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贵州傩面具是一种民俗味极浓的视觉艺术符号,多为木制,大致有鬼神、世俗人物、动物3类傩戏角色。傩面具作为一种综合造型艺术,雕刻工艺细致,角色造型大胆、夸张,突出避邪纳吉的寓意,既象征神灵,又作为图腾符号为表演者和观看者营造了共同的意境。  相似文献   

2.
作为北宋天台宗山外派的代表人物,孤山智圆的鬼神观以“神明”为线索,以“迁善而远罪,拨情而反性”为终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鬼神完成“有心”“化”“佛之理不远复”三个步骤的功夫展开.智圆所言之神具有“德”与“应”两个面向,且与人之间存在着德性化的感应关系,进而智圆以此将儒学“天—人”二元结构拓展为“天—神—人”三元结构,鬼神亦从中表现为一种世俗信仰的文化符号.在祭祀观方面,智圆在批判淫祀现象的荒谬性与普遍性的基础上,将“报德”作为祭祀的现实目标,以矫正时弊.总体来看,智圆的鬼神祭祀观具有逻辑性、实用性与系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铜鼓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铜鼓客家的民俗民风及文化变迁。其艺术特征非常鲜明:其歌词在章法结构上以四句和五句为主,句法上多七言句式;修辞手法多运用比兴手法。其音乐形态特征也很突出:五声音阶调式,多为徵调式,曲式结构多为二句体或四句体。  相似文献   

4.
怀梆与上党梆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怀梆与上党梆子在文化背景、形成时间、语音语调、流行区域、民俗信仰、板式音乐、调式调性等方面的比较,得出两剧种形成的时间基本相同,而文化背景、语音语调、流行区域、民俗信仰、板式音乐、调式调性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笔者认为,怀梆与上党梆子虽同属梆子腔体系而且发源地区又毗邻相依,但两者之间毫无源渊关系,以此否定了怀梆源于上党梆子之说。  相似文献   

5.
广昌孟戏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专家学者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田野挖掘与学术整理工作,为中国戏曲史研究、民俗研究和海盐腔等古老唱腔的研究继承,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源,具有独特的艺术科研价值和社会学价值。文章通过对孟戏声腔演唱的基本特性和表现形式分析整理,并对其剧种的曲牌结构、声腔结构、旋律结构、调式调性等特征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讨研究孟戏这一古老的戏曲剧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使这一古老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6.
清明藕合了上巳、寒食两个习俗节日的内容,从而同时兼有时令与节日两重解读意义。故不但历代题咏篇什积累甚多,而且民俗活动也名目繁杂,成为大、小传统均共同关注的节日,体现了华夏民族慎终追远的集体文化心理意识。其中特别值得注意者,则为隐藏在其中的生死智慧和人间情怀,要在透过祭祀仪式沟通生死两界,促使幽明两界皆处于相通相安的和谐化秩序状态之中,从而更好地协调世俗人伦关系,建构家族血缘情感及其社会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7.
在巴赫金看来不同人物的视野促成了思想间的对话,小说结构及话语在此基础上得以复调式呈现,这一切根源于世界的复杂与多成份。在此,巴赫金强调了在作品中不同人物形象之间横向展开来的交流与对话。笔者欲借助巴赫金这一横向开展于不同人物形象之间的视野理论推导出纵向交错在单个人物形象——拉斯柯尼科夫之上的多种内涵。  相似文献   

8.
辰河高腔目连戏将宗教与世俗两种不同的文化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戏中所蕴含的巫傩文化、灵魂信仰以及民俗生活都是民众的世俗精神的展演,因为它的创造者、表演者、欣赏者都来自于民间,他们的生活本身就是宗教化的世俗生活。辰河高腔目连戏已演变为一种民族性、历时性的活态文化,是湘西辰沅流域民俗生活的文化表象。  相似文献   

9.
民俗控制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社区整合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民风淳朴的传统回坊,民俗型塑着回族家庭角色的规范与结构。民俗控制是和谐回族社区构建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通过语言、主题及结构形式等角度浅析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和戏剧的特点之一—复调式的有意识的变奏和自由的形式对中国作家王小波作品的深层影响及启迪。  相似文献   

11.
在恩施地区土家族中存在民间故事《老鼠子嫁姑娘》、祀鼠日、洞鼠禁忌和鼠蛊等鼠崇拜遗存,其中包含了诸如生殖崇拜,祖神崇拜,忌鼠、媚鼠、敬鼠心理等文化意蕴。土家族鼠崇拜反映了土家族祖先信仰与生活状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其起源与变迁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12.
穗港澳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由于三地同处岭南 ,且在同一文化圈内 ,因而三地在民风习俗方面有不少相同之处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性质的差异以及与西方交往的程度不同 ,又决定了三地民俗无论在源流、具体内容 ,还是在中西民俗交融的程度上 ,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文化、历史、艺术、心理等视角出发,阐述了土家族节日的种类、聚戏习俗和土家族节日民俗环境对民间小戏的影响,揭示了土家族民间小戏与岁时节日习俗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土家族岁时节日习俗对土家族民间小戏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民俗既影响作家的创作,又构成创作的内容本身。胶东新时期以来的乡土题材小说造就出的文学"胶东"中,民俗书写构成了小说的审美风格和美学价值。特定的民俗形式、特定的民生内容,又折射出特定的地缘文化精神。社会现代化引起民俗变更,也带来乡土小说视阈的新变。新时期以来胶东乡土题材小说中的民俗书写,坚持知识分子的大地民间立场,体现乡土民间关怀,实现了精英与民间的对接,解决了传统与现代性的冲突及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试论方言研究与民俗研究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言记载了民俗,民俗反映了方言,方言与民俗密不可分,方言研究与民俗研究呈互动、互补关系.文章从5个方面论述了二者的关系,指出只有将方言研究与民俗研究结合起来,由民俗收集方言,以方言探索民俗,才能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雷州半岛民俗文化以其独有的地方特色、原始古朴的意蕴和丰富多彩的形态,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湛江特色文化的主要源泉。其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至今既秉承古风,亦与时俱进,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海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云港海洋文化发生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既有海洋文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其鲜明的地域色彩,其文化底蕴深厚,山海景观奇特,海洋产业初具规模,海洋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成为连云港海洋文化独特资源。但是连云港海洋文化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滞后因素,即滞后的民俗民风影响海洋文化的创新,陆地文化的渗透束缚海洋文化发展,自然环境的局限影响海洋资源的开发。要加快连云港海洋文化建设,实现海洋文化与城市经济的融合,就必须增强海洋文化意识,提升连云港城市精神;深度开发海洋资源,推进连云港港口经济发展;依托海洋文化资源,发展连云港海洋旅游事业;加快海滨城市建设,培育海洋文化人才。  相似文献   

18.
目前民俗习惯领域理论研究较多,而实证研究及技术程序研究则较为缺乏。民俗习惯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首先要确立民俗习惯的补充法源地位,明确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效力范围,对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启动、识别及确认设置相应的程序。在法官做出判决的过程中,进而对民俗习惯进行采纳适用,在判决理由中寻找合适的空间,将合乎情理的民俗习惯恰当地运用到民事审判的过程当中。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是中国民间法研究稳步发展的一年.学术界通过对民间法的本体研究、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研究、各类民间法研究、民间法的司法运用研究,促进了中国民间法研究的发展.从总体上看,中国民间法研究正呈现出两种研究路向:一是走向日常生活的民间法研究,另一是深入司法实践的民间法研究.而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民间法研究的自觉性学术建设、民间法的个案研究与整体考量的协调、各类民间法研究的平衡发展、民间法司法运用的制度与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出土文献、大量契约文书、民间习惯和官方规定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契约中的担保制度产生早,法律的规定和民间习惯的约定俗成相结合,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并存,尤以人的担保独具特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契约担保体系,对保证契约制度的正常运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古代"重刑轻民"的传统,因此,在契约担保制度中,民间习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契约担保制度中的许多合理性因素对于完善我国现行担保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