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藏〉编纂与研究》是200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与攻关项目,其中《儒藏》精华编又是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对此项目的要求是“瞄准国内和世界先进水平,认真组织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和跨地区的联合攻关,积极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力争取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对此项目的要求是“力求出精品,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平的研究成果。”此项目已于2004年1月正式启动,现北京大学根据教育部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要求联合25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计划将于2010年完成包括近五百部儒家典籍、约一亿字的《儒藏》精华编,同时于2006年完成300万字的《中国儒学史》和《儒藏总目》,然后再用十年,于2020年完成包括5000种儒家典籍,约十亿字的《儒藏》大全本。为对儒学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计划在此期间出版《儒家思想与儒家典籍研究丛书》一百种。为了读者方便阅读和利用、并可用电脑全文检索,《儒藏》将以繁体标点竖排加校勘记的形式出版,同时出版发行电子版。目前已出版包括五种《论语》注疏近百万字的《儒藏》精华编样书一册。2006年计划可完成《儒藏》精华编十五册至二十册。本期组织了一组有关《儒藏》编纂和研究的论文,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2.
"《儒藏》编纂与研究"工程是教育部2003年批准立项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由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汤一介先生担任项目首席专家。《儒藏》工程旨在以现代的学术眼光和技术手段,对历史上流传至今的儒家典籍文献进行一次全面整理,以期填补我国历史上只有《道藏》、《佛藏》而无《儒藏》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由四川大学古籍所率先提出并最早付诸实施的旷世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儒藏》的编纂,历经近20年的艰辛努力,已经取得了“史部”儒学文献类编274册,总计达1.5亿文字之巨的辉煌出版成果.《儒藏》史部文献资料宏富,类目分明序列完整,编纂体例创新,自成一家风范.作为有史以来第一部集大成的儒学文献丛书,《儒藏》成果的出版问世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日,四川大学古籍所编纂的儒学文献大型丛书《儒藏·史部》的首批成果50册,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她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儒学文献已经进入了结集整理出版的新阶段,也标志着四百年来国人梦寐以求的心愿成为现实。《儒藏·史部》50册不仅是目前大型丛书自创体例的重要成果,也是迄今为止儒学史料收集最全面的集大成之作。首先,著录齐全,资料翔实。《儒藏》的首批成果共50册,总字数约2600万字,内容系儒学史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属于四川大学《儒藏》工程自创体例“三藏二十四目”中“经”、“论”、“史”的“史部”。首批50册包含“史部”的…  相似文献   

5.
《〈儒藏〉编纂与研究》项目自2004年全面启动以来,今年9月已出版了《论语集解》等五种,应该说进展还是很顺利的。关于这一项目的价值和意义,在编委会下发的《儒藏工程工作手册》中已经论证得很充分了。据我的理解,此项目实际上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儒藏》的编纂,一是《儒藏》与儒学的研究。就前一部分来说,这个项目实质上是一个大型的古籍整理工程。有人喜欢把编纂《儒藏》与古代纂修大型丛书或类书等相提并论。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曾经有过多次大规模整理、汇编文献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四川大学从事《儒藏》编纂的具体历程,介绍了川大版《儒藏》的编纂理念和实施方案,同时还对儒学的专题研究和学科建设提出了具体设想,是从事儒学文献整理和从事儒学史研究的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儒藏》出版的意义和价值,怎样评价都不为过。是利在当代,功在后世,为子孙造福的大事。我认为四川大学的《儒藏》编纂体例比较合理。反映了儒学的发生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北大、人大、川大已在着力于《儒藏》的编纂。三家《儒藏》各有所长,北大版重在普及推广,人大版重在向海外延伸并促进国内外儒学互进共勉,川大版则重在研究创新。同时,三家《儒藏》均有所短,资源整合不到位,收录精、全难以兼顾,体例也各有所偏重。因此,《儒藏》的编纂并不能满足于当前,还需要有新的构想、新的编纂工程。这就是从新的角度入手,实施区域性、专经性、断代性《儒藏》的编纂,实现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以零促整,以整带零,切实地推动儒学的复兴,全面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研究编制《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科研课题系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项目、199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资助项目。 1997年又被立为国际图联促进发展中国家图书馆事业核心计划 (IFLAALP)项目。该研究课题的内容 :一是编辑、出版《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三卷本 ;二是编辑、出版《蒙古文甘珠尔·丹珠尔目录》两卷本。《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三卷本 (以下简称《总目》) ,全书分上、中、下三册 ,共 3 5 0 2页 ,410万字 ,已于 1999年 12月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并荣获内蒙古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  相似文献   

10.
《宋代雅俗文学观》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及“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由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凌郁之教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相似文献   

11.
《宿州学院学报》2011,(7):121-121
近日,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出版《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摘编》,我校副校长张立今教授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研究》和管理工程学院院长吴玲教授的《安徽"以工促农"新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路》两项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被收入其中,这是宿州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上水平、上层次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谈谈《儒藏》编纂的分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配合目前方兴未艾的<儒藏>编纂工程,探讨儒学文献的类别、古代群书分类的方法和<儒藏>的分类体系,进而提出"六编"、"三藏"、"二十四目"的儒学文献著录体系.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不久前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这是令我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界可喜可贺的事情。《意见》指出 ,从今年开始 ,在我国高等学校将启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计划” ,此计划包括六项计划 ,十项措施。这六项计划是 :重大课题攻关计划 ;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人才培养和奖励计划 ;学术精品奖励计划 ;文科教育改革计划 ;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计划。十项举措包括 :启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实施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 ;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设立哲学社会科学特聘教授岗位 ,增加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4.
舒大刚教授率先对儒学文献的著录分类和编纂体例,提出了自己慎密深思、严谨独特的"三藏二十四目"创新体系.首批<儒藏>"史部"类编50册著述问世,就是这一创新分类编纂体系的实践成果.它结束了迄今为止儒学文献史料没有专门著录体系,缺乏系统性、专题性整理之尴尬.此举实肇当代弘扬儒家文化风气之先,开21世纪大型儒学文献史料著录整理之先河.<儒藏>"史部"文献史料的搜罗荟萃或甄别取舍,无论是专书著录还是零星载记,或单篇记录,均慧眼独具,有其一套著录有据、实用合理的选择标准或取舍原则.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为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落实教育部制定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教育部于2 0 0 3年1 1月启动了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实施计划,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确定了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的1  相似文献   

16.
由四川大学卿希泰教授担任主编、詹石窗教授担任副主编的四卷本<中国道教思想史>一书历时12年完成,全书二百多万字,现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国家"六五"至"八五"重点项目<中国道教史>的姊妹篇,该书系哲学社会科学国家"九五"至"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重大项目成果、国家985工程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  相似文献   

17.
<儒藏>是四川大学承担的国家"211工程"、"985工程"规划项目,中国孔子基金会"重大项目".经过数年努力,首批50册于2005年5月正式出版,已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评议.这里搜集和摘录了李学勤、张立文等专家学者关于川大<儒藏>首批成果的评议,汇录了郭齐、李文泽等<儒藏>参与者关于<儒藏>编纂体例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由《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和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暨2015年选题研讨会"于1月10日在济南举行。来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以及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6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姜培茂副主任、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报告。与会专家就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问题,当代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改革问题,以及《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的组稿选题计划,进  相似文献   

19.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林乐昌教授积十数年之功所撰著的《正蒙合校集释》(以下简称《集释》)一书,人选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中华书局出版(2012年4月)。该书分上下两册,计100万字。  相似文献   

20.
邱耕田 1 964年 3月生于陕西省咸阳市 ,1 999年评聘为教授 ,现任广西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长期从事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 ,先后在《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 60篇 ,不少论文被《新华文摘》等权威刊物转载。《发展哲学导论》是其学术研究的一次阶段性总结。该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 2 0 0 1年 8月出版 ,全书 2 8万多字。该书是作者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资助课题 (项目批准号 :98JC72 0 0 0 1 )的最终成果 ,也是发展哲学研究领域的较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