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哲学视域中的主体间性问题论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主体间性问题的凸现马克思曾经指出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类的存在物。此种类本质意味着 ,主体间的统一是人类本质的自我确证 ,即意味着历史的价值向度将是个体与类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主体之间达到真正的和谐。但历史的发展并不依照客观的合目的论 ,自觉地走向生存的完满。在历史的经验中 ,人们面对着基于物质匮乏而进行的不断的生存斗争 ,不仅在人与自然之间 ,也在人与人的主体之间。这种历史境况表征于哲学的理念上 ,就是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和个人与社会的二元对立。哲学史上历时久远的本体论范式和认识论范式即偏执于这种对立。主体间的统…  相似文献   

2.
危机作为社会历史哲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用以揭示社会进步进程中的一种矛盾性状态与否定性趋向,主要是指人类活动中生成与变化的客体所产生的反主体性效应。危机是在社会进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如果说危机是对进步的抑制,那么进步则是对危机的化解。危机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按空间分布可划分为地方性危机、区域性危机和全球性危机,从人类活动领域看主要有生态危机、社会危机与人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辩证法不断地向历史的主人昭示:发展不是绝对的进步,而是曲折的前行,是前进与代价之间的矛盾运动.恩格斯指出:“由于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所以它的全部发展都是在经常的矛盾中进行的.生产的每一进步,同时也就是被压迫阶级即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的一个退步.对一些人是好事,对另一些人必然是坏事,一个阶级的任何新的解放,必然是对另一个阶级的新的压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73页)发展往往通过付出代价的方式来运作,并通过扬弃代价的方式为自己开辟道路.马克思说:“在人类,也象动植物界一样,种族的利益总是要靠牺牲个体的利益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而且“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125-126页)社会发展充满了前进与倒退、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欢乐与痛苦、自由与必然的激烈斗争和矛盾冲突.历史的事实竟是这样的悖理:社会发展造就了高度繁荣的现代文明,可是人类在享受自己的现代文明时却不得不面对它的孪生产物——自然环境恶化、社会矛盾激化、主体自身异化,并且社会愈发展,似乎主体的发展愈受阻隔和压抑,社会发展和主体发展的对抗性愈加重.也许是出于对理想社会的美好向往,人们习惯于把社会发展描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是这一过程的主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①“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②因此我们认为,历史就是人的活动的结果的“积累”。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就是指历史上人的活动的结果和作用。人的历史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各种生产活动;另一类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现为经…  相似文献   

5.
实践视野中的异化范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作印 《学术研究》2007,3(9):63-66
人类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包含着主体、中介、客体、定在的四项式结构。这里既有主体客体化、对象化的过程,也有客体(定在)对主体的异化的过程,是对象化和异化的统一。异化是一个关系范畴,它表征的是实践过程中客体对主体的否定性关系,在社会历史领域表征为社会进步与人的价值的相悖关系,它内在于人类实践过程之中,因此与人类历史共始终。正是在主体对象化与客体对主体的异化的交织过程中,人类历史不断走向深处。  相似文献   

6.
尽管按照历史影响的不同,存在着英雄(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普通个体)的区分,但“人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①换言之,人类的历史进程始终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人的活动所构成,因此历史的主体总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个体。而个体作为社会的存在,总是与他人处于同一社会空间,形成共在的关系,于是历史之域的个体与群体之辨就进一步展开为主体间的关系。李大别把“众意总积”、“自由的认可”等论题引入个体与群体之辨,在批判英雄史观,对英雄与人民群众在历史过程中的作用给予合理定位之后…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解放郑奋明一、人的解放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社会历史的进步总是与人的解放相联系的,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也是社会历史活动的目的,正如康德所言“人是目的。”离开人的活动,离开人的目的,就无所谓社会历史。整个人类社...  相似文献   

8.
晏辉 《江海学刊》2023,(1):23-36
成为主体,这是个体的宿命,也是人类的使命。只有成为主体才能完成人并实现人。通过成为主体,人才创造了一个属人的世界;通过改造自身自然和改变身外自然,才造成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因此可以说,人的所有秘密均由成为主体过程而源出。成为主体原本就自在地具有伦理性质,亦即:每个理性存在者自在地就是目的;而成为目的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做与目的相对称的事情,亦即使自己的行动具有道德性,这是获得自尊和尊严的坚实基础;成为主体就要担负对自己、他人、社会和人类的责任,放弃成为主体的机会就是放弃成为人的责任。在个体成为主体的道路上,在人类使个体成为真正主体的历史进程中,却经历着自在自为的原初形态的主体、自由任性的独断形态的主体和自由而合理的辩证形态的主体三种形式。真正的主体是就自由而合理的主体而言的,它既超越了原初形态的主体,又矫正了自由却任性形态的主体。为这样一个真正的主体进行伦理基础的奠基,旨在寻找主体形态的道德基础和客体形态的实践法则。这是一种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为使人成为真正的主体进行伦理基础奠基的根本道路,其核心就是使人成为自由而自觉的目的论者、公正的旁观者、正确的言说者和正当...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全部精神和实践活动动态演进的历程表明:客观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与人的价值追求活动之间并非是外在、互斥的两极,而是在本质上内在一致、有机渗融的同一过程。就人类价值活动本身而言,它其实就是人类主体积极的自我实现的活动,是人类对自身生存发展于其中的社会的演进方向与终极目标的一种合目的性的理性期望、设计、筹划和趋进活动。这其中,主体的选择性活动是至为重要的一环。合理的、科学的价值选择带来的是社会的光明与进步,不合理的、错误的价值选择导致的则是社会的停滞、甚至退步。所谓价值选择,从其学理的意义来看,…  相似文献   

10.
一、承认个体具有道糟的价值‘人的生命本体,是个简单个体性生物学事实。由此人们观察问题的方法,也首先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人类的历史最终归结为“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尊重个体生命的存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承认人类个体具有道德的价值,就是承认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诚然,人是以群体的方式生活的,任何个人都只能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而言,只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当然…  相似文献   

11.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一个核心问题。对人生价值的科学认识,以个体而言,有助于正确的人生目标的追求,以群体而言。有助于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一、人生价值的内涵和评价 价值是一个使用范围很广的范畴,所谓价值,就是客体满足主体  相似文献   

12.
尽管有大量文献论述贫困,但由于其内在的复杂性,这个概念仍然扑朔迷离我们也许想说穷人就是那些被剥夺了生存手段的人。但生存不只是一个生理标准它还意味着体面,如果不参照其环境就无法把握,因为一个社会的环境与另一个社会不同,同一社会的一个阶段与另一个阶段也不同。这意味着无法获得一个全球性的贫困概念。考虑到讨论贫困概念的历史及其社会学的含义和依据,本文避开难题,把贫困定义为由于被剥夺了与人类尊严相符的生活手段而遭受身心痛苦。尽管传统哲学和宗教教义都没有把贫困视为权利问题,但一种反向思维的方法却使我们有可能证明,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都应从社会获得避免贫困所需的一切。由于所涉及的社会一定是全球性的,因此结论便是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或国际性的问题,并且消除贫困,使每个人享有脱贫权,这是一项全球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跨世纪的哲学反思与重建——读《塑造论哲学导引》邹化政历史即将迎来跨千年的世纪之交。在现实层面,人类文化的变迁和社会问题异常突出,关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许多严峻的全球性问题,迫使每一位面对历史和现实深入...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自由观的总体性表现为历史总体性、现实总体性与具体总体性的三重规定。历史总体性规定基于人类历史发展历程对自由的发展作出批判分析,展现出马克思对相对自由的历史关怀;现实总体性规定要求从生产关系出发理解人的社会关系及其自由状况,展现出马克思对集体自由的现实关怀;具体总体性规定要求从人类社会主体出发理解人的自由状况,展现出马克思对主体自由的具体关怀。马克思自由观在中国的当代实践表明:自由是一个不断实现的过程,是社会主义共同体总体进步的发展状态,是个体主体性和群体(人民)主体性的获得与焕发,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和努力中彰显出自由价值的巨大“溢出效应”和“导向效应”。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与主体个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是人这个主体。但在不同的经济形式下,主体也具有不同的规定性。在自然经济、甚至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主体基本上是以群体的特征出现的,市场经济则使主体以个体的特征出现。市场经济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主体个体化的进程。一、市场经济是主体个体化确立的经济条件所谓主体个体化,就是从群体中分化出来的、现实存在的、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生成过程。个体化了的主体必须具备一个基本条件,那就是个体必须摆脱对群体的人身依赖关系,置于真正普遍的、全面的社会联系之中,能意识到自身的…  相似文献   

16.
技术进化与当今社会的转型沈思明当今中国正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这个时期最突出的标记是技术正在对社会发生全面的影响,每一个人都能够切身感受到这种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所造成的冲击。技术作为人类控制自然界以达到满足其人性要求的一种人类实践形式,是人类生活...  相似文献   

17.
社会进步是人们在各个领域中长期活动的自然结果。人们总希望社会进步是一个直线向上发展的过程,但往往事与愿违。实际上,社会进步是一个曲折的过程。这就源于人类自身的局限性,首先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其次是人类的各种行为的局限性。正是由于人类在认识和行为上的这些局限性,便造成了人类的社会理想与实际的深刻矛盾。每一代人都在这种矛盾中挣扎而不自觉。推动社会进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此,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负有责任,而政府则有更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论人的价值     
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当代的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全面深入的改革实践,把人的价值这个重要的讨论课题再次提了出来。作为主宰世界的的主体的人,就个体来说,生命历程是十分有限的。究竟是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还是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也就是说,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一生具有价值和意义,这是每一个人都不能回避,而要认真思考和慎重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是人的历史,离开了人这个社会历史主体,社会历史就只能是虚无。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可以分为个人和人民群众,他们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个人又可能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所谓历史人物,就是在人类社会历史中处于重要的社会地位、发挥重要作用、对社会历史进程有较大影响、留下明显意志印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关系·文化·群体——个体与社会互动中介的社会价值论透视庞景君现代社会日益凸现着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这一永恒话题的重要意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几乎人们争论和关注的每一个社会历史问题都可归结于或触及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然而,纵观人类思想史,人们理论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