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高珊 《管理与财富》2009,(11):34-34
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看,国企改制与证券市场相运而生,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不断探索企业改制的新形式,力求通过各种交易渠道,活化资产存量,增强企业转机增效的实力,提高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本文从我国证券市场和国企改制的利弊关系入手,提出了我国国企改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其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控制权相关理论出发,并结合已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政策,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特点和弊端进行分析,并对我国上市公司优化控制权配量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回顾我国国有企业几十年来的改制的成果,使我们更加关注改革对人的利益的侵害和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国有企业的改制必须考虑到国情,要坚持以人为本,运用科学发展观实施重组并购,让改制使大多数人得到好处,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作为一项基本制度的改革,是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的有效途径,这对于资本市场的和谐发展和深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是资本市场初期建立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设计越来越成为束缚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瓶颈。尽管这种股权分置现象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制度背景,但股权分置由于控制权、所有权不能自由转让,导致同股不同权的存在,造成了不同股东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导致公司治理缺乏共同利益基础、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购并重组等诸多。而股权分置改革将会改变这种现象,为了冲破这一瓶颈束缚,从2005年到2006年,力图解决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问题的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因此,对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进行探讨就成为必要了。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 ,拉开了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序幕。股改之后股权结构有何变化?目前的股权结构特别是控股股东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又有何影响?本文通过数据的简单对比分析,发现未参加股改的上市公司比参加股改的上市公司更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股改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所持的股票数量下降后,对上市公司的操控能力减弱,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8.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于4月29日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这一举措意味着国家已开始着手解股权分置这一困扰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大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为公司治理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契机,它从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改善公司内外部治理环境入手,最终实现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本文主要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会计核算的影响,包括保荐费、上市公司合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现象对于公司治理的影响,深入剖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积极作用。试图通过此次的股权分置改革来推进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从而使我国证券市场和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作为政府克服市场失灵、对经济运行进行管理和干预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维护我国经济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利益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公共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更加凸显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在深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加大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力度;明确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府的定位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了518家2003年底之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这些公司股改前后股权集中度和公司价值的变化程度,分析了股权集中度的优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试图验证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股权分置改革下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2家上市公司3年的面板数据,对股权分置改革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通过因子分析确定公司绩效指标.接着分别从股权构成、股权集中度及股权制衡度3个方面考查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绩效与国有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显著的U型关系,与流通股比例负相关,与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非国有企业是否面临融资歧视?以往的研究多着眼于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负债率差异,不能克服企业"自主选择"因素的干扰。本文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入手探讨融资歧视的存在性,构建动态跨期联立方程回归模型,发现国有上市公司投资水平几乎不随现金流波动,而非国有上市公司显著受其影响,从而证实了融资歧视的存在性。进一步分析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提高了资本市场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了不同所有制企业资金可得性的差异,为非国有上市公司提供了相对公平的融资环境。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一件事情莫过于股权分置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并且,其效应一直延续至今。此次改革,改良了困扰我国资本市场已久的股权分置所带来的各项问题。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当属其通过对股本的全流通改变了中国企业的股权结构,从而规范了现代公司理财活动三大核心之一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决策,最终将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日益理性与成熟。  相似文献   

16.
吴磊 《管理科学文摘》2009,(34):173-174
本文通过对++企业改制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改制过程中其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研究,找出其改制后内部治理结构方面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不足,提出内部治理结构提出进一步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收集了37家股权分置改革纺织企业2004、2005和2006年的原始财务指标数据,采用T检验和两配对样本的Wilcoxon符号平均秩检验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评估样本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4个方面在股改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纺织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财务绩效暂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国有企业经济的管理力度,并相应的颁发了法规改革方案。在这种经营背景下,混合所有制作为一种新兴的改革模式应运而生,混合所有制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够满足国家市场经济整体经营的需求,打破了传统经济模式的限制,同时混合所有制在国有企业的实际落实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严重限制了混合所有制正常推广工作的进行,本文将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视角-国企混合所有制的发展进行简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股改后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变化趋势发生了逆转。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国有股股东持股量、法人股股东持股量、股权集中度以及公司财务杠杆、托宾Q值、公司规模对于这一变化趋势的解释力。分析结果表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由上升转为下降的原因可部分归因为股改导致的国有股比例下降、股权集中度下降和公司债务比例下降,也有一部分要归因为外部投资机会的增加,即托宾Q值的上升。公司规模的变动并不是影响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变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股权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很高比例的非流通股,使并购支付方式单一。股权改革后,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必将逐步多元化,本文主要讨论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并购的支付方式带来的影响,并针对如何在全流通背景下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并购的支付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