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农民社会地位分化的调查 ,分析了农民社会地位的层次分布、社会地位流动状况、社会地位的结构状态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影响 ,并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社会经济地位和生育之间是相互促进还是相互阻碍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为探讨当代中国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境)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从农民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亲生子女数量的影响和亲生子女数量对农民后来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两个角度,构建了理论模型,在2015、2016年分别对湘中和豫东农村1418、1416个户主家庭进行了调查,以各个家庭的子女数量为因变量,自变量分别为各个家庭当前社会经济地位、户主父亲以前的家庭成分、户主性别、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等,对这些因素进行有序probit回归和研究。研究发现,无论在湖南农村还是河南农村,家境较好的家庭子女数量也较多,反之,家境较差的家庭子女数较少;假定子女数量真的影响当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回归分析表明,子女数量对当前社会经济地位存在着正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农村“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说法不符合事实,农民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生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某种程度上的代际转移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又是农民的地位问题.农民主体地位的缺失,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缺失;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则关乎社会和谐理念与准则的基本确立.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向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社会救助是政府不可推卸的一项责任。社会救助工作是否有效和完善,需要借以评估指标进行评价。社会救助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需遵循科学性、可比性与差异性、可操作性等相关原则,从社会救助对象的确定、社会救助金的发放过程以及救助实施效果三个环节进行社会救助绩效评估指标的构建,力求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促成社会公正与社会融合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实际出发和尊重农民意愿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自主性,是成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新农村建设说到底是农民的事,尊重农民主体是新农村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的觉悟和素质,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民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这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并加大对农民法律保护的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保障农民的各种合法权益,切实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7.
采用对北京、上海、广州、郑州、重庆、西安、武汉七个地区城市居民信任状况调查数据,从个体微观层面探究个体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主观社会地位与社会信任水平及其维度之一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发现,(1)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信任水平不存在相关,与主观社会地位存在显著正相关。主观社会地位与社会普遍信任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家庭月收入和文化程度两个指标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此外,男生和女生的主观社会地位和社会普遍信任水平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和女生的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存在显著差异,男性的客观社会经济地位显著高于女性。另外,年龄与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和主观社会地位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普遍信任水平不存在相关关系。(2)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和主观社会地位均与人际信任存在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就主客观社会地位与社会信任水平的关系而言,与客观社会地位相比,主观社会地位与社会信任的关系更敏感。主客观社会地位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不同于社会信任水平,这表明更为细致地探究主客观社会地位与社会信任不同维度的关系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时期,农业人口依然占有重大比重,在一段时间之内,还不可能改变中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格局,这也就决定了农民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以来,农民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农民自身存在的不足,导致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及意识在有些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展示,使得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的情况要多些。其实,农民主体意识的培养理应和新农村建设是相互推动的两个方面。文章以同态理论为基础,从农民主体意识培养的合理性和培养的途径两个角度进行阐述,期望对提高和培养农民主体意识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失海"渔民是伴随我国海洋经济高速发展和海洋战略转变所出现的新弱势群体。从社会学视角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失海"渔民的经济收入下降、政治权利缺失以及文化资本不足,其社会地位处于边缘化状态。  相似文献   

10.
流动农民社会认同现状探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流动农民社会认同正由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在回顾族群认同理论的基础上,作者对流动农民的社会认同进行了操作化定义,认为它应包括分类意识、目前身份意识、未来归属意识三个层面,并从地位结构观的年龄、婚姻状况、收入等方面,探讨了目前流动农民社会认同的现状,最后指出了下一步将采用网络结构观与地位结构观来分析其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既包含社会关系的和谐,又包含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社会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其中社会阶层结构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构建和谐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建构社会阶层分类体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社会分析领域中一个有效的分类工具,建构阶层分类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深入理解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变迁,推进相关的社会问题和政策研究。Goldthorpe分类框架的阶级划分指标与宏观结构因素(如产业结构、行业结构、部门结构、职业结构等)有较密切的关联,由此而划分出的阶级结构易于反映出上述结构因素变动所导致的人口社会构成的变化。这一分析框架既能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差异的综合情况,同时也便于与国内外同类研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阶级分析法是我们长期坚持的认识社会问题的最基本方法 ,曾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但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 ,原有的理论已不适应今天的现实。对现阶段出现的新的社会分层情况 ,应该从理论上进行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定型,大众传媒生态也发生了相应变迁,媒介市场开始细分。大众传媒因对精英阶层资源的依附而从介入生活的服务者逐渐转变为引领生活的利益追逐者,为社会精英阶层代言价值取向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与社会阶层结构是一种非线性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教育对社会阶层结构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这不仅发生在教育的纵向差异对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影响上,而且也发生在教育的横向差异对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影响上;另一方面,社会阶层结构也同样影响着教育的公平和受教育者的入学机会、学业成就等.而教育与社会阶层结构的这种双向互动关系则充分体现在弱势群体的社会流动与教育这一关系范畴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整合的核心力量。在阶层分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面临阶层矛盾尖锐化、政治诉求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等挑战,这就要求对其社会整合功能进行准确而合理的定位,即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最终目标,在此基础上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7.
论乐的等级思想及其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乐的思想主旨是“和”的观点,本文认为:乐的思想是“中和”。中国古代的乐没有独立的地位,它要受到礼的制约,其中蕴涵着明显的等级观念。礼乐相需为用,在各种礼仪中,用乐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这表现出乐的等级性。乐与礼结合在一起,对于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促进社会整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大规模的分化和变动,不仅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从理论与实践上研究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影响,并采取积极的相应措施,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走马楼吴简中涉及职业、社会身份与阶层的资料非常多,户品、私学、吏与“吏户”、师佐、复民等等,都是目前讨论的热点。对这些名词含义的考察,有助于对三国时期基层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