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育就是服务,要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近年来,我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以全面推进少年儿童素质教育为主线,丰富少年儿童文化生活,促其健康快乐成长。我校的少年宫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充分突显乡村少年宫的教育职能,提升了人才培育水准,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全面、协调地发展。建立机制,组织保障坚实有力健全组织,是办好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根本保证。我校成立了少年宫领导小组,负责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日常事务,如志愿者的招聘,各个项目组活动场地的安排,各个项目组学生的安排、辅导老师的培训以及活动过程中学生安全、值班检查老师等事宜。规范管理,建立了《乡村少年宫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考勤制度》等规章制度,落实了工作人员及其职责;加大了人力财力的投入。优化资源,加强条件设施建设优化组合,努力改善条件我校坚持依托现有条件、一室多用、一地多用、一师多用的原则,先后投入了近10  相似文献   

2.
乡村学校少年宫是农村青少年的重要活动场所,能极大地满足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青少年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近年来,广西依靠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思想认识、业务指导、管理、资金来源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需加强对少年宫的思想和业务指导,发挥项目学校的主体作用,并争取中央、自治区及社会力量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3.
第一个脚印     
一所乡村学校怎样开始教育实验生命化教育的旅途不断向期待的方向延伸:下面便是记录着老师们不断践履时的足迹和心声。在这里我们惊喜地发现思想正在发芽,生命正在发芽。——题记枫亭中心小学是一所拥有100多位教职工和2000多位学生的农村中心小学。新课程实施后,学校面临着不少困难和困惑:如教师年龄结构日趋老龄化;教师  相似文献   

4.
学校好不容易才邀请来的省特级教师将要在这所乡村小学讲一节公开课。这所乡村小学几乎与世隔绝,学校里的老师都没有见识过特级教师。有的对特级教师不以为然;有的认为特级教师是凭关系混的,是靠年龄熬的……  相似文献   

5.
《金陵瞭望》2005,(5):55-55
南京市小市中心小学位于南京城的北大门,座落于交通便利的和燕路12号,是一所具有80多年历史的城乡结合部小学,也是陶行知先生创办的乡村小学之一,学校现有43名教师。18个教学班,近800名学生。  相似文献   

6.
近代山西在阎锡山主导的"权力本位"乡村建设模式之外,铭贤学校将自身发展与乡村建设相结合,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本位"乡建模式。这一模式针对近代处于快速衰败中的山西乡村,以悲天悯农情怀为鼓舞,依托学校农科专业的建立,在吸取其它乡村建设流派长处的基础上,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发现乡村问题,再辅以农业技术推广缓解乡村生存危机,同时在乡村建设中注重提升农民地位,吸引农民积极参与,逐渐形成了"科学本位"的乡建模式。这一模式某种程度上弥补了阎氏"权力本位"模式的缺陷,为近代山西乡村变革做出了有效的探索,也促进了学校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2年9月,我被学校选送到城区周围一所乡村中心小学支教,时间两年。光阴如梭,一转服临近支教最后一个月。可偏偏就在那一个月,我接到通知,要到龙岩参加市小学计算机骨干教师培训,时间一个月,这意味着我的支教生活可以提前结束了。很多同事和我打趣道:“你可真幸福,提前解放了!”不过,我却开始担心:近一个  相似文献   

8.
1934~1936年,梅贻宝任铭贤学校校长,开启了铭贤学校的乡村建设转型期。在"燕京模式"的基础上,铭贤学校吸收从事乡建工作的诸方之长,以自身农工专业为特色,走出了乡村建设的"铭贤道路"。在两年的乡村建设过程中铭贤学校实现了"自觉且自主"的转型,在乡村教育建设中注重教育的普及性和实践性,在乡村经济建设中注重农民的合作和科技的推广,为乡村实验区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的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以学校为阵地所开展的乡村建设活动也为其注入了活力。铭贤学校作为山西乡村建设活动的重镇,在此期间亦经历了肇起、发展、挫折、重建四个阶段。通过对其各个阶段乡建活动的梳理,总结其特点,希冀勾勒出铭贤学校一幅系统化、体系化的乡村建设活动图景。  相似文献   

10.
正生命的含义在于永不言败、奋勇拼搏、完善自我小小排球承梦想百年历史谱新篇江苏省海门市悦来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地处海门市的东部,学校与其它乡村小学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这里却有一支省内闻名的小学女子排球队,这支球队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创建以来,一直在悦小这块沃土上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11.
新闻点     
《源流》2011,(5):34-37
清远新年前夕,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和教育促进会组成慰问团,深入到地处南岭山脉沟壑中的禾洞中学和禾洞中心小学以及地处粤桂交界大山中的上帅中学和上帅中心小学等老区学校,向为老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阜宁县益林中心小学以"做精教育"为诉求,创新学校管理,打造办学特色,办学效益逐年提高,学校多次受上级政府、主管部门表彰奖励。推进"双语"阅读打造"书香校园"益林中心小学深入开展"双语"阅读活动,该校实行图书漂流。  相似文献   

13.
闽侯县白沙中心小学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省级农村示范小学,"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是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望,"树名校、培名师、育名生"为主旨的"三名工程"是我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缔造名校、成就未来"的生命化教育理念渗透在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借生命化教育课题实验的劲风,学校的发展已开始步入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14.
正在钟灵毓秀的苏北平原,在风光旖旎的运河东岸,坐落着一所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农村小学。清清的骆马湖水滋养着她,灿烂的西楚文明哺育着她,她一路历经风雨,昂首阔步地走来,业已成为雏鹰练翅的浩宇、青竹拔节的沃土。这里就是"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宿迁市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学校始建于1912年,目前学校占地面积34320m~2,建筑面积11342m~2,绿化面积15400m~2。学校现有39个教学班,2000余  相似文献   

15.
正在县(区)域内成立"教研共同体",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促进教育均衡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全县(区)的学校分成若干个"教研共同体",以一所重点学校为龙头、三到五所乡村学校为龙身的教研团队,建立统一的教学、教研管理机制,通过搭建教研联动、资源共享和师生互动等平台,构建学校领导与领导、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三位一体"的新做法。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成立"教研共同体"不失为破解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的一种新的选项。  相似文献   

16.
民国初期,烟毒泛滥于山西全省,太谷县尤重。阎锡山掌握山西军政大权后推行村政改革,实施整理村范。铭贤学校以此为契机,成立"铭贤学校整理村范协进团",深入太谷乡村从事禁毒工作。"整理村范协进团"是铭贤学校早期参与乡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两年的禁毒工作使铭贤师生更为关注乡村,而乡村建设也逐渐成为铭贤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7.
张青莲小学     
正常熟市张青莲小学,位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常熟的东大门——支塘镇,前身是常熟市支塘中心小学。学校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具有140年历史的"正修书院"的基础上创建,初名"正修蒙学堂"。这是一所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生前十分关心的学校,这也是一所人才辈出的学校,著名化学家张青莲、解放军高级领导吴铨叙等都是当年正修学子。2011年11月,经常熟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常熟市张青莲小学",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同志为新校题写了校名。常熟市张青莲小学新校于2011年  相似文献   

18.
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乡村教育的主要形式,如何摆脱“小而差”的现状、实现“小而优”,建设优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职后培训是提升教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路径。由于所处场域的特殊性造就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独特性,其培训必须照顾到这一特性,实施精准培训。然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培训中存在的培训目标定位不明、形式和课程设置单一、内容与需求脱节等问题,严重缺失了精准性。为此,精准定位培训目标、优化创新培训形式、重视培训需求分析、加强优质培训者队伍建设、大力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以实现精准培训,助力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云南尼苏人“花灯”是云南省红河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以蒙自市永宁尼苏人村寨为个案,从传承百余年的永宁尼苏人“花灯”的教育传承现状出发,对尼苏人“花灯”引入学校教育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尼苏人“花灯”特色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尼苏人“花灯”知识的师资队伍、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传承尼苏人“花灯”和开展尼苏人“花灯”特色文化课外活动等思路,以此助力尼苏人“花灯”的传承与传播。  相似文献   

20.
升学DIY     
开往升学立交桥,你准备好了没有? 升学,有的同学喜欢“扎堆”,要好的朋友去哪所学校自己也跟着去; 升学,有的同学喜欢“道听途说”,只要对方唾液横飞地说哪所学校好就觉得那所学校好; 升学,有的同学喜欢“上级控制”,家长说到哪所学校就去哪所学校……升学,不如自己做主。只要用科学正确的方法,结合每个人的不同情况,相信你会选好一条适合自己的“升学”路径,一门喜爱的专业,一所满意的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