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本世纪初北美Media Ecology引入之后,中国传播学界引发的一场"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环境学"之间的论争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梳理、语义分析与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论争的缘起、发展以及两派学人各自的主张、论争的焦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经过近十年的沉淀和思考,当下对于Media Ecology在中国的发展与思考,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论文对于两派的关注,不仅注意到两派之间的差异,还注意两派研究的同一与涵容之处。希图为学界对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环境学的认识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提要]媒介环境学者认为任何媒介都不是价值无涉完全中立的介质,媒介自身拥有一套由语法和编码规则组建的符号系统。人们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媒介符号环境的限制,以符号系统定义的方式感知和思考问题。本文以微信为研究对象,通过其所构建的感知环境、符号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分析,得出微信的媒介偏向主要表现在空间跨越、多感官延伸以及场景融合,并产生了技术追慕下人文失衡、感官全面延伸与截除下的“文化痉挛”、场景融合下“后区”前置等文化、社会和交往情境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媒介环境学形成于20世纪末,是与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并立的传播学的第三大学术流派,因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然而,从其孕育到形成,一直存在着争鸣,特别是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学派名称、学派关键人物归属等问题的争议,一方面反映了这一新兴学派发展面临的问题,同时也使媒介环境学在争鸣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媒介环境学派以文化、科技与人类传播三者之间的互动共生关系为研究导向,从其理论溯源层面来说,城市生态学理论与技术哲学是其立论的基础;媒介即环境是其核心命题,亦即其本体概念;而从因果型和实践型两种解释路径,可阐释媒介即环境命题中诸要素之间的动态联接;媒介/技术至上和人文主义价值观则是其贯穿始终的研究原则,体现了媒介环境学派宽广的知识视野、厚重的价值关切与细腻的理论情怀。  相似文献   

5.
媒介环境学彰显媒介形态的特性及其对人和社会的结构性影响。它忽视传播主体和政治经济等因素对媒介效果的影响,体现了学科理论范式的局限。同时,它突破了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理论范式,试图从人性化的新视角思考媒介形态的演化,显示了学科的人文关怀和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6.
纵观艺术发生、发展和传播的历史,可以说一部艺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媒介演进史。但是传统的媒介理论和艺术理论对于作为媒介的艺术和艺术的媒介之维都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当下对此研究最深的当属媒介环境学派。艺术的媒介之维不仅是媒介环境学派长期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且是其传播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从静态/本质的角度看,艺术媒介的讯息本质问题、环境与感知问题等是媒介环境学派探讨的重要议题;从动态/历史的视角看,媒介环境学派研究了媒介演进与艺术发展的辩证关系等问题。正是因其对于作为媒介的艺术的研究,才使其构建了一套独特的媒介理论和艺术观念,进而形成了一种既区别于经验学派又有别于批判学派的艺术传播研究新范式。这种新的研究范式不但拓展了媒介研究和艺术研究的理论空间,而且丰富了人们对媒介的人文内涵与艺术的媒介本性的理解,对我们研究多媒体时代纷繁复杂的艺术传播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小说与纸质传统小说形式上没有明显区别,无非依赖的媒介不同,因此要谈网络小说,就必须关注互联网的媒介属性,然后才能分析媒介转换会给小说造成什么后果.从媒介环境学的角度看,互联网主要表现为一个多线程思维的分心机制,具有强交互性和强刺激性.互联网思维带给网络小说的,就是二次编码既往的通俗经典文本、情节的快速推进以及文化口味上的鄙俗化.  相似文献   

8.
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微博碎片化现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博作为流行的网络应用,在显现其快速传播的优越性同时也暴露了其自身的缺陷——信息碎片化。首先借助媒介环境学宏观的理论视野和人文关怀精神,将微博理解为一种感知环境和符号环境,从信息如何被编码、传输和解码三个层次解读微博碎片化现象;然后提出信息碎片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应正确处理技术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注重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方媒介环境学派从媒介史的视角,分析书籍的文字符号、物质载体和复制方式的特征及其演变,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书籍的文化取向及其对人的影响。印刷书籍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中介力量,但印刷术对西方的影响不同于对中国的影响。在当今新媒介环境中,印刷书籍所代表的文化具有平衡媒介环境的价值。这些观点对综合考察中国书籍史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学新批评派对麦克卢汉传播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克卢汉的传播研究深受文学特别是新批评派的影响:新批评派为麦克卢汉植入了形式主义的思想种子,让他迷上了文艺思维的模式,塑造了麦克卢汉式的表达风格,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对道格拉斯·凯尔纳及其媒介文化思想的研究,历来是我国媒介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然而,国内学者对凯尔纳媒介文化思想的研究一贯是从批判理论和文化研究的视角展开,而忽略其思想在其他理论维度的表征。因此尝试在批判学派之外,从媒介环境学的路径出发,借助其理论资源对凯尔纳媒介观进行探析,并通过将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和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理论中的部分观点与凯尔纳的媒介批评文本相观照,解读出凯尔纳媒介观在情境与受众两个维度的表征,即情境偏向与受众中心。同时指出,对凯尔纳媒介文化思想的研究应该是一个立足于多元理论视角并以文本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2.
媒介技术是近年来传播学研究的热点。媒介环境学派作为传播学中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从媒介技术的发展入手探索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媒介环境学派关于技术与文明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悲观的,另一种是乐观的。当代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人类文明的失落,如何让技术与人文和谐共生是当代诸多学科都关注的话题,也正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关于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的主要命题。在技术发展理念与路向上,吉登斯超越现实主义的乌托邦现实主义态度选择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5G时代的到来以5G的高速度、低时延、广连接等特征打开了人们对5G技术认知的大门,5G技术受到广泛认可并且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传媒业也不例外。5G的渗透带来媒介技术的革新与升级,尤其在视频产业方面,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这让人们对技术产生困惑,而媒介环境学派对技术的认识可为解决当下技术困惑提供启示。在技术狂飙时代应坚持以审慎且积极的态度对待媒介技术,保持对技术的理性认识,并重视技术的人性化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4.
媒介的影响力分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两种.二者虽有着各自的功能特征,但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传播学理论和传媒产业关注的重要问题.一般说来,社会影响力大的媒体,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不同的媒介系统与身体形成了不同的关系,传播与身体不同的关系又构建出不同的媒介系统,作为主体的身体自始至终影响着媒介的技术、形态以及传播方式,身体及其功能在传播中的体现决定了媒介的特质与内涵;同时,媒介的发展又反作用于身体,形成了特殊的媒介身体文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察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活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探讨了作为工具论和作为环境论的多媒体教学各自不同的设计取向及利弊。作为环境论的多媒体教学促生了超学习模式,这种非线性、多方位、情境化的学习模式无疑对传统学习方式构成了多方面的挑战。这些对教育的挑战与危机在更深层面上促使我们当代教育者应该重新反思教育的本质。在多媒体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及对创造性人格的孕育是当代教育最为本质的内涵和要义。  相似文献   

17.
重视视觉的应用是高校官方网站扩大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和常见做法。但仅靠视觉作品本身的冲击力,并不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视觉元素的传播潜能。在网络时代,高校官方网站的视觉设计要摒弃单纯的“内容为王”思维,主动适应网络“互联互通”的技术优势,用“媒介环境学”的思维,促进“媒介融合”时代的网站视觉传播模式发展。通过对国内“985”重点高校的官方网站视觉模块的调研分析,通过“链接”、“分享”、“搜索”、“数据库”等指标衡量,总结出985高校网站视觉模块设计的四个发展层次。在“媒介环境学”视域下深入分析高校官方网站视觉功能模块的“四无”缺陷(即无链接、无分享、无搜索、无数据库),认为,应借助多级传播理论,使高校官方网站视觉功能向“互联互通”阶段发展。这将是继视觉应用浪潮之后高校官方网站视觉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在对媒介环境学派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勾勒出了该学派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一框架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对传播媒介的静态分析;对媒介演化的动态分析;对媒介本身之社会历史影响的分析。每个方面又包括多个层次和维度。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作为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成为21世纪传播学界研究热点之一。首先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媒介融合的定义,提出作者自己对媒介融合研究的理解。随后梳理了学术界在该选题上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多元研究视角,供今后学者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政府的媒介形象,是政府通过大众传媒所展示和传播的形象.它是由政府的现实形象转化而来的.政府的现实形象是其媒介形象展现的基础和依据.所以,政府的媒介形象展现首先与它自身的现实形象有关,同时也与大众传媒的报道方式、传播方式有关,与社会公众的接受与认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