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伽 《源流》2012,(5):34-35
在大埔采访,《源流》记者听到最多的词是"乡贤",无论在学校还是乡村,处处都有"乡贤"捐资助学、热心公益的身影。"乡贤是桃源发展教育的强大助力军。"大埔桃源镇领导说,近年来,该镇积极争取海内外乡贤的支持和帮助,促成了乡贤"一对一"爱心帮扶,切实解决寒门学子上学难问题。考入广东  相似文献   

2.
大埔是广东著名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被誉为"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县,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数以千计的大埔儿女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尤其是在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大埔更有数百名优秀儿女参加了这一史无前例的壮举,其中有姓名可考者便有26人,名列广东之首。  相似文献   

3.
大埔是广东著名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被誉为"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埔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县,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数以千计的大埔儿女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尤其是在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大埔更有数百名优秀儿女参加了这一史无前例的壮举,其中有姓名可考者便有26人,名列广东之首。  相似文献   

4.
梁伯钧  丘佳纳 《源流》2012,(9):22-25
香格里拉,是我们心目中的圣地。没来大埔前,一位祖籍大埔的朋友告诉我,大埔是"客家的香格里拉"。当时是有点半信半疑的。从广州出发,沿广梅高速公路一路穿行,由梅州下高速后,在蜿蜒的山路上,我们的目光突然被满眼的绿吸引住了:远山黛绿、近水浓绿、溪河碧绿、路树翠绿。最难得的是,江水依山而走,绵绵无  相似文献   

5.
丘佳纳  梁伯钧 《源流》2012,(5):22-25
香格里拉,是我们心目中的圣地。没来大埔前,一位祖籍大埔的朋友告诉我,大埔是"客家的香格里拉"。当时是有点半信半疑的。从广州出发,沿广梅高速公路一路穿行,由梅州下高速后,在蜿蜒的山路上,我们的目光突然被满眼的绿吸引住了:远山黛绿、近水浓绿、溪河碧绿、路树翠绿。最难得的是,江水依山而走,绵绵无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金湖县委统战部积极探索"1+4"新乡贤工作模式,不断凝聚海内外同胞乡贤力量,以乡愁为纽带,唤起海外侨胞的故土情结,联结海内外游子,集结各个领域的在外精英,投资或投身于家乡建设,重塑乡贤文化,培育乡村建设核心力量,让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让乡贤事迹垂范乡里、让乡贤力量造福乡邻。"1"即实施乡贤凝聚工程,引导有条件的乡镇建立乡贤堂3个,通过弘扬乡贤文化,评乡贤、学乡贤、用乡贤,讲好乡贤故事,推动海内外乡贤在农村社会中的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乡贤是在乡村社会治理和建设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乡村建设中,教育是乡贤们着力建设的内容之一。资阳市雁江区,代有才人。在近代历史上,不乏兴教办学的乡贤。本文以现当代地方志中"人物志"所载的陈光倵、李光基、江书祥、杨太常、杨方毓等典型乡贤为例,分析论证他们对近代雁江地方教育做出的多种贡献,并简单论述乡贤文化与地方教育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丘佳纳  何岸 《源流》2012,(5):26-29
大埔古有"万川"之名,汀江、梅江、梅潭河流经县境,于三河坝汇集成韩江,流向潮汕入海;大埔又有"山中山"之称,群山环抱,层峦耸翠。青山绿水,在这里交织成一幅瑰丽的自然胜景。大埔境内共有了90万亩生态公益林基地,森林覆盖率达76.34%以上,有自然保护区6个,森林公园16处,其中较著名的有丰溪省级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了乡村社会关系的转变,创造了新乡贤培育的时代舞台。民族旅游场域培育出了多元化的乡贤结构,其中新乡贤可分为本土乡民类的"守土"乡贤、"返土"乡贤,以及旅游移民类的"外来"乡贤和"外籍"乡贤。尽管旅游新乡贤群体内部异质性较高,但持有不同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的个体都实现了向综合精英型乡贤的多级跳跃及角色转换。新乡贤在民族旅游社区中扮演着文化传承者、创业示范者、社区融合者和文化传播者等多重角色。同时,多元社区角色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是旅游新乡贤的基本实践;经济能人是他们的成长基底;文化代理人的公益性与经济能人的代表性打开了新乡贤与政府沟通交流的渠道,承袭了传统社会"国家-士绅-民众"中的中介角色,践行了新时代背景下"双轨制"的乡村治理道路。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丰顺县外出乡贤、县关工委主任、广州凯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应裘一行专程深入到丰顺县韩江坚真大桥建设施工现场,认真察看工程建设进展情况。他表示要捐资1500万元支持韩江坚真大桥建设。据了解,韩江坚真大桥全长550米,桥宽度12米,大桥是连接韩江两岸X027线(砂田至背坪)的重要桥梁,也是留隍、潭江、砂田、小胜等地通往大埔、梅县、潮  相似文献   

11.
乡贤文化以乡愁为基因、以乡情为纽带、以乡贤为楷模、以乡村为空间,对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起着推进作用。其历史作用主要表现为:乡民们维系情感的纽带,乡土社会治理的"安全阀",塑造良好乡风的传送带。其时代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相吻合:爱国是乡贤文化终极目标;敬业是乡贤文化内在动力;诚信是乡贤文化价值追求;友善是乡贤文化教化内容。无论其历史作用还是时代价值,都可成为农村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养分。  相似文献   

12.
解放区乡土文学作家弘扬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乡贤叙事来建构无产阶级革命认同,具有极高的颂歌意识与理想主义情怀。这些作家笔下的"革命新人"可视作传统乡贤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延续与变奏,他们或是个性解放中的"时代先锋",或是农业生产中的"劳动模范",抑或是乡村运动中的"先进干部",分别对应了革命人格成长的三个阶段。同时,解放区乡土文学中的乡贤叙事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态,虽然满足了特定历史语境的需求,发挥出不可替代的战斗作用,但也存在着明显的思想艺术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山东乡贤崇祀文化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贤这一社会群体在明清两代是勾连国家、社会、士人的重要角色,对当时山东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清时期,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各地乡贤崇祀逐步普遍化和制度化,乡贤崇祀也随之成为一种地方文化.山东乡贤崇祀形式历经若干变化,且形成严格的入祀选择方式和标准,由于其"可以显忠良,可以仰眷德,可以维风教"的特殊的政治与社会教化功能,山东乡贤崇祀在明清时期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乡贤理事会作为落实乡贤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发扬传统文化、完善乡村治理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乡贤理事会是一种非政府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行政干预过多、金钱侵蚀公益性、外部发展环境不佳、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建议政府推行乡贤理事会管理去行政化,完善法制环境,培育文化土壤,为乡贤理事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乡贤理事会自身完善人员选拔、考核与培训,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更好地服务乡村.  相似文献   

15.
基层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不同于中农治村、能人治村、富人治村等,乡贤治村在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重构了双轨治理的结构和机制,既能够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求,也能够嵌入乡村社会激活乡村社会内生性活力。通过考察赣南农村的乡贤治村实践,探讨了乡贤治村的制度建设与实践机制。研究发现,村庄熟人社会是乡贤主体角色与乡村治理相适应的内部调适器,以乡贤为首的村庄精英群体结构再生产在村庄治理中动员群众、发动群众,激活乡村社会内部资源。村庄内生需求与乡贤组织建设是乡贤参与基层治理的关键因素,村庄公共事务是新时代乡贤参与基层事务的载体,政府积极引导乡贤组织自我建设保证了乡贤治村的正规性和规范性。乡贤参与基层治理是完善基层组织建设,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6.
"真的非常感谢热心的乡贤,过年还不忘记我们这些老人家,我感到这个春节格外地温暖。"2月17日,南雄市水口镇篛过村71户低收入家庭接过乡贤出资赠送的米花糕、猪肉等慰问品时纷纷激动地说。新春佳节临近,南雄市水口镇篛过村里到处充满喜庆的氛围,为了让村里的低收入家庭开开心心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该村30多位乡贤致富不忘乡亲,怀着一颗回馈家乡的心,共同捐资开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植根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乡贤文化曾为文明的传承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弘扬乡贤文化有助于涵育文明乡风、稳定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经济。在创新发展乡贤文化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均有建树。发挥乡贤文化作用的机制主要包括:重视乡贤文化研究、加强书香社会建设、吸引乡贤回归和重塑乡土精英等。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的乡贤对地方贡献很大,是地方认知的代表.通过入祀乡贤祠的推举和核准过程,国家将这种地方认知归化为国家意志;通过对乡贤的祭祀和宣扬,国家又将国家意志以地方认知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国家意志得以普遍宣扬、传播,实现了国家意志向民间的渗透,达到了地方认知与国家意志的良好互动.申报的过程是对乡贤美化的过程;入祠祭祀的过程,是对乡贤神化的过程.乡贤不但为地方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也是地方官员与当地士绅融洽的纽带.  相似文献   

19.
分别梳理了地方精英与民间权威的概念与脉络,指出地方精英更强调客观支配、民间权威更侧重于本土文化建构的特征。当代乡贤的核心特质,即介于自身的客观支配力与当地人们的主观认定之间,认为乡贤具有由当地特定文化观念体系塑造与建构的特质。从乡村治理的意义上,讨论了乡贤文化与乡贤培育的真正意义,乡贤文化不仅仅是指乡贤本人的嘉言善行,更指的是能够建构或生长出乡贤的本土文化体系。培育乡贤更意味着对乡村社会本土文化观念的尊重、培育与引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乡贤得以生长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20.
余敏  连国良 《源流》2011,(5):70-71
1932年,邓颖超进入中央苏区、途经大埔时,与大埔和大埔人民结下了一段情缘,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1932年初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第19路军在全民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