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中国古代教育和近代教育有很大差别,“学而优则仕”,“学”与“政”的高度统一,虽适应中国古代传统“重农抑商”的农耕经济和乡土社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自然科学内涵,加之后期科举考试制度设计渐趋程式化,对社会生产实践尤其是工商业和科技的发展贡献甚微.因此,在封建社会后期的明清,伴随着西学东渐与资本主义萌芽,中国产生了启蒙教育思想.在晚清,近代科技与教育甚至被统治者提高到上层建筑和社会制度改革的先锋地位.20世纪前后,政府开始自上而下的教育法律制度改革,引进西方教育法律制度,颁布学堂章程等一系列教育法律规范性文件,规范近代学校教育.通过教育法律法规以国家干预的形式推进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2.
付炳旭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鸦片战争前,中国历代国防的重心在塞防。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受到巨大的震慑,一些进步人士明确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一批爱国官员积极倡导建设中国海防近代化,并提出了许多方针与措施。在外国侵略者日益猖撅进犯海疆的压力下,清政府也开始重视海防问题,并下令筹议海防建设的具体方案,中国海防现代化建设铺开了阵势。1888年北洋水师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海防近代化建设的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3.
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家琦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鸦片战争以前,长江下游城市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并没有跨入近代。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是在列强侵略、传统势力坚韧的条件下向西方学习的结果。城市近代化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传统商业经济发展程度、地理环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及地区文化传统等等。在不同的城市,许多因素发挥大小不同的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不同的合力。不同的合力推动不同的城市沿着不同的轨迹走向近代化。南通、无锡、常州、镇江、芜湖、宁波城市近代化的轨迹都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试论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龙威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4)
鸦片战争,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也是近代化的开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鸦片战争开始的历史,对于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化是有重大意义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在最近十年内,人们热衷于讨论中国近代化,然而对于中国近代化的认识,却有巨大的分歧。要分清此中的大是大非,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鸦片战争开始的历史。一对于近代化,我国学者有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表象到实质的认识发展的过程。在新中国诞生之前,统治思想界的观点,只是 相似文献
5.
一部中国近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的近代化而斗争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义和团运动究竟起了何种作用,这是关系到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有人曾把义和团运动说成是“反近代化的”对此,我们不能同意。现就管见所及,对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1 义和团运动虽然是一次旧式的农民斗争,但它与争取实现中国近代化的进步潮流并不是相对立的。义和团的反帝斗争与争取民族独立这一实现中国近代化所必需的首要条件,有着直接的联系。毛泽东曾经指出:“帝 相似文献
6.
李元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从其诞生之初,就放弃了“启蒙”之路,沿着由孔子奠定的“学而优则仕”的路子一直走下去,幻想假现世明君之手,还“乱世”一个太平。结果是理想的破灭和人格的丧失!这一悲剧是怎样造成的?中国知识分子能否跳出这一命运的怪圈,值得人们思索。 相似文献
7.
近代化是表示向近代文明变化、向近代文明过渡的概念。它是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综合变化的历史过程,不能单纯把它理解为工业化。近代化的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在生产力发展方面,即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在生产方式方面,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进而推动了我国近代教育变迁的进程。比较分析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宗旨、学校制度、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变化。目前我国教育正处于改革的重要时期,探究辛亥革命进程中的中国教育近代化对今天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蔡勒禹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中国近代化是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方面资本主义化的过程。中国近代无数仁人志士为此作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其中容闳就是较有代表性的一位。 容闳(1828—1912)是鸦片战争以后到西方接受西学的最早的中国人之一,中国第一个留美毕业生。在他的自传《西学东渐记》里记述了他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他对中国近代化 相似文献
10.
阎振林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1,(4)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了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造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近代化强国,写出了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建国方略,制定了一幅宏大的《实业计划》的蓝图,并为此而花费了毕生精力,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尽管这一伟大的理想、宏大的计划没有得以实现。但它是近代先进中国人向世界先进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是在外国侵略者的打击下,由士大夫从经世致用观点出发,和新型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文化及马克思列宁主义后倡导起来的.它蹒跚地沿着近代化的方向走向世界,历经艰辛曲折、筚路蓝缕.兹就其进程中的三个问题论述如次. 相似文献
12.
周亚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
<正> 中国真正的妇女参政,开始于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此后它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女权运动下的妇女参政;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革命运动下的妇女参政;二战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下的妇女参政.在当前学术界对妇女参政问题争论不休的热门时机,回顾与探讨一下它的历史进程,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程健康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6-120
通过分析中国近现代史上近代西方列强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不断抗争与奋斗的历史轨迹,亦即探寻和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史,说明反映中华民族共同愿望的中国梦实现之不易以及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现实性。当代青年学生作为践行中国梦的有生力量,应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余荩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个反复出现的相似的文学现象:许多朝代新建后常经历50年到100年左右的文学沉寂阶段才迎来文学的繁荣;各朝立国初期文学功能常囿于单一模式,歌功颂德成为文学主调;必经革新力量的推动,才展现文学发展的新局面.透过这些相似点可得到几点规律性认识:文学片面地维系于直接的功利观念,艺术规律受到抑制,将阻遏文学的兴盛;大学繁荣离不开对文学审美特征的把握.而审美理想的成熟与广泛认同,是文学繁荣的必备条件;文学发展历程盛衰相生,衰而启盛,盛中含衰,衰而求变,变复启盛。这种发展轨迹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5.
宋志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3)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曾出现过三次高潮 :五四时期 ,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 ,大革命失败以后。在传播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逐步同中国哲学相会通 ,同中国社会革命实践相结合 ,推动中国哲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 ,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这一思潮的历史发展轨迹 ,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唯物史观的传播、规范化和通俗化进程、中国化进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
中国共产党建立70年来,把马列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关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基本思想,创造性地应用到中国革命的全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针政策的总汇,就是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的路线.它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概括地说,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体现了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7.
法制近代化,是指法律及其制度脱离古代传统,迈向近代文明的转型与发展过程。孙中山的法律思想及法治实践,涉及了与法制近代化相关的一系列核心问题,诸如提出了系统完整的民主共和宪政主张,进行了建立民国、民主立宪、保障民权等伟大宪政实践;提出了法律至上的法治主义主张,以此否定人治主义和法律工具主义;提出了"五权分立",主张并推行司法独立;反对等级特权,主张并实践平等自由人权;从理论与实践上改变"诸法合体"的传统;反对重刑酷罚,主张并实践刑罚人道主义等。因此,孙中山对中国法制近代化乃至现代化进程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其历史贡献也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8.
詹素平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2)
"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起点.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新的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教育管理的出现,推动了教育近代化的进程;留学教育的推行,使中国近代教育主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李治涛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5)
甲午战争是晚清政府编练新军的契机,建立强大国防的呼声是新军编练的内部因素。新军的创建意味着中国军事近代化在洋务运动的基础上开始阔步前进,新军在武器装备、军队编制、军事思想、军事教育等方面积极吸收西方强国的经验,使得军队近代化大大超前于经济、政治等其他领域的近代化。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造就了武器装备的不统一,军事追求至上的因素导致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主宰地位,形成了军队私家化的局面,开启军阀统治中国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楼均信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工业近代化完成的标志是什么?我们认为,大致上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生产工具的变革,即由机器代替手工劳动,机器生产的近代化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开始机械化时代;二是生产总值的转变,使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优势.要实现这两项,在法国决不是通过一次工业革命就能达到的.因为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束并不等于工业近代化的完成,但工业革命的展开却是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那末,在法国究竟何时才是工业革命的开始呢?对此,在经济学界和史学界长期以来说法颇不一致,有的学者认为法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末①;有的则说到19世纪20年代初才逐渐开始②;有的说开始于1840年左右,也有的说开始于1895年③.凡此种种,我们认为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