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个手机     
爷爷临走的前3天,奶奶的情绪一直很反常。她整日坐在爷爷的床前,唠唠叨叨地不知说些什么。那时,爷爷的气息已很微弱,他老是说自己活不过几天了,眼神中充满着对奶奶无限的留恋。我们可以看见爷爷的嘴唇在动,说些只有奶奶才听得懂的话。那天下午,奶奶突然离开爷爷出去了。她对爷爷说“:你先歇着,我出去办点事儿,一会儿再来陪你。”奶奶带着那只被她珍藏了多年的钱包,那里面有她积攒了多年的私房钱。回来时,奶奶提着一只小手提包。里面是两个手机。奶奶的眼角都是笑纹,对爷爷说“:老头子,你看看,我买什么了?”弥留之际的爷爷自是不知道奶奶买了…  相似文献   

2.
一次别离     
去年11月份的一天,接到爸爸的电话,说奶奶去世了,让我第二天务必赶回家见奶奶最后一面. 到家后,看到两个月前还跟我絮叨过年要带个男朋友回来的奶奶静静躺在冰棺里,我一下子绷不住,大哭了起来.祭拜过奶奶后,我去里屋看爷爷,他是个快100岁的精神矍铄的老人,此刻安静地躺在床上,一言不发. “爷爷……”我拉着他的手,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傻孩子,哭什么?爷爷活得太久了,对生老病死都看得很开,何况你奶奶的病……爷爷和你爸爸、伯伯也照顾得累了,她是想让我们休息呢……”爷爷看不出伤心,眯着眼对我说,倒像是在安慰我.  相似文献   

3.
淘气爷爷     
“爷爷!爷爷!……”,唉!爷爷总是这样,都70多岁的人了还像个不懂事的孩子——掏马蜂窝、把被子中的棉花拉出来做胡子、帮邻家的小狗剪毛毛、扎辫子……这不,一大清早又不知上哪儿溜达去了。“啊!天哪……!”一阵高出80分贝的尖叫让方圆几百里“大地震”。我一阵小跑从楼下跑到楼上,只见奶奶脸色铁青,呆呆地站在那儿。“怎么了!怎么了!”爸爸很快就逮住了“贼头贼脑”的爷爷。“爸,你又做了什么?”爸爸不耐烦地问道。爷爷振振有词地说:“你妈说仙人球的生命力很顽强,我想知道是什么促进它的生命力,我的实验就从仙人球下手了,我想它没了刺就不…  相似文献   

4.
我的奶奶叫姜玉芬,我和妹妹有时候叫她“省奶奶”,有时叫她“费奶奶”。为什么一个奶奶有两种称呼呢?这是由她当家理财引起的。奶奶50多岁了,看东西不清楚,经常指鸡为鸭,我和妹妹劝她买副老花镜,她总一笑了之“:家里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能省几个是几个。”一般家里夏天都用空调或者电扇驱暑,奶奶房里却没有,我再三劝她买个电扇,她都说“:电风扇不如自来风”,果断地拒绝了。奶奶这么节省,我和妹妹就叫她“省奶奶”,可是我和妹妹缺什么了,她就把“省”字抛开,不怕费钱,所以我们又叫“她费奶奶”。这个星期天,我到奶奶家玩儿,奶奶见我来了就问“:…  相似文献   

5.
奶奶的手机     
你说,这事巧不巧?奶奶今年正好是60岁了,她常半开玩笑半自豪地说:我可是和祖国一起长大的,今年可有13亿人为我祝寿啊!奶奶和爷爷常年住在农村老家,我和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6.
陈教授:我的奶奶今年90岁,爷爷比奶奶小3岁。老两口生活了一辈子,70年几乎没红过脸闹过别扭。我们是典型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上行下效,从来都是和和睦睦,尊长爱幼。老少四代的婚姻,也都稳如磐石。没想到,年龄最大的奶奶却出了问题。不知为什么,自今年春节开始,只要串门拜年的亲朋好友来向奶奶问候,她总是当人的面谈论爷爷,说爷爷老来少,越老越不要脸,见到年轻的媳妇就嬉皮笑脸地往前凑,她无中生有却绘声绘色的描述,叫大家听得目瞪口呆,把爷爷气得死去活来,不得已只好躲到我们家去住。最近奶奶竟说要到法院告爷爷重婚罪,说爷爷有“二奶”了,…  相似文献   

7.
杨医师:您好。无论以前的同事,还是退休以后的老伙伴们,都认为我爷爷是一个热情开朗、充满活力与自信的老人。可自从半年前,与爷爷相濡以沫的奶奶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去世后,爷爷就变成了一个低沉厌世并且杂乱无章的“糟老头子”。究其原因,是爷爷一直认为没有及早发现奶奶的病情,  相似文献   

8.
家庭对诗会     
退休无事,居家佩大山,我说,年轻时正赶上“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年代,要不,没准我也是个作家。话音刚落,小孙女在一旁笑着说:“奶奶说你现在就是‘坐家’,整天坐在家里的‘坐家’。”老伴在一旁说:“你爷爷自认为是当作家的料,我们试试他,问问他敢试吗?”我当然不服,于是答应了。最后商量决定以  相似文献   

9.
冰子 《社区》2006,(21)
爷爷是在“露天煤矿”入的党。大跃进的时候,人们突发奇想,用铁锹扁担土筐平地挖个大坑取煤,结果煤没取出来,爷爷却得了张党证。爷爷是从旧社会走进新社会的人,干活时别人两人抬一筐,爷爷一根扁担挑两筐,一人干了四人的活,还能不入党?爷爷入党的时候是由一个爬雪山过草地的“老革命”给谈的话,爷爷当时激动得浑身发抖,抖了半天只记住了一句话“:当党员就准备吃亏。”从此,爷爷遇事就想着吃亏了。当年生产队分粮,分到末了还差20多斤,干部要挨家取回一点,爷爷说“:就取我一家的吧。”干部说也行,来年分粮再补上。爷爷说“:不用补,我是党员,得…  相似文献   

10.
爷爷是个传统的男人,奶奶是个传统的女人。在我们这些晚辈看来,他们的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是波澜不惊的一潭死水。记得我小的时候,每天,爷爷黄昏归来时,奶奶已经摆好了饭菜。等爷爷在饭桌前坐下,奶奶便站在爷爷旁边奉上筷子并为他斟好酒,然后奶奶脱去爷爷的  相似文献   

11.
在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的扉页上,作者莫言写道:“谨以此召唤那些游荡在我的故乡无边无际的通红的高梁地里的英魂和冤魂。我是你们的不肖子孙,我愿扒出我的被酱油腌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粱地里。伏惟尚飨!尚飨!”在这里,作者所虔诚祭祀的,当然是作品的主人公余占鳌(我爷爷)和戴凤莲(我奶奶)以及他们的同伴们,并要以此书作为一座“丰碑”来纪念他们。早在爷爷为奶奶出大殡的时候,这块碑就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放学后,东东、明明和玲玲一起练习用“毛”字的不同意思说话。东东说:“这只羊的毛(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刚被爷爷剪完。”明明说:“那时候10元钱1斤米,钱可真毛(货币贬值)。”玲玲说:“奶奶总说我是个毛(小)孩子。”明明又说:“这筐菜毛重(货物连同包装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以往春节都是爷爷给我压岁钱,可是今年不同了,而是我给爷爷压岁钱。我爷爷是一位退休的教师,今年65岁了。爷爷原来身体很好,自从得了脑血栓后,每天都要吃很多药,都成了“药圣”了。爷爷家现在只有爷爷和奶奶两口人。爷爷没有患病前,他们的生活很富裕,每年春节,爷爷都给儿孙压岁钱。在孙字辈上,有我和我二娘家的小哥哥等,每次爷爷每人给200元。这些钱虽然不多,但是代表他们的心意。天有不测风云。去年春天,爷爷又重重地摔了一跤,爷爷住进了医院。过了几个月,爷爷出院了,从此爷爷坐上了轮椅。这年春节我们的心情都非常沉重。爷爷为拿不出给我…  相似文献   

14.
稻草人     
我放学回到家,看到地板上乱七八糟地放着竹竿、稻草、旧薄膜……爷爷正坐在中间编稻草人,满地狼藉不堪。我好奇地问:爷爷,您编这稻草人干什么?”爷爷说:看稻子。”刚从田里回来的叔叔粗声粗气地说“:买几瓶毒药就能把稻雀毒死,何必费力。”我迷惑不解地问“:稻草人能看得住稻子吗?”因为我总觉得吃稻子的稻雀是非常机灵的。爷爷却笑了笑说:过几天我带你去看看吧!”过了几天,爷爷带着我去看稻子。我远远就看到稻草人在田间的田埂上威武地挺立着。我走到田埂上一看,几只稻雀正在田里啄稻子。忽然刮起一阵风,稻草人挥舞起手里的薄膜鞭,呜呜作响…  相似文献   

15.
小木棍儿     
国庆放长假,小外孙女回来了。我问她:“每个星期还去奶奶家吗?”她冷着脸说:“不去了。”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孩子咬着牙说:“我不喜欢她,我恨她!”“啥?!”听了孩子的话我有些惊讶。过去孩子每次回来提到奶奶,都赞不绝口地夸奶奶好,说奶奶和  相似文献   

16.
饺子事件     
我以前是个不尊敬人的孩子,可是一次饺子事件让我学会了尊敬他人。那天,中午放学回家,我问爷爷做什么饭,爷爷说:“包饺子。”我一听就急了,说:“怎么又是包饺子,天天吃饺子,我都吃腻了。”爷爷瞪了瞪我,自言自语地说:“这孩子,我小时候……”“好了,好了,又要讲你小时候!”我白  相似文献   

17.
爷爷摔酒瓶     
爷爷爱喝酒,别看他年逾花甲,可对酒的着迷程度却不减当年。阳台上的积如山。什么茅台啦,五空酒瓶简直堆说酒瓶卖了还可粮液啦!应有尽有。他以买酒喝。他说酒瓶卖了还可以买酒喝一天,电视播放有人用名酒瓶装劣质酒骗人,造成许多人眼瞎或昏迷不醒的新闻。爷爷看了。吃饭时,爷爷没喝酒。我说:“爷爷,您是不是怕喝光了买着假酒?”爷爷没吭声。饭后,忙着收拾酒瓶。这时,远处传来收废品的吆喝声。爷爷让我把收废品的喊来。原来这是个高价回收名牌酒瓶的人。爷爷乐呵呵地去阳台找酒瓶子。我急忙把爷爷拽到里屋说:“爷爷,您忘了假酒新闻啦?”爷爷想…  相似文献   

18.
孝敬老人     
山歌 《新少年》2011,(1):62-63
甲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乙 对,百善孝为先。 甲 过年了,我给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的礼物,就是—个字——“孝”!  相似文献   

19.
看到电视上的法庭辩论,真过瘾。我好想也能站在大庭广众之中,用我敏捷的思维、伶俐的口齿把犯罪分子逼问得哑口无言。那种感觉一定棒极了。于是,我眼珠转来转去——终于落在了奶奶身上。我要求奶奶当“被告”,我当公诉人。奶奶不干,笑着说:“干吗让我当被告,我还想当法官呢。”在我的一再央求下,奶奶终于勉强同意当一把被告。我又给爷爷和妈妈分配了角色。“法庭”总算可以开庭了。  相似文献   

20.
思君 《社区》2001,(Z1)
我老妈自退休以来,做居委会委员也有几年了,她那马不停蹄,精神抖擞,乐颠颠地为民服务的热情,依然不减当年。 她年轻的时候还当过民兵连长呢,凡事都以工作为重。老爸退休后,围着锅边转,老妈忙进忙出,像是为家里挣大钱似的。难怪我女儿问:“别人家都是爷爷出去挣钱,我们家怎么是奶奶出去挣钱,爷爷做饭呢?” 老妈文化程度不高,只读了几年小学,但外表看起来却给人一种能说会道的知识分子的形象,话说出来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