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鹤山苏维埃     
何翔 《源流》2012,(7):69-69
在鹤山市雅瑶镇昆东乡平冈村,有座古色古香的宋氏大宗祠,这就是被誉为鹤山农民运动里程碑的鹤山苏维埃政府旧址,现今是鹤山市文物保护单位,江门、鹤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穿草鞋、打脚绑的农民武装1924年,青年团鹤山支部派在雅瑶昆东任教的中共党员丘鉴志、陈式憙两人参加第一期广州农讲所学习。结业后,丘、陈两人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  相似文献   

2.
建国之前,这里曾经枪声阵阵。开放之后,这片土地生机盎然。在成长的历程中,广东省鹤山市历届领导从未忘记最初的一步——正是老区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为红色江山提供了最初的革命资源。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鹤山逐渐跳出了小农经济的格局,不断发展三高农业,并使农业与企业直接挂钩,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使农业从传统耕种融入到产业经营的大潮流中。如今的鹤山,尽管已基本解决了五难之困和温饱问题,但鹤山老区人民迈向小康的步履多少还有些蹒跚。随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颁布,中国农村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鹤山的农业何去何从?鹤山市委、市政府将以怎样的举措促进老区人民增收?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鹤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民军。  相似文献   

3.
备受关注的农村合作医疗,近年在鹤山尤其是占农村人口7成、贫困人口较多的老区得到长足发展,覆盖率逐年上升,老区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有所缓解。据鹤山市卫生局统计,2004午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老区农民107046  相似文献   

4.
2002年8月,四川省革命老区巫山县的255户、903名三峡移民,千里迢迢来到鹤山市的鹤城、共和、址山、云乡、龙口、古劳、雅瑶、桃源8个老区镇安家落户。一晃5年过去,他们  相似文献   

5.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与彭湃的《海丰农民运动》,是两人探索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总结。研究两文,既有助于深入体会两人的农民运动思想,又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与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右江农民运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坚持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原则,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方针和政策,成功地解决了右江地区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民族矛盾,充分调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壮、瑶各族群众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形成了民族平等、民族解放的民族革命意识,构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促进了右江农民运动的发展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雀少数民族农民运动斗争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和阮啸仙都是中共早期杰出的农民运动理论家。陈独秀参与制定了许多个中共关于农民问题的方针、决议,还撰写了多篇关于农民问题的文章。而阮啸仙除积极领导广东的农民运动外,发表了大量关于农民问题的文章、讲话和演说,并于1926年写下《中国农民运动》一书。但两人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上是有差异的:虽然在中国农村各阶级分析上,二人都没有把地主从农民中分离出来,但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民运动中必须依靠雇农和佃农,同时团结自耕农,以打击大地主、土豪劣绅的革命策略,这是陈独秀所没有提出来的;在总结大革命农民运动经验上,陈、阮由于当时在党内所处地位的不同,存在着一些差异,陈站在宏观的角度指导农民运动,与阮相比较,缺乏来自基层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鹤山市关工委讲师团,在向全市中小学宣讲“八荣八耻”前,吃透胡锦涛讲话精神,精心备课。宣讲中,从五个方面联系实际,力求有骨有肉,生动活泼,收到效果。联系历史人物宣讲年近8旬、曾是党校理论教员的王邦在鹤山三中宣讲  相似文献   

9.
鹤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面积 1108平方公里,人口35万,辖12个镇,有五万侨胞旅居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著名侨乡。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建设与发展,鹤山从原来一个经济比较落後的地区发展成为珠江三角洲次发达的县(市)之一,全市综合实力不断提高,1994年,进入全国80个基本实现小康县(市)行列,1995年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称号。为进一步加快发展,1998年初,鹤山市提出实施“强镇富民”发展战略,把发展经济的主战场转移到乡镇,重点发展镇级经济,以镇级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鹤山经济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坐落在皀幕山下的鹤山市宅梧镇,是珠三角著名的老区镇。该镇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滞后,一直是鹤山欠发达地区之一。宅梧拥有山林20多万亩,青山环抱,绿水长流,集雨面积广阔,水资源丰富。近年来,镇委镇政府为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秉承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  相似文献   

11.
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均第一次提出了重视农民运动的正式议决。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国、共两党在广州建立了中央农民部、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等领导农民运动的机关,召开了广东全省农民代表大会,提出了一系列农民运动政策,由此促进了广州乃至全国农民运动的发展。广州的农民运动很多方面在全国具有样本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出台一系列有关农民问题的决议案,标志着我们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受此影响,广东省海陆丰地区的农民运动率先贯彻执行中共三大有关农民问题的指示,在彭湃等人的带领之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我们党后续农民运动的发展积攒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右江妇女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始于韦拔群等人领导的东兰农民运动,凡是农民运动高涨的地方,也是妇女运动最活跃的地方,右江农民运动为妇女解放开辟了道路。它引导妇女参政议政,提高了妇女的政治权利和地位;普及政治宣传和文化教育,提高妇女的思想文化素质;提倡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帮助妇女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  相似文献   

14.
国民革命时期的河南农民运动以其较早的开展和迅猛的发展姿态居于同时期北方农民运动之首。是基于复杂激烈的社会矛盾,在中国共产党的重视引导下,农民奋起参与的一场革命运动。其中,红枪会组织和农民协会的关系,直奉等各系军阀的角逐,北伐军与奉系军阀的战斗,造就了河南农民运动不同于其他省份的极其复杂性。发现河南农民运动的兴起至失败的历史因素,对河南农民运动以及河南农民运动的得与失获得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领导湖南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湖南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在农民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相结合,通过农会、学校、供销社、骨干党员宣传等途径使农民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然而,随着大革命的失败,湖南农民运动受挫,使党认识到必须坚持党对军事运动和农民运动的领导、针对大众实际开展工作、注重政治宣传和骨干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比较早认识到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的人.但这种认识并不是天生的,即毛泽东的农民观也经历了从不正确到正确的过程.这种转变和共产国际的推动,农民运动的客观基础,毛泽东个人的努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在党内较早深刻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大革命时期为了适应农民运动迅速发展的需要,培养农民运动人才,以国民党农民部名义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在广州先后举办了一至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主办第六届农讲所,并担任所长。毛泽东为第六届农讲所设置了理论学习、军事训练、调查研究、外出实习等课程项目,不仅帮助学生们掌握了先进的革命理论知识,还锻炼了革命实践能力。从农讲所毕业的学生奔赴全国各地,深入农村宣传和发动群众建立农民协会,组织农民自卫军,领导农民进行革命,有力促进了农民运动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主要由文人创作的昆剧,是中国戏曲中最"雅"的一种。但昆剧之"雅"主要是作品形式(文词、演唱等)文雅,作品内涵并非都属"雅正"。场上搬演的昆剧包含了昆班艺人的创造,这更为昆剧加入不少"俗"的成分。在清代,昆剧和乱弹的服务对象不尽相同,而且乱弹艺人常常努力学习昆剧,昆班(雅部)的所演所唱与乱弹班(花部)的所演所唱常常"交错",故昆剧与乱弹并非不共戴天。近数十年来学界常将清代剧坛大势归结为"花雅之争",但一个"争"字无法概括昆、乱之间的复杂关系。昆剧的衰落也需要从昆剧自身寻找原因,而不应简单归因于乱弹的强盛。  相似文献   

19.
英国圈地运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及社会后果 ,它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农民的影响各异。圈地运动并不是造成农民消亡的主要原因 ,也没有起到驱逐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工业的作用。因此不能夸大圈地在农民消亡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宅梧阅兵     
何翔 《源流》2011,(17):84-85
1949年8月1日,一次盛大的阅兵仪式在广东鹤山县解放区宅梧镇举行。这次阅兵,规模虽不大,但起到了震慑敌人、鼓舞人心的作用。一支坚强的农民武装1947年6月,刘邓大军东渡黄河,揭开战略反攻序幕。10月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