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中央调控下的地方政府间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前,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阻隔了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央通过专项政策促进地方政府间合作,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维护地方政府间合作秩序,并通过人事变动为地方政府间合作创造条件.但是中央通过政策、法规、人事调整等方式调控地方政府间关系存在不足.从战略高度统一规划,利用政治动机和经济利益双重驱动,加强中央仲裁地方政府间争议的能力,避免频繁的人事变动是地方政府间合作持续、稳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自主权力不断的扩大,地区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政府间关系越来越复杂,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如何定位就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主动渴求。本文通过相应的描述和分析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竞合式”范式的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应是既现实又理想的制度选择,它将为理顺并重塑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提供一种比较新颖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政治体制改革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发展在缓解地方政府间冲突;提高地方政府间的整体竞争力和优势互补,缓和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推动跨区域地方政府大部制的改革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但其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以下问题:协调机制的供给不足,缺少互利共赢意识;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统一的市场还尚未形成和重形式,缺乏实效性。解决这些问题须强化中央政府的协调作用,促进地方政府间合作;建立开放统一的市场,确保资源的自由流通和加快地方政府大部制的改革,构建跨区域地方大部制。  相似文献   

4.
府际关系是各级政府间的互动关系,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地方各级政府间的纵向关系,以及同级地方政府间、没有隶属关系的不同级别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纵向府际关系较多地体现各层级政府间的权力关系和财政关系,横向府际关系较多地体现经济利益关系,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横向府际关系表现为竞争、合作和冲突的形式。另外,不论是分析纵向府际关系,还是分析横向府际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基于此,对我国府际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府际事权的划分、府际财权的分配、地方政府间竞争、地方政府间合作五个方面进行。对于问题的分析是从法制的视角进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将从府际关系法制化的角度来考虑。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的冲突严重制约了我国区域经济的统筹发展,制定和完善区域经济横向合作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区域经济横向合作法律制度的建构要以建立区域横向合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目标。区域经济横向合作法律制度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区域横向合作协调法律制度和区域横向合作市场培育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政府间财政关系包括纵向、横向与斜向三个重要的维度,横向转移支付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内容,中国目前缺失这种重要的制度,但以行政主导形式呈现在中国广阔地域上的对口支援机制具有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雏形,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不可没。中国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此为契机,参考德国的"纵横均衡"模式,在地方试行的基础上予以推广,借以推动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治化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财政法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从分析地方政府合作的必要性入手,阐述区域内地方政府间合作存在的困境,并从意识形态、官员考核机制、法律制度和协商机制等四个方面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进而在借鉴国内区域地方政府合作经验的基础上,从转变官员的观念、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法律制度、构建协商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区域内地方政府合作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不断深入,评价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状况就成为公共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该研究以供给需求理论为基础,以矩阵为工具,以成熟度为切入点,在明确制度成熟度、地方政府成熟度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成熟度的矩阵模型。  相似文献   

9.
在公共政策执行中,横向政府间由于微观自利性与集体宏观理性矛盾,容易导致“集体行动困境”。“经济人”和“资源稀缺”假设成为博弈起点,通过集体行动逻辑视角对横向政府间政策执行的博弈分析,发现在博弈实证方面,政治上“试点权”谋夺和政绩考核竞赛、市场上“市场壁垒”和“道德风险”、制度上“税费让利”和保护性法规政策是其博弈场域。因此,推动横向政府间进行执行合作,走向正向博弈,需要在政治层面上进行选择性激励,在市场层面上进行权属界定,在制度层面上进行外部强制,使其走出集体行动困境。  相似文献   

10.
基于贫困地区政治经济、地理人文环境特征,通过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个案剖析,可以发现,我国贫困地区政府间关系模式的构建以同级地方政府的合作为主导,有独特的路径选择。既呈现出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优势,又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贫困地区政府合作机制的构建应立足本土、重视生态协作、充分发挥县级政府的作用、完善合作的法律保障机制并注重谋...  相似文献   

11.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多元利益诉求的兴起,中国各级政府顺应世界治理的发展趋势,推行各项改革以实现政府—社会的关系调整与权力配置,从而提升政府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但随着地方政府自主发展意识与权力的强化,区域地方政府间合作却陷入困境。从治理导向即分权化框架和治理的核心理念出发,剖析区域地方政府间低效合作现象的深层机理即分权化体制下的权责失衡与“经济人”的行动逻辑,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完善分权化宏观制度为支撑、以培育公民资格与多元治理主体为基础、以建立治理组织网络模式为依托的有效途径,构建区域地方政府引导下与市场、社会组织、公民高度融合的区域多中心治理体制,以保证区域地方政府间合作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共生渠道的形成方式对渠道模式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结合渠道设计和战略联盟的理论,提出了由共生渠道的战略目标、模式选择、合作伙伴、组织与制度以及运作管理构成的共生渠道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立法协作是解决地方政府立法碎片化和构建统一协调的区域法制环境的主要途径。本文在阐释地方政府立法协作的主体、形式和法律界限,分析协作的必要性和合法性的基础上,对实现地方政府立法协作的拘束型模型和契约型模式进行剖析。相对于拘束型模式,契约型模式对现行完政体系和行政框架的冲击力要小得多,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但其中的磋商沟通机制和行政协议机制的效力还有待法律的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4.
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模式在国外已推行多年,被证明是一条成功的经验。目前,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和地方治理的重要途径。借鉴欧盟跨区域合作治理的经验,通过组建精简、高效、科学的决策机构、着力打造大西安都市圈、建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公共基金、优化区域内政府绩效评估体系、选择适宜的区域合作领域来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体系,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区域协同动员是当前及未来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合作在区域协同动员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应急资源区域协同动员特征基础上,分析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协调博弈模型的选择问题;研究仅有两个地方政府参与时,跨区域应急资源动员中政府间合作的关键要素和动力条件;构建跨区域政府间合作的对称协调博弈结构模型,分析在无约束机制以及有约束机制条件下,地方政府间的合作选择策略。认为:影响地方政府间开展合作的三个重要因素:一是地方政府选择合作带来的净收益;二是中央(上级)政府的影响;三是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俄两国在抚远三角洲国界线走向勘界工作的结束,两国地方政府便将抚远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抚远三角洲独特的地缘优势使中俄双方在抚远三角洲开发建设上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因此,中俄双方遵循互利双赢的原则,不断完善合作协调机制,大力发展在能源、资源、农业、科技及旅游业等方面的协力合作,共同将抚远三角洲打造为区域开放合作的大平台。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双赢发展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与周边国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抓紧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国家应尽快制定《区域经济合作开拓法》,与周边国家签订《区域经济合作投资保护协定》,简化境外投资手续,建立多层次合作对话机制,推进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实现区域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