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育就是服务,要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近年来,我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以全面推进少年儿童素质教育为主线,丰富少年儿童文化生活,促其健康快乐成长。我校的少年宫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充分突显乡村少年宫的教育职能,提升了人才培育水准,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全面、协调地发展。建立机制,组织保障坚实有力健全组织,是办好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根本保证。我校成立了少年宫领导小组,负责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日常事务,如志愿者的招聘,各个项目组活动场地的安排,各个项目组学生的安排、辅导老师的培训以及活动过程中学生安全、值班检查老师等事宜。规范管理,建立了《乡村少年宫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考勤制度》等规章制度,落实了工作人员及其职责;加大了人力财力的投入。优化资源,加强条件设施建设优化组合,努力改善条件我校坚持依托现有条件、一室多用、一地多用、一师多用的原则,先后投入了近10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乡村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但乡村学校发展仍面临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主要体现在小规模及超小规模学校问题凸显、人力资源问题相对胶着、内外治理能力不足、乡村生源弱势状况堪忧。基于合作探索的亲身体悟,借鉴国内外同行研究中破解乡村教育发展困境的思路和经验,提出乡村学校走出困境并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可能路径:在区域教育现代化框架下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盘活资源、促进共享,创新乡村教师流动政策;重点扶持乡村小规模学校,另辟蹊径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施敏 《今日南国》2014,(9):35-35
我的小学和中学是在乡村学校度过的.那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情了,那么遥远,又仿佛就在昨天。堡镇是崇明“桥、庙、堡、浜”四个大镇之一,下辖18个村。为了方便村里的小孩就近读书,每三四个村建有一所学校。我们读书的永和村学校由小学和中学组成,前后共有三排教室,一面围墙.合成一个大大的“口”字。  相似文献   

4.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打破了学校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阻断了儿童与乡土文化的联系,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从整体上呈现"离乡之趋"。究其原因是多样且复杂的,主要是因为农村建设城市化、资源配置绩效化、农村社会发展功利化等。因此,在国家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期,应该深刻认识农村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要从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延续乡村文化血脉及留住乡土人才等方面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5.
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乡村教育的主要形式,如何摆脱“小而差”的现状、实现“小而优”,建设优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职后培训是提升教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路径。由于所处场域的特殊性造就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独特性,其培训必须照顾到这一特性,实施精准培训。然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培训中存在的培训目标定位不明、形式和课程设置单一、内容与需求脱节等问题,严重缺失了精准性。为此,精准定位培训目标、优化创新培训形式、重视培训需求分析、加强优质培训者队伍建设、大力支持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以实现精准培训,助力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的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以学校为阵地所开展的乡村建设活动也为其注入了活力。铭贤学校作为山西乡村建设活动的重镇,在此期间亦经历了肇起、发展、挫折、重建四个阶段。通过对其各个阶段乡建活动的梳理,总结其特点,希冀勾勒出铭贤学校一幅系统化、体系化的乡村建设活动图景。  相似文献   

7.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纳入民族乡村学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重要的价值性,还有特殊的“濒危性”。贵州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文化的“传承”,而“传承”的关键是传承者的教育。当今年轻一代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在学校,民族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当考虑把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与学校的课程设置联系起来,开设相应的课程,通过学校教育的渠道,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8.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发展有助于弥合区域间学生文化资本的差距,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益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乡村文化的发展进而实现乡村的整体振兴。但是,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时代主题、村落场域以及历史和文化传统相隔离,致使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发展不尽如人意,既影响了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质量,也不利于乡村振兴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发展需要转变发展理念,扭转城市思维,树立城乡融合观念;摒弃围墙思维,建立校村一体观念;去除旁观者思维,构建在场观念。在此理念指导下,明确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基于教书育人职责和教师身份基础上促进乡村振兴的“新乡贤”“公共知识分子”,以及沟通社会人士投身乡村建设的“中介者”的角色定位;并构建集政府政策支持、村校一体化发展以及地方高师院校专业引领的教师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9.
教学空间作为一种特殊而微观的空间存在形式,内在包含了空间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心理性,由此构成了教学空间的“一体三面”。在对教学空间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以空间的视角对乡村学校教学空间加以审视可知,乡村学校教学空间存在教育空间“脱域化”、空间资源闲置、网络空间建设滞后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钳制了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水平失衡。改善乡村学校教育环境,需要拓展校外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高效利用空间资源,加强网络空间建设、实现乡村学校教育空间智慧化。  相似文献   

10.
近代山西在阎锡山主导的"权力本位"乡村建设模式之外,铭贤学校将自身发展与乡村建设相结合,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本位"乡建模式。这一模式针对近代处于快速衰败中的山西乡村,以悲天悯农情怀为鼓舞,依托学校农科专业的建立,在吸取其它乡村建设流派长处的基础上,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发现乡村问题,再辅以农业技术推广缓解乡村生存危机,同时在乡村建设中注重提升农民地位,吸引农民积极参与,逐渐形成了"科学本位"的乡建模式。这一模式某种程度上弥补了阎氏"权力本位"模式的缺陷,为近代山西乡村变革做出了有效的探索,也促进了学校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崔继业  史阳 《社区》2013,(4):19-19
一年前,安徽省某社区在积极创建市级示范社区活动中,开办了社区文明市民学校。每期半个月、每晚90分钟课程、每期一个专题,曾吸引了社区不少岳民前来听课。后来,该社区被评为市级示范社区后,不知是什么原因,社区文明市民学校便停办了,这让喜欢到社区文明市民学校听课的居民感到很失望,因为他们在这里接受过知识教育,大伙都认为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2.
盛芳 《社区》2013,(3):19
一年前,安徽省某社区在积极创建市级示范社区活动中,开办了社区文明市民学校。每期半个月、每晚90分钟课程、每期一个专题,曾吸引了社区不少居民前来听课。后来,该社区被评为市级示范社区后,不知是什么原因,社区文明市民学校便停办了,这让喜欢到社区文明市民学校听课的居民感到很  相似文献   

13.
1934~1936年,梅贻宝任铭贤学校校长,开启了铭贤学校的乡村建设转型期。在燕京模式的基础上,铭贤学校吸收从事乡建工作的诸方之长,以自身农工专业为特色,走出了乡村建设的铭贤道路。在两年的乡村建设过程中铭贤学校实现了自觉且自主的转型,在乡村教育建设中注重教育的普及性和实践性,在乡村经济建设中注重农民的合作和科技的推广,为乡村实验区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留岗意愿显著影响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基于工作特征模型,采用田野调研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留岗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乡村小规模教师的留岗意愿并不强烈,在个体特征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对个体特征、工作特征因子变量和留岗意愿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工作特征在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两个维度的11个因子变量均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留岗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从而构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留岗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为增强留岗意愿,吸引并留住优秀教师扎根乡村教育事业,需要创新和完善激励机制,改善办学条件,拓宽职业发展渠道,培养乡土情怀。  相似文献   

15.
民国初期,烟毒泛滥于山西全省,太谷县尤重。阎锡山掌握山西军政大权后推行村政改革,实施整理村范。铭贤学校以此为契机,成立铭贤学校整理村范协进团,深入太谷乡村从事禁毒工作。整理村范协进团是铭贤学校早期参与乡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两年的禁毒工作使铭贤师生更为关注乡村,而乡村建设也逐渐成为铭贤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