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讨论历史文学的真实性问题的时候,首先应承认它是文学,而不是历史。在这个前提下研究它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就容易有共同语言。 (一) 理论从创作实践中来,反转来又指导实践历史文学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它是由带文学性的历史逐步演变成为取材于历史的文艺创作。明乎此,我们不难理解,早期的文论家们,过份强调历史文学的历史依据并非臆造。明清之际,历史文学在社会上有了立足之地,但是这些作品大多没有脱除历史的樊篱,因其优劣不等,因而关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讨论意见分歧很大。谢肇淛(1567—1624)在他的《五杂俎》中说得很精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著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为例,在后现代语境中探讨了历史的真实性与文学的真实性,说明了历史真实是指生活真实,而文学真实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对现实生活的描摹和记载,它是通过文学形象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本质的真实。《女勇士》虽然偏离了传统传记文学的写作手法,融合了神话传说与个人经历,但作为一部描写文化融通的文学作品,它具有令人信服的文学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论新历史主义的逸闻主义 --触摸真实与"反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历史主义将一般作为文学批评点缀的逸闻逸事发展为一种具有根本方法论意义的“逸闻主义”,强调其“触摸真实”和“反历史”的重要诗学价值。这对启蒙运动以来形 成并僵化了的审美与政治、文学与非文学、经典与非经典、文本与历史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 界限和壁垒具有强大的爆破力,也有助于文学批评打破形式主义的文本封锁和旧历史主义堂 皇叙事的话语垄断,使文学与人类生活的真实经验发生关联。这种将逸闻逸事与文学文本并 置的做法显示了批评家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同时也存在着随意化和程式化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4.
市场化年代文学对历史的表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表现不同,历史不再是作品的叙事依据和精神内蕴,历史由国家政治走向个人,出现了文学中强调个体存在与价值的个人化历史表现;个体的张扬又导致欲望和利益的普遍性和合理化,于是有了对个体欲望任情宣泄的欲望化历史的文学表现;对欲望与利益的极端享受必将导致人性美好品质的失落,所以对久远历史和民族人性的深刻思索,构成了市场现实的人性化历史反思;但文学始终与国家政治一体化的使命,使政治化历史的表现成为市场文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以一个新的视角即20世纪中国历史主题与文学思潮衍变为主线,从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中寻求中国20世纪文学的宏观规律。作者认为文学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上一世纪后半期——历史的跌落与传统文学走向没落;第一个30年——革命的主题扩展与文学的自觉认同;第二个30年——革命主题的变调与文学的被迫极端化;第三个30年——经济主题的膨胀与文学的失落  相似文献   

6.
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和在这一口号背景下产生的文学,皆已成为历史。今天,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文学为政治服务,是个不科学、不完善,带有一定片面性和狭隘性的口号。指明它的缺陷和弊端,强调艺术的特殊规律,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我们新时期文艺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时,对于总结文学的历史经验,正确评价当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以《沉思的老树的精录》、《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而享有声誉的文学批评家黄子平,于90年代在香港出版了文学评论集《革命·历史·小说》。作者以睿智的眼光,透过历史的烟尘,深刻地剖析了50-70年代革命历史小说中革命、历史、小说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革命历史小说的研究揭开了一个新视角。此评论集,融其智性与生命体悟为一炉,从而形成了黄子平成熟而独特的批评风格。一、智性的批评黄子平1983年的《当代文学中的宏观研究》,鲜明地提出了“要在微观基础上展开宏观研究”①的意见。他认为宏观研究不仅意味着空…  相似文献   

8.
索格林的这本新著从美国两次革命着手,分析了许多美国历史学家关于美国历史关键问题的著作。那两次革命的性质是什么?这两次革命是历史的反常,是偶然的历史环境的巧合,或是象马克思主义史评经常解释的部样,是某些人学或集团的恶意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之本质真实论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中的本质真实论乃是在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政治和文学结盟的必然产物.尽管在各个历史时段有所变化,但其表现社会政治历史本质的核心内质从未遭到动摇.就文学本性和其表现能力来看,文学无力自足承担反映社会政治历史本质的重任,本质真实论不能成立.文学是以艺术(审美)形式、形象表现、精神情感三元质相结合来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的精神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从"政治三元论"出发,追溯历史发现文学的伤痛缘于政治人为的狭义化,"政治"概念的含混是文学与政治关系争论不清的根源."政治文学"以政治生活作为作品"核心轴",审美地反映人类的美好政治理念和情感,具有理想性、否定性的特征.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阐释放弃了一个重要的想象维度--乌托邦,实际否定了文学与政治在理念层面结合的...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文学的等级与趣味发生过许多变化,对于个体来说,传统趣味不可能断然割舍,具有延续性。近代以来为民间与下层所喜爱的文体与趣味借助政治进入文学体系的中心地位。在20世纪的现实政治语境中,由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揭橥的当代文学创作原则更是强调工农大众趣味,批判"小资趣味"、"小市民趣味",文学也出现新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解放区文学是随着我国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文学,它是中国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解放区文学继承和发扬了“五四”以来我国现代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开创了革命现实主义的新时代,给我们留下了丰硕的创作实绩。今天,当我们探讨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问题的时候,不应当割断历史,而应当也对解放区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特色,作历史的回顾与考察。  相似文献   

13.
公元前841年,是中国信史的端口年份,从这一年开始,中国有了信史,历史有了文字记载,并且再没有中断。同时,从这一年开始,周朝开始了14年的共和政治,而这之后又恢复了帝王政治的原状。  相似文献   

14.
革命叙事诗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革命史的诗学组织与美学建构。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被历史意识和政治意志所推动,中国现代新诗出现了对政治性、叙事性、史诗性、民族化的强烈诉求。持续于1920年代至1970年代的革命叙事诗是这一诉求的突出表现。其得失均可从诗学政治化的诸种张力中得到探讨。李季作为革命叙事诗人的个案,具有阐释诗学政治化这一重要诗歌现象的高度典型性。  相似文献   

15.
"十七年"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的经典化与非经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着如何评价"十七年"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已形成了经典化与非经典化这两种不同观点.前者完全认同"红色经典"这一命名,并进而把"文革文学"中的样板戏与<艳阳天>、<金光大道>等经典化,表现出将历史泛革命化和极端化的革命拜物教;后者不认同"红色经典"这一命名,认为文学经典应该是历代作家的最优秀的作品,是民族和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智慧与创造的积累,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经典的判断标准只能是全人类共通的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独立和自由,是全人类共通的人的真善美."十七年"革命历史长篇小说表现出狭隘的政治功利主义和革命的原教旨化,艺术上唯革命标准是从,充满了宣扬仇恨的语言暴力,叙事模式化,故不能成为文学经典.本文认同后一种观点,并把此文的写作,看做是一种自我精神与自我意识的疗救过程.  相似文献   

16.
文学研究会与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文学研究界从构造左翼文学历史的设定出发,把早期共产党人视为革命文学的倡导者,事实上,文学研究会才是革命文学最初的倡导者.文学研究会认为,使革命得以成功的应是革命文学而非革命理论,呼吁文学家要创作反映社会黑暗与痛苦的革命文学.文学研究会开启的"文学与革命"讨论,引起新文学家与早期共产党人对文学使命的思考,他们从文学或革命的立场提出的革命文学主张尽管存在差异,但都强调革命文学家的重要性与神圣性.换言之,将革命文学家道义化与神圣化,成为初期革命文学倡导的主要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17.
陶东风近年来的批评实践以反思的立场重审文学的政治批评,这种深入文学文本内在肌理,往返于文学与政治之间的批评提供了一种重新理解中国故事的方法。在恢复政治概念之本性的基础上,陶东风对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去政治化书写症候进行清理,以忠诚、启蒙悲剧、民间革命、文本形式的政治内涵等不同的主题为切入点,分析新时期文学如何重述中国革命历史,并进而在历史、文学与记忆理论的互动中提倡建构“文艺与记忆”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历史和文学巨著。它以文学的笔法,栩栩如生地塑造人物,起到了总结历史、防微杜渐的作用,同时以它独特的历史和美学的思想感染着读者。《史记》体现的善恶、是非标准“颇谬于圣人”的例子俯拾皆是,其中不以成败论英雄即是一例。堂堂的开国皇帝刘邦在他的笔下是一个狡诈的无赖,而自刎于乌江的项羽却是盖世英雄,并专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的文学功利观反对文学的商业操作和政治操作的庸俗倾向,强调文学对于人的灵魂的教育功用.他所关注的焦点是创作规律和作品的艺术质量,这与其艺术人格相互映衬.  相似文献   

20.
王德威的《历史与怪兽》关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历史暴力及其文学书写,直指现代性进程中种种意识形态与心理机制加诸国人身上的规范和训诫。现代性(modernity)与怪兽性(monstrosity)相伴相生,现代性有时反而更需仰仗暴力以正其身。它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历史与历史再现之间的落差,尤其是革命男女如何于政治与身体、信仰与欲望、现实与虚构间串演幕幕悲喜剧;二是文学纪恶与其否定的辩证,探讨“文学所思所愿”与其“所写”之间的距离;三是“自杀”作为一种非传统的现代中国主体性的独特的生成方式。最后总结全书.探讨当代中文文学描写历史迷魅与文学记忆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