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仲乐 《北方论丛》2022,(2):168-176
房山石经唐刻《大般若经》刊镌过程中幽州社会各阶层皆有参与,构建了有别于实体宗教神圣空间的"社会空间"。此社会空间以宗教的神圣性为依托,在内部群体构成、活动辐射范围以及群众聚集形式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世俗性特征。在此宗教社会空间中,各个信仰群体以家庭、地域、社邑等方式结合,通过各异的参佛理念,或表达个人祈愿,或隐含政治诉求,或流露血缘特征。将刊镌佛经这一佛教活动融入多元化的具有世俗特征的信仰理念,展露了宗教空间中神圣与世俗的矛盾与依存。  相似文献   

2.
王龙 《阴山学刊》2010,(6):114-116,120
辽代佛教的盛行,使佛教读物大量产生,僧人和信徒空前之众,名刹伽蓝遍布境内,寺院阅读繁荣兴盛。它们不仅形成了辽代文化的显著特点,也成为辽代社会阅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整个辽代的阅读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辽代尚父考     
辽代获尚父称号的臣僚约有17位之多,堪称历史上的奇特现象。尚父中既有宰相,也有其他臣僚。他们基本都是年事较高、社会声望也较高的老臣,而且大都对辽王朝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尚父群体在民族属性上虽以契丹族为主,但却具有多民族成分,体现了辽代多民族社会上层联合统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辽代佛教“世俗化”,缘于其受到了唐代佛教世俗化的影响,并有着庞大的基层信奉群体作为支撑。辽代佛教的世俗表象主要体现在僧侣上层趋俗涉政、佛教义理的儒化倾向、信众佛事活动中掺杂世俗内容以及僧侣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具有世俗取向等方面。佛教世俗化对辽代社会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出现了世俗社会“佛教化”的现象,民众世俗人生的某些时段、世俗生活的某些方面都打上了佛教烙印。  相似文献   

5.
辽代佛教"世俗化",缘于其受到了唐代佛教世俗化的影响,并有着庞大的基层信奉群体作为支撑。辽代佛教的世俗表象主要体现在僧侣上层趋俗涉政、佛教义理的儒化倾向、信众佛事活动中掺杂世俗内容以及僧侣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具有世俗取向等方面。佛教世俗化对辽代社会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出现了世俗社会"佛教化"的现象,民众世俗人生的某些时段、世俗生活的某些方面都打上了佛教烙印。  相似文献   

6.
辽是我国中古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而建立的一个统治王朝。辽统治我国北方二百多年,加上西辽八十多年,前后超过三百年,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作过许多贡献。但是,辽代书禁甚严,史料流传无多;兼以亡国当时,遭到金人焚掠破环,以致“书简有缺”,“文献无征”;加之无人修史的时间仓卒和修纂者的潦草塞责,所以《辽史》的缺略谬误在《二十四史》中为最甚。因此,研究辽代的历史,只靠过去编纂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7.
在政权更迭频繁、多元文化交汇的背景之下,华北北部民间社会的佛顶尊胜信仰保持了很强的延续性;此信仰在辽中后期也影响到契丹贵族;辽代密教的渊源除了唐密,还包括杂密和直接来自印度的因素.辽中后期,汉族民众也为契丹统治者建造经幢祈福.这些都是中古时期不同文化交融互动和族群关系演进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宋朝多数皇帝的文化水平确实高于历朝皇帝,其御笔数量十分可观,而宋朝君臣也有编纂本朝或前代皇帝御集的传统,但皇帝的御笔并不都是其亲笔所书,也有不少是他人代书之作。宋朝各代皇帝的御笔,多少反映了他们当权和施政的不同个性,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说是宋朝历代政治的一面镜子,反映了自宋太宗伐辽失败后,宋朝基本上就一直过着“支倾补漏,循袭故常”的日子,直到宋朝灭亡。  相似文献   

9.
辽代文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代文学既是当时的北国文学 ,也是中华文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辽代文学的崛起 ,为多元一体、北雄南秀的中华文学提供了同北宋文学优势互补、异轨齐驱的重要范本。现存辽代文学作品 ,以诗文为主。辽代初期的诗文传留殊少。中期以后文化趋于繁荣 ,作者逐渐增加 ,艺术技巧日益成熟 ,作品开始大量涌现。而契丹族妇女文学的崛起和发展 ,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辽代的妇女作家以萧观音、萧瑟瑟为代表 ,其文采风流 ,不让须眉。辽代的口头文学 ,主要有神话传说、民间歌谣等。辽代的神话传说大多与契丹民族的历史发展有关 ,是民族发展的曲折反映 ;其国土风俗歌谣纯朴遒劲 ,指陈时弊的讽刺歌谣俚俗生动。辽代的契丹文文学 ,也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一千多年前 ,契丹民族崛起于内蒙古东部草原 ,于 916年建立了雄踞北方二百余载的辽王朝 ,遗留至今的辽代文化遗产的光辉依然璀璨夺目 ,动人心魄。为了让更多的人们能目睹辽代文物的风采 ,了解内蒙古大草原的辉煌历史 ,经中国历史博物馆与内蒙古文化厅协商 ,将于 2 0 0 2年 6月至 9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辽代文物精华展 (暂定名 )》。这次辽代文物展览 ,调集了内蒙古自治区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博物馆以及赤峰、通辽、呼和浩特地区的 2 0 0余件辽代文物 ,是内蒙古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辽代文物精品“大聚会” ,也是内蒙古辽代文物首次在中国历…  相似文献   

11.
辽代官制承唐仿宋,监察狱案警巡系统的职官亦不例外。但由于《辽史.百官志》的疏漏,大量辽代监察狱案警巡系统的职官不见记载。钩沉出土的辽代石刻文字资料,可对辽代监察弹劾类职官、狱案审理类职官以及警巡治安类职官进行考证,以弥补《辽史.百官志》记载的缺漏,并有益于学者对辽代法律监察制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辽代是我国历史上由契丹贵族统治的一个重要朝代.它历时二百余年,对我国北方和中原政权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辽代的文化是灿烂辉煌的,辽代的著述能反映出契丹贵族接受汉文化、不断汉化的过程,反映辽代文化的面貌.但,由于宋辽时书禁甚严,辽朝灭亡时文化典籍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以至辽代书籍传世不多,《辽史》也没有艺文志载入.宋代以来,私家目录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对当时所见辽人著述作了介绍,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明王圻《续文献通考》等也对辽代著述作了著录.清代以来,许多学者补编辽史艺文志,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清黄虞稷编《千顷堂书目》补辽代部分,列书目11种,清倪灿、卢文 编《补辽金元艺文志》辽代部分一卷,列书目11种,清金门诏编《补三史艺文志》辽代部分一卷,列书目64种,清钱大昕编《补元史艺文志》附辽代部分一卷,列书目27种,  相似文献   

13.
奉安、祭祀御容是辽代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就制度层面而言,其一方面继承了前代及北宋御容奉安的传统;另一方面,又根据契丹民族风俗在一些方面进行了调整与补充。同时,围绕御容,辽宋之间曾展开一系列的交聘活动,这些活动是双方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辽宋间政治的发展作用匪浅。  相似文献   

14.
辽代南面地方官基本参照唐制,设置京、道、府、州、县、城等行政建制和职官,同时也加进了不少契丹本族职官的内容,南面京官就是比较典型的事例。在研究中,要对"南面"予以正确的把握。南面京官是辽代南面地方官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剖析其机构设置和主要职官,会使我们从一个角度比较清晰地了解辽代南面地方官。在辽代五京的主管官中,契丹族占有很大比例。南面京官许多部门的职能都与经济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辽代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四大类:一是水灾,包括洪灾、涝灾、雹灾、雪灾等;二是地震灾害;三是旱灾;四是虫灾。 (一)辽代的水灾类灾害。水灾类诸灾在辽代发生最为频繁,所造成的损失也最大。辽代的洪灾居水灾类灾害之首,史书中多有记述。如,辽太宗会同九年(946年),“秋,苦雨,川泽涨溢,自瓦桥已北,水势无限”,洪水漫淹了大量的田园庄舍。“瓦桥”,即瓦桥关,在今河北雄县,当时为辽与后晋的边界。“瓦桥”以北,泛指辽的南京地区,即今京、津与河北中、北部地区。辽穆宗应历二年(952年)十月,“辽瀛(今河北河间县),莫  相似文献   

16.
木叶山是契丹祖源地、发祥地,故辽代皇帝频繁前往祭祀。对木叶山的祭祀,包含祭山神、祀天以及祭祀祖先等寓意。辽太宗时期佛教已很盛行,辽太宗遂变革传统祭山仪,将祭拜观音一环增加到祭祀木叶山的活动中。辽太宗即位初期,祭太祖庙、祖陵等祭祀祖先活动非常频繁,祭祀木叶山的活动基本伴随祭祀祖先的活动进行。从天显八年(933)开始,辽太宗祭祀木叶山的次数随着其祭祀祖先活动次数的减少而减少了,且祭祀木叶山的活动大多在游猎过程中举行。  相似文献   

17.
中书令是辽朝南面官系统中书省的重要职官。辽太祖时借鉴唐制置中书令。辽太宗、世宗时期,辽朝的内外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中书令因此被赋予相应的职能。在这段时期,中书令的职能和地位逐步确立,其后随着形势发展而产生的演变也都基于此。对中书令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中书令在整个辽代的演变情况形成更加客观的认识,以求对辽代政治制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8.
辽代燕云地区的绘画与舞蹈艺术有三大特色。其一 ,在辽朝政府为从艺者创造的宽松的文化环境下 ,在民族融合的氛围里 ,绘画与舞蹈艺术活动呈现出大众化的特色 ;其二 ,在辽代南北与东西文化的碰撞、交流中 ,绘画与舞蹈艺术技巧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其三 ,受辽代多元文化同存、多种经济共荣的影响 ,燕云地区绘画与舞蹈艺术题材呈现出丰富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辽代石刻文续编》(以下简称《续编》)是向南先生继《辽代石刻文编》之后推出的辽代石刻文献的又一巨著,该书主要收录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土的辽代汉文石刻。辽代石刻可从一个侧面来反映辽代社会的政治变革、人口迁徙、民族融合、典章制度、历史地理、语言习俗等情况,从而有助于加强历史学、文化学、民族史、边疆史  相似文献   

20.
道宗朝是辽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时期,这个时期的婚姻政策也具有特殊意义。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分析辽未婚姻政策对辽末政治的潜在影响。 一、作茧自缚的对内婚姻政策 耶律氏与萧氏两姓通婚,构成契丹族婚姻制度的基本特点。在有辽二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社会性质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婚姻制度作为辽代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也有从适应到不适应,以至最后阻碍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道宗朝婚姻政策的保守性,恰恰反映出辽末婚姻制度的落后性和政治制度的腐朽性,也暴露出了辽末社会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