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家族服饰虽历经变革,但仍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的特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土家族人民情感的表述。它以符号化视觉语汇透视出本民族生活习俗、审美理念和思想情感,标志着本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并体现本民族传统审美文化体系的历史延续。  相似文献   

2.
白龙江流域藏族传统禁忌习俗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分名讳禁忌、圣物禁忌、宗教禁忌、礼仪禁忌、婚姻禁忌、生活禁忌、服饰禁忌、生产禁忌、饮食禁忌等。禁忌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发展了传统的伦理道德。从藏族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来看,禁忌习俗还具有超越民族性和民族社会性的特点。因此,藏族禁忌习俗是具有公益性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节日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节日是—个民族生活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该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并随着该民族历史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革,构成该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重要特征.居住在湘鄂川黔边界的土家族同其他民族一样拥有自己的节日风俗.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说神奇的节日风俗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土家族节日文化,对于发掘土家族民族文化遗产,促进土家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跳马"仪式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祭祀习俗,这种巫、傩文化结合的民间祭祀一直支配着土家族的信仰与社会生活.在湘西土家族地区,由梯玛主持的"跳马"仪式在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发生变迁的情况下仍然相对凝固地保留了原初仪式的样貌,作为一种远古习俗的遗留,其承载和隐含的土家族文化、历史、民俗、艺术、民间信仰等方面的文化意义广泛而深厚."跳马"习俗已演变成一种民族性、历时性的活态文化,成为土家族民俗生活的文化表象.  相似文献   

5.
土家民俗风清的一面镜子——记田泰斗的《五峰竹枝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泰斗的 五峰竹枝词 是土家族作家采用本民族的文学表现形式描写本民族生活的风情画卷,民族特色十分鲜明,也有着丰厚的民俗文化意蕴和宝贵的认识价值。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广泛,主要体现了土家族婚嫁习俗、节令习俗和生产劳动习俗三个大的方面。  相似文献   

6.
藏族生态伦理道德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藏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藏族传统文化中总结与提取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道德思想,是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藏族生态伦理道德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了藏传佛教中的生态道德意识,如藏传佛教中的众生平等的思想、放生护生的思想等;藏族民间文化习俗中的生态道德意识,如藏族传统文化习俗中的生态法则、生活禁忌等.藏族生态伦理道德思想体现出了保护自然,珍惜一切生命、尊重和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与权利的特征,继承和弘扬藏民族的珍爱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道德,有利于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谚语的民族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谚语是民族的智慧、经验的结晶,也是民族语言词汇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谚语.它从产生到发展都与民族的种种特性紧密相联.谚语反映了民族的历史事迹、自然风貌、文化传统、心理状态、乡土习俗、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认识谚语的民族性对了解、研究民族的历史、社会、文学、心理、民俗、语言都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社区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规范、信任、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伦理道德等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对调适民族内部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有关少数民族社区传统文化与社会资本的研究欠缺状况,以地处中缅边境的云南布朗山乡为例,通过分析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习俗,阐释了该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资本要素,提出了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布朗山乡社会资本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黔东北土家族服饰远承巴人社会生活的流风遗韵,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它蕴含了区域风貌、社会特点、审美意识,民俗特征的丰厚内客,集中反映了土家族在美学、宗教、习俗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形成的传统观念和心理素质,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土家族纺织历史与服饰关系黔东北土家族分布于沿河、印江、德江、思南、江口、铜仁等县市,有人口近百万。由于乌江横贯其中流入四川涪陵地区,形成乌江片区为主的土家族聚居地域。从历史沿革看,黔东北古为蛮夷之地,属土家族先民巴人生息活动的地方。巴人曾在川东南、鄂西一带建立过巴子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国内土家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涉及土家族族源与形成年代、哲学与宗教、政治与军事、旅游与区域经济、语言文字与文学艺术、社会文化与习俗、民族医药和民族体育等内容.本文试就十年国内土家族研究做一总结,以促进国内土家族研究.  相似文献   

11.
谚语忠实地反映过去的人们如何思考、如何生活,是文化和思想的活化石。通过谚语能够了解一国的文化和国民性质及其发展历史。从英日谚语入手,探讨其隐含的深层文化特征,并从行为模式、国民性质两个方面比较英日谚语反映出的英美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差异。通过对谚语的分析来认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不仅有助于了解谚语的文化背景,而且有助于深入把握其文化特征,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交流中英语谚语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英语谚语产生的文化背景、特点的角度,讨论了英语谚 语的翻译问题,认为英语谚语是英语民族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产物,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翻 译 英语谚语应该忠实传递它们的文化信息,以修辞、句法和美学信息的文化归、异兼容的手法 处理之。  相似文献   

13.
英语谚语的语用分析及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的理解对于谚语翻译至关重要的,从英语谚语的语用功能和它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方面分析谚语的特征,并借鉴L.Venuti的"异化与归化"策略来阐述英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汉英谚语中的动物形象和文化内涵因各自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有所差异,但由于人类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的共性,某些动物的文化内涵又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对影响汉英谚语中动物形象的文化因素进行探讨,有助于人们更恰当、更全面地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谚语大都形成于民间,反映大众的智慧,包含朴素的哲理.就英语谚语的汉译技巧作了归纳,特别指出了在谚语的翻译过程中,必须结合语言目的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忆,以及文化认同,因而流传在藏民口中代代相传的民间谚语,蕴含着藏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映射着藏民族的文化心理特质以及世世代代藏民独特的生命体验。本文试图通过对藏族谚语的语义分析,展示藏族谚语与藏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解读藏族谚语蕴含的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7.
俗语是中国人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俗语长久并广泛流传,对中国人思想观念形成作用甚大。很多俗语一方面折射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心理,另一方面又对中国人的心理和价值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客观而正确认识俗语的对错、作用和价值,对现代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辩清是非对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汉语和泰语的谚语进行对比研究,从反映汉族和泰族的宗教信仰、价值取向、传统习俗、社会结构四方面的谚语入手,以探讨汉语谚语和泰语谚语各自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舟山群岛渔谚的语言特色与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千年来,舟山群岛渔民与大海相处,捕鱼为业,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渔谚便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种,它是渔民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文章主要从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对舟山群岛的渔谚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三峡茶谚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谚是伴随着茶产业发展而派生出的一类典型的茶文化现象。三峡茶谚语积淀了丰富多彩、意境优美、雅俗共赏的茶文化内涵,其内容包括茶与环境、茶与技术以及茶与生活等,其特征表现为具有综合性、群众性、传承性和教育性,三峡茶谚的整理分析,有利于丰富和发展茶文化、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