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平凹是当代颇具影响的乡土小说作家 ,作为一个蛰居现代都市的乡村知识分子 ,浓厚的乡土情结已成为贯穿其全部小说创作的一条重要精神线索。贾平凹小说乡土情结是发展变化的 ,由单纯走向成熟 ,经历了一个欢乐—忧郁—困惑—绝望—超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贾平凹是当代有重要影响的乡土文学作家,浓厚的乡土情结已成为贯穿其小说创作的一条重要精神线索.贾平凹小说乡土情结是发展的,经历了一个欢乐-忧郁-困惑-绝望-超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乡土作家,其作品乡土情结浓厚,忠实反映了商州地区的民俗生活和民俗文化。代表作《秦腔》艺术性地展示了城市化背景下的商州农村,通过对清风街这个小村镇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在城市化过程中乡村人的困惑与眷恋,表达了黄土地上的人们在寻找生命情感归宿和精神寄托过程中的迷茫与失落。《秦腔》用细密朴实的叙述反映了变革中的中国乡村的本真生活情境,试图对当今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与迷茫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贾平凹的乡土小说继承了鲁迅传统,也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他的小说创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精华,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5.
乡土作家的咏唱——论贾平凹乡土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平凹是当代有重要影响的乡土文学作家,在诸多乡土小说中,作家饱含深情地歌赞了乡土神奇、美丽的地域景观,充满执着地张扬着生活在乡土之上的人们健康、优美、高尚的爱情婚姻道德观念与仁义、正直、坚韧、富于血性的侠义行为.  相似文献   

6.
贾平凹的文化乡土小说经历了乡土文化寻根、现代文明反思到现代乡土社会的新文化建构的探索过程.在形式上,则由写实转向意象化的手法,进而采用民族寓言的文本形式,把乡村的凋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联系起来,展示了知识分子对当下乡村和中华文化价值选择的思维轨迹.  相似文献   

7.
乡土叙事的现代性转型——论贾平凹的乡土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贾平凹的乡土叙事完成了现代性转型。首先是叙述对象的转变,从新文学传统对时代生活的关注,到立足现代文化哲学、生命哲学对人的生命存在的终极文化关怀的追求。其次是作者与叙述者关系的改变和叙事艺术的嬗变。贾平凹乡土叙事的转型,勾勒了新时期乡土叙事变迁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8.
乡土文学是一种最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学。英国作家哈代素以乡土小说而闻名,乡土情结贯穿了其作品的始终。哈代小说中的深厚乡土根源和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哈代的乡土精神和小说中所呈现的乡土风貌,展示了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美学特质。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一朵不朽奇葩,他在乡土文学创作方面也成绩斐然。基于两位作家所处时代的不同、成长经历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别,对其作品和创作风格进行对比研究意义非凡,尤其是在倡导生态文明、践行绿色意识的今天,既可为当下的绿色写作提供借鉴,也可为增强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态意识做点贡献。  相似文献   

9.
贾平凹、黄春明分别以自己的故乡为原型,通过想象建构了各自的乡土世界——商州和宜兰。作为直面现实的优秀乡土小说家,他们还敏锐地捕捉到了大陆、台湾社会转型期乡村日常生活的历史新变。处理生活经验和题材的相似为我们比较他们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基础。尽管采用的文体形式不同,乡土观念、创作视角、价值立场也有很大差异,但他们都在各自的创作中积极融入新的乡土经验,反映了转型期农民的生存处境和精神镜像,表达了对"精神家园何处在"的思索。  相似文献   

10.
幽默与讽刺艺术在贾平凹《秦腔》《高兴》等作品中几乎甄于至境。它不仅与作家的"流年式叙写"紧密结合,使文本中"鸡零狗碎的泼烦日子"变得趣味横生,而且生活/艺术真实性和思想批判力进一步得以彰显。贾平凹幽默、旷达的心境促使其创作迈向苍茫大度、气宇宏阔、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他深受古典与民间文化滋养,又接续"五四"以来的幽默/讽刺文学传统,他的艺术探索为丰富、拓展当代乡土叙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葛水平对乡村景色的描摹既有粗犷灵秀的自然之景,也有浸染了民间意识的人文之景;对城乡冲突的言说折射出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对故乡人性的书写揭示了浮生百态中最真实的人性。这三个维度展现出葛水平乡土情结的呈现状态及其小说的独特意蕴。  相似文献   

12.
贾平凹在小说创作中有意识地建立起商州艺术世界 ,形成浑厚拙朴、精光灵秀的艺术风格 ,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意识、中国传统表现手法与现代派手法、商州民情民俗与心理刻画相融合等多维的艺术景观。  相似文献   

13.
贾平凹的小说以乡土书写为特色,既写故乡物事,也喜用方言词语,而他在叙事中不限于使用已有的方言,还常常“自创”方言。对关中方言有独特感受的贾平凹式的语言是其小说“方言书写”的真正内涵。作家通过方言元素所负载的文化物事来揭示秦地的人情事理,构建富含秦地气氛的世界,书写充满艺术感的乡土。可以说,民间叙事、文本交互体系的建构、乡土世界摹写三个方面共同搭建了其乡土叙事体系。而方言书写除体现了作家的审美趣味外,还展现出作品语言的情感价值、认同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等多重向度。  相似文献   

14.
莫言的作品大多是以乡土为背景来描写乡村生活的,应该说莫言小说是新时期乡土小说的代表,因此,将莫言的作品置于中国乡土小说背景中将有利于突显出其在乡土文学史上的独特之处.与写实主义和写意主义乡土作家不同,莫言的乡土小说更多的是以一种平民姿态表达着对于乡土中国苦难的体验乃至认同.  相似文献   

15.
高晓声的乡土小说切入民族的文化、人性的核心,对建国后党的农村政策、农民的生活道路重新审视,阐释了农民曲折命运的根源,具有强烈的辩证力量、哲理意蕴  相似文献   

16.
五四乡土小说的勃兴,与社会文化转型有关,也是新文学自身的期待与选择.五四乡土小说起势不凡,所表现的地域文化色彩主要集中在四个地区,艺术上则以三种范式互补共荣.而爱恨交织的故乡情结,大大丰富了五四乡土小说的文化意义,有效深化了作者思考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乡土小说在主题表现与人文描写层面重新续接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精神联系。特别是作家路遥与贾平凹等人的创作,从精神生态与文化生态着手,对社会转型期乡村知青的生存焦虑与精神成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自然万物赐予人类生命的精神资源进行了肯定与赞美。新时期乡土小说所蕴涵的生态意识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文明起到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路遥的乡土情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揭示出路遥创作中"乡土情结"的深层精神意蕴:童年心灵的巨大乡土意识投影;农民式的乡土观念和理想;对土地与人的艺术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9.
黄土地是路遥一生成长、奋斗和创作的地方,也是他的“精神家园”。浓郁的陕北地方特色使其, 小说具有了与众不同的乡土性,而这种乡土性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对中国早期乡土小说的一种继承和超越,同时,它也是作家乡土情结的一种外化,并有力地抒写了“黄土地之予”——路遥的情怀。  相似文献   

20.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记录了民族精神嬗变的历程,同时,又用抒情的笔调传达出知识分子的真挚与柔情,具有浓浓的诗性韵味。贾平凹小说在对理想世界的建构、人类栖居地的寻找、人性的终极关怀等方面,彰显出诗性精神。在艺术手法上,贾平凹小说注重用语言、叙事手法和小说意象等艺术手段,达成诗性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