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纪录片专家冷冶夫曾用五句话概括了纪录片的创作手段: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纪录片是以视觉艺术为本体的,它的故事、情节都应该尽量通过画面语言来表现。画面的冲击力是任何解说词、背景音乐都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2.
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就伊迪丝.沃顿的《快乐之家》和威廉.梅.萨克雷的《名利场》两部作品在故事背景、题材选取、情节、主题意旨、人物刻画及两位小说家的写作风格等方面的异同,作以粗浅的分析、比较,以便从中找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和对我们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我弥留之际>是威廉·福克纳在当时一部具有实验性的小说,小说由15个人物的内心独白构成,作者试图通过每个人物的独白表现各个人物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迥异的性格,并进而在总体上彰显他们对相同的事件所做出不同的反映.小说通篇都是人物的心理活动,十几个人的心理活动就像拼图一样,拼出了一部小说.但是这幅拼图是不完整的,需要靠已有的图案去猜想出那些没有拼出来的画面.这些图案也是不美丽的,因为它们反映出的人物的心理状态是非健康的.在小说中,作家为我们深刻地揭示了美国南方社会底层人民的身份危机与精神危机,揭露了当时人们的心灵创伤.  相似文献   

4.
一幅好的人物摄影作品能与观众在情感上产生碰撞,作品才有灵魂.要求作者必须深入生活,了解人物故事或事件发生的环境,在情节发展过程中抓取人物的精彩瞬间,把握好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从人物可塑题材中发现美.结合一些例证,阐述了人物摄影的情节与典型瞬间中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阿勒达尔·阔谢是哈萨克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具有反抗精神的机智人物。人们用虚构的方式,以阿勒达尔·阔谢这样一位四处漂泊的人物为中心,有机地将一系列哈萨克族机智人物故事贯穿起来,形成了阿勒达尔·阔谢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在哈萨克族,而且在乌孜别克族,卡拉卡尔帕克族,土库曼,塔塔尔族等一些突厥民族中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目前所能见到的有40多篇,其中包括某些故事的不同变体,这些故事情节比较完整,把这四十几篇故事加以排列,除个别几篇故事外,其它多篇在情节发展上,思想内容上彼此是相互联贯的。从整体上看,《阿勒达尔·阔谢的身世》和《最后的遗嘱》两篇起着首尾呼应的作用,类似一部完整的传记。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演进和新变中,唐传奇作出了它们自觉锐意的探索。其叙事模式由故事中心向情节中心向人物中心的逻辑衍进,标志着小说文体的走向独立和成熟。  相似文献   

7.
诗词对话本小说生发故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一是可以诗为核生发故事,此方式可称为因诗生事式。在这类话本小说里,诗是故事的中心和情节的关键,诗又是故事、情节转换的关捩与契机,也是捏合故事的逻辑与道具,包括因诗得偶、因诗得荐遇、因诗得团圆等类型。其二是可以诗谜设置悬念,此方式可称为诗谶型。带有谶语性质的诗词会推动情节发展,可预言故事人物命运结局,往往与梦境、异形、占卜等相结合。随着情节模式化、基调宿命化、悬念僵化,以诗词为媒介设置情节的手段最终遭到淘汰。  相似文献   

8.
论小说创作     
如果可能,请别写小说.小说创作是一种非社会行为,一旦动笔,小说家会时刻为小说中的人物所困扰;而且,真正写起来,小说指南一类书籍并不管用.假如非写不可,那么,小说家需考虑是以情节为主还是以人物为主.如果以情节为主,小说家即在虚构的事情中间而非在所谓的真实生活中寻找人物的时候,抓住情节不放;如果以人物为主,那么,小说家则需对适于情节的某些特征加以强调,使人物在新环境中显得真实可信,从而赋予他们生命.小说家无论重情节抑或是重人物,都还要考虑以何种形式、何种风格呈现情节和人物的问题;当然,在优秀的小说家笔下,故事和人物本身会以最适合的形式出现.小说家应对形式、人物和语言保持一种敏锐的感觉.此外,小说家可能会对道德教诲产生迷恋.尽管应当通过作品给读者以教益,但是,真诚的艺术家并不能专注于说教.  相似文献   

9.
我可以     
“当冬,当冬”,每当我回想起这熟悉的声音,便会油然而生一种感慨、一种激动。那天,我放学回家,一边唱着歌一边上楼。忽然,一位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走了过去。老奶奶正喘着粗气,吃力地爬着楼梯,只见她先把手中的凳子向上搬一阶,再把自己的右脚向上抬一步,这样一搬一抬,动作十分缓慢。而且,老奶奶每爬四五阶都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再接着全力往上爬。老奶奶一头花白的短发,眼里闪烁着坚定和刚毅,布满皱纹的额头上满是汗水。我再也看不下去了,连忙跑过去:“老奶奶,让我扶您上去吧。”老奶奶听后,先是一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相似文献   

10.
从小说<路的尽头>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入手,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神话疗法"、主人公霍纳的虚无主义信念、以及小说的核心情节--一段荒诞的"三角恋"故事,展示了巴思作品的哲学内涵,再现了小说的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韵味.  相似文献   

11.
美国优秀文体家凯瑟琳·安·波特所创作的短篇小说《偷窃》,在人物话语,叙述角度和故事情节三方面充分展示了作者独具特色的创作魅力.朴素平淡的人物话语展示了人物细腻的内心情感和徽妙的人际关系;看似含混的叙事角度透射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看似无关的情节离间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实现了小说的艺术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向来被视为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小说写作或理论家评论,莫不围绕这三点进行。人物是小说的主角。这来自文学是人学这一古老命题。作为文学的一种,小说当然首先要表现的是人,人物的命运,刻划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表现人类对自身成长的关注和追寻。离开了人物的小说,在传统小说中是不存在的。情节,则是人物在小说中的行动(这比我们仅把它理解为故事框架好)。这同样是个古老的命题。二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诗学》提出的“悲剧六成分”中,把情节放在第一位。他说:“人的幸福与不幸均体现在行动…  相似文献   

13.
(一)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所收述事怀人之作不多,但却成功地刻画了一系列个性差异很大、社会地位悬殊的人物形象。他写出了他所感觉和理解的那些与他生活和事业发生过密切关系的人物的音容笑貌和性格特征。 散文刻画人物,共目的与方法当然与小说有别。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典型人物形象以及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的情节来反映生活,情节必须服从人物性格。而散文  相似文献   

14.
王振彦 《南都学坛》2003,23(6):75-77
《水浒传》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一方面是情节和结构着眼、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另一方面是一些转瞬即逝的次要人物,本身并无多大意义,但他们对主要人物的故事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体现了人物与情节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电影叙事学的角度分析了第六代导演在情节结构编排、故事讲述和叙事语法三方面的叙事情策略:第六代导演大多选择边缘性的故事本体作为创作题材,故事情节编排呈现一种多元化格局;习惯把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者,而且采用“内聚焦”性的讲述策略;其影片在拍摄手法、画面构成、剪辑方式和声音构成等语法方面都显示了独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南斯拉夫当代著名作家伊沃·安德里奇于一九四五年发表的历史长篇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素有巴尔干人民史诗之称.这部作品于一九六一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金,并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我国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一九七九年出版了从法文转译的中译本. 这部世界名著以德里纳河上的桥为线索,反映了从一五一六年下令建桥到一九一四年大桥炸毁这一时期在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边境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和人物,十来个故事组成浑然的艺术整体.不同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用人物再现,故事情节相关联的方法把各自独立的故事联成一个整体反映一个时代,也不同于  相似文献   

17.
几米是一位用画笔描绘梦想的诗人。几米绘本画面优美,构图和谐,色彩艳丽;语言简洁、清新、富有哲理;他描述的故事大都以都市生活为背景,以都市人物、小动物作为主角,结构完整;情感丰富,充满童真童趣。  相似文献   

18.
吴仕民的《佛印禅师》以历史人物为原型,讲述了佛印一生云游逐道,为信仰九死而不悔的人生故事。作品在小说艺术上注重写作的限度,具有明确的形式意识。作者不仅采用了成长小说的线性叙事结构,而且还在贴合人物成长与情节发展的知识叙写中,体现了一种从人学传统向名物学传统回归的倾向。这一变化,反映了吴仕民克制作者意图、解放文本意图的形式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当下经济迅速发展的科技时代背景下。日常生活审美化越来越突出它的主耍地位。近年来韩剧在中国盛行。从情节、人物塑造、画面、爱情观等都以唯羹意象为中心。在大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教化作用。但是皮謇观公正地认识这一现象.以便更好地发挥审羹在日常生活中的正面价值。  相似文献   

20.
老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反映新旧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作家 ,其作品表现为“老舍化”的客观性和宏大性的现实主义。文学特征一是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 ;二是反映社会生活 ,特别是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典型化方法 ;三是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四是利用故事、场面、情节、人物自然而然表现作者的倾向和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