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左传》中的大量神话,真实地反映了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风貌。本文从古代宗教祭祀与活形态神话、古史典籍与文献神话、造型艺术与具像神话、民间传承与口传文学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左传》神话的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2.
四川藏区流传着大量的藏族民间口传文献,如:神话、传说、山歌、弦子、谚语、格言、谜语、歌卦、格萨尔唱词等,这些民间口传文献承载着大量的文献信息,对四川藏区人文社会、宗教习俗、民风民俗等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文献利用价值,同时这些民间口传文献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对当地人的道德行为、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本论文以四川藏区的民间口传文献为调查点,梳理民间口传文献承载的藏族传统文献信息,对现阶段四川藏区的民间口传文献的保护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的代表作,讲述了三个男主人公命运曲线的变化,全文充满神话色彩,表现出唯美特质。运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分析,发现三个主人公各对应着不同角色的神话原型,这正是其神话色彩的主要来源。作品中还融入了王尔德自我原型的思想和观念,是他自我追求的一个表达。因此,该部小说实现了神话与自我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的彝族史诗中,《支格阿鲁》是一部杰出的英雄史诗,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价值,从彝族英雄史诗的文学普遍现象并参照其它史诗来看,这部史诗既有史诗的一般性特征,即内容十分古老、族群集体创作、充满神话色彩、富有神圣性及口传性,又有其独特性,即历史特殊性、创世性、文化英雄和理想化的人物等。史诗以叙事诗的形式讲述了远古英雄支格阿鲁的勇敢正义、反对邪恶、和平友爱等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5.
金学铁的人生观、文学观与《激情时代》全盛镐著雷子金译一我国朝鲜族小说家金学铁(1916-)于1986年8月出版的长篇小说《激情时代》,是其代表作之一。它既相当形象地展示了我国朝鲜族的抗日武装斗争的风采,又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思想、艺术情趣和美学追求。它不...  相似文献   

6.
[提要]日本学者的彝族民间文学研究已有100多年历史。本文在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将日本彝族民间文学研究分为文本研究初期、田野考察初期、比较研究期、活态口传文学研究期四个阶段。文本研究初期以汉文文献《竹王传说》《九隆神话》的文本分析为主;田野考察初期由鸟居龙藏1902年的西南研究所开创,此次调查为后来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西南诸民族奠定了基础;比较研究期始于中日建交以后,日本学者通过民间故事的彝日比较,为日本民间故事研究导入了新的方法论;活态口传文学研究期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日本古代文学研究者利用彝族创世神话复原日本《古事记》等上古文学,其新的研究方法超越了国界,在日本古代文学、古代史以及民俗学方法论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7.
生活在湘鄂川黔边区的土家族历史悠久,土家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神话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家族的神话传说中,族源神话占了一定的比重,很有特色。 土家族族源神话丰富多彩,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一)老虎与人结合的后代,成了后来的土家人。其代表作是《虎儿娃》。它的基本情节是:虎与人结合后,生下一个孩子。那孩子脸上半边人形半边虎形,既有人一般的聪明又  相似文献   

8.
一近年来,先秦文学的断面研究,主要集中在神话,《楚辞》和《左传》,其次是原始歌谣和《诗经》。“神话热”,集中在对神话的产生、作用及美学观等方面的研究上。神话的产生,李景江认为:“宗教及其观念是神话产生的心理中介,没有它就不能产生神话。”宗教仪式与一定类型的神话有一体性和非一体性,由一体性到非一体性的转化过程,是宗教发展的过程,也是神话发展的过程。“宗教与神话的现实根源、心理根源是相同的,主要神话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两者社会功能也是一致的,都有多种社  相似文献   

9.
回族是否有神话,这是民间文学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前学术界争论的一个问题。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一些人认为回族有神话。主要依据是,有很多神话流传于回族群众之中,且具有本民族特色;即便是从其他民族中接受过来的,也已得到了回族群众的承认。一些人却说,回族神话的一部分是阿拉伯神话和中国境内若干民族神话相融合的产物,另一部分则是体现着这种融合的文化特征的新创造的神话,回族当然有神话。另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回族没有神话。他们的基本论点是:神话产生于人类的童年期,而回族形成于元、明,随着“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因此回族没有神话。他们承认,《阿丹和好娃》的神话在回族中广泛流传,但它不是回族的神话。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1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在《历史丛书》1.17-20中讲述了一个关于埃及国王奥西里斯远征全世界传播文明的神话。这则“文明交流互鉴”神话中的人物有埃及的,也有希腊的,故事发生地点涉及欧亚非三大洲多地。对该神话多角度的分析表明,它应该是托勒密一世时期希腊化埃及官方创造的,它构成了托勒密王朝认同政治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作家莫马迪的代表作之一《远古的孩子》为研究文本,重点研究小说主人公赛特寻求身份的历程,深入分析了赛特在白人社会中的身份困惑,探讨了他变形为熊、融入远古印第安神话、最终在印第安神话框架之中获得肉体和灵魂的双重再生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文章阐释了莫马迪本人对印第安祖先神话传统的坚定信念,希冀从一个新的角度丰富对莫马迪作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洪水神话主要用幻想和虚构的方式 ,叙述古时人类被一次大洪水毁灭之后 ,如何再生繁衍的故事。而这些神话在流传过程中融入民间故事或传说之中 ,并发生了变化。本文以比较故事学的母题比较等方法 ,探究《天上人间》和《猎人海力布》等两则融于蒙古族民间故事或传说中的神话原型、原意 ,力图揭示其原初形态 ,探讨其接受苏美尔、印度等民族或国家洪水神话影响之后发展变异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波斯神话及其在新疆的流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波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老而优美的波斯神话,象一块具有特异色彩,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瑰宝、在世界神话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为伊朗的妇孺皆知,而且广泛流传于西亚、中亚各国各族人民之中,成为亚洲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波斯神话最早见于波斯琐罗亚斯德教(我国又称拜火教)的《阿维斯陀》经书之中。《阿维斯陀》又名《波斯古经》,约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陆续编成,共21卷,约35万字。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耶斯那》记载着大量的波斯神话和历史传说。令人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百色学院学报》2009,22(4):I0001-I0001
本期叶舒宪先生主持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的主题仍是“神话历史”。他的《神圣言说(续篇)——从汉语文学发生看“神话历史”》由四重证据重构出上古神话信仰语境,重新理解自甲骨文、金文到《尚书》、《诗经》等文字叙说背后的神圣言说活动及其功能原理。在被当作无意义的文本发语“隹”“唯”“若”等惯用法中,解析出王者、巫觋和萨满的仪式性通神通灵符号,把握到早期书写文本及关键词中所潜含着的口传文化传统的深远信息。揭示西周金文叙事以王者“各庙”开端的神话观念与仪式功能意义,推及远古巫觋类知识传统的“格知”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作家莫马迪的代表作之一《远古的孩子》为研究文本,重点研究小说主人公赛特寻求身份的历程,深入分析了赛特在白人社会中的身份困惑,探讨了他变形为熊、融入远古印第安神话、最终在印第安神话框架之中获得肉体和灵魂的双重再生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文章阐释了莫马迪本人对印第安祖先神话传统的坚定信念,希冀从一个新的角度丰富对莫马迪作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第一人称独白的书信体格式讲述了一个女人一生的爱情故事。通过第一人称的内聚焦叙述视角阐述了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之间的关系,从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陌生化角度引出了作者的叙述技巧,并由第一人称叙述下的性别神话引发对女性建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西双版纳哈尼族神话的整理出版,无疑是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一件大事。这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西双版纳哈尼族的神话(以下简称哈尼族神话),产生在他们祖先特定的生存环境之中。它不仅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神话,而且也不同于红河两岸的哈尼族神话。 丰富的哈尼神话主要是通过“雅悉”(歌手)在火塘边、林荫下不断地讲述与传播,使之流传至今。它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神界故事系列。主要包括开天辟地、葫芦传人、兄妹成婚、洪水灾难、射日英雄和神树崇拜等神话故事。它们以简单明了的形式反映古老祖先的宇宙观与自然观,以人类以自然的起源为题材。表现的主题是期待不断征服威胁人类正常生活与生产的各种自然力的愿望。通过研究,可以构拟出古代哈尼人的社会面貌和历史文化的源头,揭示出古代哈尼人的心灵与精神。  相似文献   

18.
《奥菲奥爵士》是中古英语莱歌的代表作,描写了一个关于死而复生的神话,其故事情节从古希腊神话移植而来。死而复生是人类信仰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泛神论时代和一神教时代信仰的区别就在于谋求延长生命或死而复生的策略的不同:前者对神灵采用威胁恫吓的手段,后者则改为哀求和祈祷。神话时代是人类信仰的调整期,神话英雄的所作所为折射出人类的意志与愿望。《奥菲奥爵士》中的蛇后来在基督教中成了恶的力量的代表,它作为善的力量的参照系为基督教演绎了一个更大的关于死而复生的神话。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由巴人融合诸族群而成,其族迄今尚口传数种女始祖神话,与族群之演进颇有关系.卵玉神话等有族群整合、认同,佘氏婆婆神话等则具族群区分、识别之功能.二者恒交互作用于族群之演进.  相似文献   

20.
尼采成名作《悲剧的诞生》序言标题即为“致理查德·瓦格纳”。该书的创作深受瓦格纳的影响,但在以往研究之中,此线索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瓦格纳复兴北欧神话并以之抵抗现代性的艺术观及其重要代表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主导动机、无终旋律、半音转调等作曲技法所体现的紧张、冲突、不和谐的美学观,对《悲剧的诞生》无论是在写作风格还是具体思想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不过,早期尼采在盛赞瓦格纳的同时,也小心地与其拉开一定距离,他们对神话、悲剧、绝对音乐、叔本华以及基督教等方面理解的细微差别,为两人关系破裂以及尼采哲学转向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