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语言输入与二语习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红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9-131
本文以和语言习得有关的语言输入的不同理论为出发点,简单分析了行为主义语言输入理论,先天论(心灵主义)语言输入观,互动式语言输入观以及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设",指出了语言输入对于母语及二语习得的重要影响,并且详细阐述了这些理论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指导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二语习得认知派与社会派的研究偏重差异见于本体论及认识论视角。二语习得认知派关注语言学习者的同质性语言能力发展,呈现出脱离社会情境、去社会性的倾向;二语习得社会派高度融合社会情境,关注语言使用者的异质性语言能力发展。语言社会化范式发展史显示,第一代语言社会化研究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小型同质社区内的母语社会化为重点,第二代语言社会化研究聚焦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型异质社区内的二语社会化。通过长期的理论拓展与实证充实,语言社会化不仅能囊括认知派与社会派的研究重点,中和二者的研究偏重矛盾,与社会文化理论兼容,还能作为语言习得的社会干预范式发挥解释语言习得的效用优势。语言社会化作为兼收并蓄的语言范式,未来将因其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突出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论优势而逐渐成为主流范式。 相似文献
3.
语言迁移与二语、三语习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桂华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21-123
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言迁移理论、语言习得理论,特别是二语习得理论一直是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借助二语习得研究的成果,三语习得研究成为应用语言学新的研究热点。三语习得探究在一语、二语的同时影响下所涉及的更为复杂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快速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4.
尹德谟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5)
本文在现代认知论的语言习得观简要综述和讨论的基础上,对外语学习双元结构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描述,并较为深入地分析和讨论了二语/二语习得、双语/双语习得、外语/外语学习等相关系列问题。笔者明确指出:母语的人文社会因素和固有的文化属性,对外语学习过程所施加的作用和影响,是外语学习策略研究有别于母语习得的关键所在,这一点在教学中应受到充分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李冰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1):135-137
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语言错误不可避免,本文回顾了二语习得的发展过程,对语言错误的来源及解释进行了综述,并概述了人们对纠错的态度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7.
付兴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50-152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快40年的历史,本文主要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问题、具有影响意义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展的特点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简要的回顾、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8.
汪涛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400-401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二语习得者的英语学习质量,但我国二语习得者的英语学习质量总体不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远远不能让人满意。在运用英语表达自己见解时,总是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为了有效指导二语习得者的英语学习,本文对二语习得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犯错误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10.
二语习得研究学科建设的若干宏观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连瑞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5-49
我国二语习得研究在经历了从开始引进和介绍西方二语习得理论阶段逐步进入到自主研究和创新的发展阶段。此间不但涌现出大批研究成果,而且研究领域日益拓宽,研究层次深入发展,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队伍逐渐壮大,显示出国内该学科研究的生机活力和大好局面。本文就我国现阶段二语习得研究的学科定位、二语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内容、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二语习得研究的成果应用等学科建设中不容回避的关键问题展开讨论,并结合我国目前外语教学实际、加强二语习得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万鹏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2):117-120
第二语言习得是研究语言习得环境、习得过程和习得规律的科学。它对人类在语言普遍规律、认识发展、语言发展、文化普遍性等问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外语教学也有很大影响。课堂教学可以加快语言习得的速度,教师注意加大语言知识“输入”,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坚持交际法和传统法交互并用的原则,强调学习动机的作用,兼顾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文主义,创造最佳的外部学习条件,达到与学习者内部动机与心理活动的一致。 相似文献
12.
套语作为一种公式化的惯用语在语言习得研究中曾引起广泛关注,但是关于套语究竟在二语习得中起着怎样的作用,研究者意见不一。本文通过从套语的概念和研究历史入手,分析了套语在语言习得中的交际、提示、心理和创造等作用,提出了在语言习得中使用套语应遵循的原则,使语言学习者更清楚地认识了套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罗宏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54-58
我国文学理论教材在贯彻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时,应该注意文艺学转化问题,应该根据文学理论的学科特点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对接,应该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输入、输出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聂清浦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4):123-125
外语学习中的输入和输出是密切相关的。输入是输出的必要准备 ,输出是输入的目的 ,反过来又能激发输入。二者相辅相成 ,都有助于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从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及吴潜龙的二语习得过程认知心理分析 ,均看出外语教学中输入、输出的密切关系及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性。从Swain的输出三功能可看出输入输出同等重要。目前英语教学中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应增加适当的输入和输出。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中介语僵化(又称石化)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广泛而又必然的现象,是外语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值得引起外语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注意。从(一)语言僵化现象的理论概述;(二)导致语言僵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三)语言僵化现象的防微杜渐及其与外语教学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期对外语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从洪堡特的语言观看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可译性与否受到包括语言、心理、文化以及翻译方法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里我们仅从语言的层面来探讨翻译的可译性问题。本文在分析洪堡特语言观的基础上阐述了翻译中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关系问题。分析洪堡特的观点使我们对语言本身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可译性(或不可译性)这一翻译观的理解。于是在把对语言的认识与对翻译观(可译或不可译的观点)的理解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例证,本文得出结论———没有绝对的可译性或是不可译性,也不能片面地认为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事实上,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两者。 相似文献
17.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ephen 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机制不仅影响母语习得的效果,也对第二语言习得发挥作用."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语言榆入的作用在于激活这种机制.但"输入假说"也有偏颇之处,我们不应将语言习得完全归功于语言输入,语言输出对语言习得同样具有积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疯狂英语"等创新式教学手段都是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积极应用.其旨在培养语言能力的教学理念与实践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佘锡铭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2):37-39
动机理论从兴盛期、寂静期到今天的复苏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研究者们仍无法对其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和分类。从认知、情感、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动机影响的视角,讨论动机对SLA的影响以及在外语教学中的指导意义,同时指出了现行的动机理论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周筱娟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5):35-38
"中国知网"中题名含"礼貌语言"的论文,基本上可以分为本位研究、领域研究和对比研究。本位研究主要从礼貌语言、礼貌原则、礼貌语言主体、功能和运用等角度进行研究,考察表明,其研究存在重复、不妥、"抄袭"等问题。实时小结,不仅可以总结研究的得与失,拟定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还可以避免因时因地,因各种客观、主观原因而造成的过失或错误;更可以发现研究中的不良现象,及时给偶尔灵魂出窍者以警醒,使之不至于越走越远,从而使研究远离污浊,回归纯洁,使学术研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