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潘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164-166
古汉语常用词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常用词的讲解,随意性很大。二是学法。常用词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方式实现不了"一个一个"有计划地掌握一千多个常用词"的要求。三是内容。教材中对于常用词内容的安排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针对这三个问题,古汉语常用词教学在教法上需要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学法上需要注重掌握词义间的源流关系、词义内部所蕴含的文化历史背景;在内容安排上注重体现词义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2.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01-104
古汉语学习字词是重点,王力《古代汉语》共列1 086个常用词。词汇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词义的各种变化等情况都为掌握1 086个常用词设置了障碍。因此要想掌握古汉语常用词,就需要明确词及词义的时代差异,了解各类词义的特点。为此通过对1 086个常用词进行古今对比,分类归纳出常用词的类型,分析各种类型词及词义变化的原因,总结其特点,针对词义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学习和掌握方法。 相似文献
3.
连词"而"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虚词之一.主谓之间"而"的用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而"连接的句子的主语和谓语表现为句子的话题和述题;二、"而"所连接的成分之间可以发生多种语义关系,但这些语义关系不是由"而"承担,而是由其所连接成分之间的关系决定的;三、"而"除了起连接作用外,还表示一定的语气. 相似文献
4.
宝鸡方言里“的”字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宝红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本文主要描述了宝鸡方言里“的”字的用法,指出“的”与位于它前面的形容词、代词等构成“的字结构”,并归纳了这一结构的语义、语用特点,从而得出结论:“的”字结构反映了宝鸡方言的口语特点。它不规范,应以普通话去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5.
张其昀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23,(1):75-84
古汉语中“有”字有一种无定代词用法,它直接用在动词(含动词性短语)前,在表示“存在”义之外,还有称代动词义所关涉的不确定的人、物或事的意义。“有”字的无定代词用法可在语义、语法两个层面加以证明。在语义层面,可通过以前后句、上下文相应词语印证,以对文印证,以异文印证这3种手段来证明。在语法层面,可主要通过以“有﹢动”结构式与动词“有”字的4种结构式“有﹢名﹢动”“有﹢动﹢者”“有﹢所﹢动”“有﹢所﹢介﹢动”及其转换式、等义式的比照来证明。经比照可知,“有”还表示名词的意义,证明“有”是无定代词。 相似文献
6.
刘勇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2):88-90
本文由不及物动词“死”因经常带有宾语而渐形成“为死”义项出发,说明此用法不仅用于表目的,也可以用于表原因;同时还针对“死+名”这种多义结构进行了辨析,探讨了有关介词“于”的省略等情况,概括出较为有效的区分标准。 相似文献
7.
赵献春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4(2):20-22
本文就目前古代汉语语法中的“为动用法”,“处动用法”,“对动用法”等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古汉语中的特殊谓宾关系决不是因省略介词而形成的,并且认为“为动用法”,“处动用法”,“对动用法”的理论是一致的,它们各自解决了一些局部的语法问题,但并不能概括全部同类语法现象,如用它们提出了“X+V”来概括,更具普遍性。 相似文献
8.
部首是在全面分析汉字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表意偏旁,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汉字的构件,因在数量繁多、结构复杂的表意文字中承担了统领汉字与标示意义范畴的功能,使得汉字呈现出杂而不乱、繁而有序的系统性.因此以汉字部首为经,造字意图为纬的学习手段将成为掌握古汉语常用词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赵倩钰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4-26
《诗经》的篇什中包含“其”的有很多,风、雅、颂中的篇幅皆有,总计“其”字出现了542次。由于“其”字在十五国风中的出现频率为最高,共出现了230次,这对研究《诗经》中“其”字复杂的用法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诗经·国风》中“其”字作代词、副词、语助词等用法。 相似文献
10.
11.
郑剑平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3):23-27
本文考察《三遂平妖传》、《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4部明代小说中“量”字用法, 共得语料12条。描写“量”在四部小说中的词义分布和用法,并归纳出由“量”构成的复音词26个。 相似文献
12.
郑剑平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4):11-16
本文考察《三遂平妖传》、《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4部明代小说中“量”字用法,共得语料12条。描写“量”在四部小说中的词义分布和用法,并归纳出由“量”构成的复音词26个。 相似文献
13.
蔡莱莉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5):45-50
固有词语的时尚用法是语言发展变化中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 ,表现为固有词语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变化 ,其形成和发展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 ,并与社会群体的言语交际心理和语言自身的因素相关联。固有词语的时尚用法从整体上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其对语言、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词话》中"和"类虚词用法差异计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炜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71-79
<金瓶梅词话>中使用的"和"类虚词成员有"与、和、并、同、连、共、及、将、跟"等9个,它们在语法意义及分布上各具特征:在使用频率上,"与、和、并、同、连"为最常用的5个,而"将、跟"则极为罕见;在分工上,"并"主要用作连词,"同、连"多用作介词,"将"只作介词,而"及"只作连词;在主要用法上,用于引导出动作行为的偕同者的主要用"和、与、同",引导出动作行为的受益者的主要用"与",引导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的主要用"和"同"与",引导出比较的对象的主要用"和、与",表示强调的只能用"与"和"连",介绍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另一(些)对象的主要用"连". 相似文献
15.
乔永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2):113-118
"胡"字词义非常复杂.本文从"胡"字与名词、动词的组合关系,探讨"胡"字北方少数民族和西域地区义的语源,从民族学、文化学的角度,分析"胡"字的词义与词性.并对有些词典认为"胡"是副词,释为"随意乱来"观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王鹏廷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63-67
沈德潜《古诗源》卷五指出:"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迄今,学界对"汉音"和"魏响"的内涵和区别仍属不甚了了,因而对曹操诗文的艺术精神及文学史意义和地位也就言之不确.文章认为,就艺术表现看,"汉音"与"魏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俗"、"虚"、"滥"、"质"与"雅"、"理"、"实"、"丽"的不同,曹操的诗文在这方面"犹是汉音";就情感特征看,"汉音"与"魏响"的区别又体现在由大众性到文人化、由政治性到抒情性、由客观性到主观性、由社会性到个性的转变上,曹操的诗文在这方面又"纯乎魏响".因此说,曹操的诗文具有徜徉于"汉音"与"魏响"之间的独特艺术风范. 相似文献
17.
王鹏廷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63-67
沈德潜《古诗源》卷五指出:"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迄今,学界对"汉音"和"魏响"的内涵和区别仍属不甚了了,因而对曹操诗文的艺术精神及文学史意义和地位也就言之不确.文章认为,就艺术表现看,"汉音"与"魏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俗"、"虚"、"溢"、"质"与"雅"、"理"、"实"、"丽"的不同,曹操的诗文在这方面"犹是汉音";就情感特征看,"汉音"与"魏响"的区别又体现在由大众性到文人化、由政治性到抒情性、由客观性到主观性、由社会性到个性的转变上,曹操的诗文在这方面又"纯乎魏响"。因此说,曹操的诗文具有徜徉于"汉音"与"魏响"之间的独特艺术风范。 相似文献
18.
邓福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3):334-337
大型字书《汉语大字典》和《中华字海》中有很多音义不明的未识字,这些未识字大部分是从历代字韵书中辗转传抄下来的。历代字书在编纂时,对其中的未识字大都未详加考辨,只是简单地注上音未详、义未详或音义未详,极大地影响了字书的编纂质量。本文选取这两部字书中的17个义未详的未识字进行了考证,供未来的修订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陶运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5):50-53
宋人朱熹认为《诗经》的卫诗中有淫奔之诗。从"淫"的字义、淫诗说的提出,《诗经》的采编标准、教化功能、春秋时人的反应,以及卫地的风俗和卫诗作品本身等诸多因素分析,卫诗中虽有涉及爱情婚姻乃至男女私奔的诗歌,但并没有淫奔之诗。 相似文献
20.
尚振乾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6):153-157
对"委蛇"一词从文字上进行了考析探讨,认为该词是字各有义的合成词;"委蛇"之"蛇"的读音应是"也"的上古音(同"移"),"也"为"蛇"的古字,其上古音也是"蛇"的上古早期音;词的书写形式多样不能说明其文字就是表音不表义的,而要作具体分析;"双声叠韵之字"不可求诸文字的说法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