设提出了质疑。它问 :不同语言群体的认同如何才能得到承认…  相似文献   

16.
湘西潭溪地区流传的”苗婆放蛊”传说,反映了潭溪地区土家族和苗族在资源竞争和分配体系中的紧张关系,土家族通过这种叙事文本的创造与传播强化了族际边界与族内凝聚力.“无蛊不成寨”则反映了潭溪地区土家族与苗族在日常生活和婚姻方面的密切联系,为两个族群现实中的共存关系提供了合理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金里卡是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潮的杰出代表,而少数族群权利理论是理解多元文化主义的关键.从权利主体、权利种类、权利实现的制度设计以及国家在保护少数族群权利中所发挥的作用等几个角度剖析金里卡少数族群权利理论的构成要素,指出金里卡少数族群权利的底线,即实现“族群内自由”和“族群间平等”,并分析维护这一底线的方式,即捍卫“外部保护”和反对“内部限制”.在肯定金里卡少数族群权利理论贡献的基础上,揭示其逻辑困境.  相似文献   

18.
台湾的“族群”与“族群政治”析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台湾 ,“族群”一词初用于民族学界对少数民族 (山胞 )的研究。 1 970年代后期台湾出现“反对运动”以后 ,随着台湾政治格局的变化和民进党的建立 ,“族群”一词进入政治生活领域 ,并在后现代“差异政治”和“认同政治”的交互作用下 ,成为构建“政治族群”的“文化”工具 ,在“国家认同”层面和“统独争议”之中发挥着“族群政治”的分化作用 ,是“台独”势力挑起“省籍矛盾”着力利用的工具。这是大陆学界在应用“族群”概念和认识族群理论时所不应忽视的政治向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胡文虎生平的一些回忆和报刊杂志史料进行整理,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分析胡文虎如何结合自身经济积累,利用中国近现代复杂的历史环境和客家在海外的特殊境况,运用“社会资本”参与客家运动,塑造客家“族群意识”的过程。目的是将客家精英的所作所为与客家族群的发展联系起来,以求对客家社会历史和客家族群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分裂社会中个人、族群和国家之间的基本关系与自由主义视角下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分裂型社会中存在着对个人有着权威性影响的族群,这种区别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政治哲学领域,而且还对国家的发展模式和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