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留日学生救国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在于日本政府强迫北洋政府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救国团作为留日学生归国后的组织机构,有自己的组织方法和纲领,联合国内学生进行了大规模的废约救国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政治思想和组织骨干上的准备,是五四运动爆发的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2.
1912—1926年中国银行商业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银行是华资银行中最大的银行。按照中行则例规定,中行为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组织形式为股份有限公司,官股商股各占一半等等。然而,其发展过程并不与原来的设想和则例条文所规定的相一致。中行不仅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反而伴随着其股份结构和制度的变迁与经营方针的调整,在逐步地摆脱北洋政府的控制和干扰,走上了一条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演化为商业银行,而且在服务对象上逐渐地转向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从而实现了其商业化经营战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北洋政府时期的城市规划法律文化有当今值得借鉴的因素。文章全面回顾北洋政府时期丁文江在上海城市规划机制改革方面的重要贡献,对1926年前后北洋政府时期上海城市规划主体、规划法律制度的改革内容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丁文江对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机制变革的重要贡献,以及启示和教训。  相似文献   

4.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府将“风俗”、“学说”的更迭作为施政的优先考虑要素。一方面,继承辛亥遗产.创立新俗,强化政府权威和国家意识,完成南京临时政府遗留的任务。设立国定纪念日和创立国葬典礼,即是以政治社会化的手法维持政治秩序、维护政府权威的典型例证;另一方面,为配合政治上的复辟,北洋政府尊孔复古,利用政治资源为旧道德、旧礼俗披上了合法性外衣.一些曾经被辛亥斗士们批判的恶风陋习又借助政权力量肆意弥漫。“继承”与“异动”成为这一时期最鲜明的变俗特征。  相似文献   

5.
山东红十字会自1904年成立至今的一百多年,历经了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经过战争硝烟和政治动荡,始终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历经百年而不衰,在21世纪焕发出更大生机,成为山东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山东红十字会百年历史说明,作为一个人道主义团体,要坚守"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获得公众的参与和认同,加强和完善自身能力,才能够良好地运营,获得较好的社会评价。  相似文献   

6.
徐海镇守使是北洋政府时期(1913-1925)在江苏徐州地区设置的军事政治组织,是一种特殊地方政治制度的一个表象。此职先后由周金城、张文生、陈调元、孙钵传等四人担任,主要负有剿除土匪、参与混战、兼及民政等职能,兼具强化地方控制与加剧地方动荡之双重结果,对这一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伊岚 《南都学坛》2024,(1):32-39
北洋政府时期,社会舆论对出版业关注颇多,报刊刊发了大量出版时评。这些评论对民国出版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供了可行的建议。有的时评呼吁出版自由,反对北洋政府对出版业的管制政策。有的时评对杂志、教科书、图书等不同种类出版物的编纂进行探讨,特别是讨论如何编纂教科书的时评颇多。此时期的出版时评展示了民国出版业的真实状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于抑制政治出版业的弊病起到一定促进与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清末民初留学归国的诸多人物中 ,颜惠庆的经历较为特殊。他参加过清廷组织的留美毕业生考试 ,成为一名洋进士。从教育界进入外交界 ,管理过考送留美学生及筹备清华学堂的事务 ;组织过东三省大瘟疫的防治工作 ;多次为争取中国的国际地位进行外交斡旋。他担任过清末外务部参议、民国外交总长、北洋政府总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显赫的政治生涯使他成为一代外交名宿。  相似文献   

9.
北洋政府时期,教会医疗事业在中国依然享有不平等条约的庇护,北洋政府不得不对教会医疗事业实行保护政策.出于医疗卫生方面的考虑,北洋政府从实用主义的立场对教会医疗事业加以利用.与此同时,受民族主义的影响,北洋政府在制定医疗卫生、教育等各方面的政策、法规时,对教会医疗事业也采取了一定的限制和管理政策.上述政策表明北洋政府虽能对有益的外来文化资源加以利用,却不能去掉其殖民主义的烙印.这正是半殖民地的社会背景下中国政府对待外来文化事业特殊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主权的收回是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外交上的一个重大胜利,影响深远。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外交活动家,他作为北洋政府委派的主要外交代表,参与了关于山东主权收回的国际交涉的全过程。顾维钧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上围绕收回山东主权问题同列强展开激烈交锋,运用外交策略最终赢得谈判成功。顾维钧在这一艰辛的对外交涉过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1.
北洋政府初期,在税制现代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采取了类似于后来南京国民政府的措施,如尝试建立现代化的税收体制等。由于北洋政府整合能力的弱化和反对势力的强大,其税制现代化改革夭折了。但是,北洋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税制现代化的措施客观上迈出了中国税制现代化的第一步,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巨大的创新和进步,为后来南京国民政府的现代税收制度的初步确立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12.
北洋政府时期征募制下的军人退役呈非制度化状态,军官事实上演变成为一种职业并准终身化;士兵则无退役安置可言。"寓兵于匪","兵""匪"职业化,"兵""匪"职业互换,士兵土匪化即"兵匪",成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士兵退伍的最大路径和特色,它与军阀政治有共生共存之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3.
晚清民国,中国政治生态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突出表现为从"地域观念"向"职业观念"的转变。传统士、农、工、商四民社会解体,新的城市职业群体和集团力量涌现,基于地域因素选举产生的议会制度难以应对并进行吸纳。欧洲大战之后,受西方改造代议制思潮的影响,"职业代表制"成为中国各派政治力量改造北洋政府腐败政治的重要手段。在建国问题上,孙中山始终坚持"革命程序论",在其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又提出"以职业团体为基础召开国民会议"的主张。那么,如何看待孙中山的"革命程序论"中关于宪政阶段国民大会由地域代表制产生之方式与基于职业代表制的组成国民会议原则之间的矛盾冲突,不仅成为孙中山死后国民党各派系斗争的政治遗产,也牵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政治之大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会议"与"革命程序论"作为孙中山遗教而被贯彻落实,"职业代表制"亦写入相关法律文件,进入实践阶段。但是,职业代表制的运作成效如何,是否存在操控、收买?抑或该制度在中国尚缺乏适宜之土壤?从根本上说,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看不出其与工业化和民主化之间存在着正向递进的变量关系。  相似文献   

14.
北洋政府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政权,它实施的一些经济立法如解除民间兴办企业的限制,实行奖励制度,对创办实业进行扶植等,对中国经济和法制现代化转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由于北洋政府经济立法的历史局限性,它的经济立法活动受到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张力制约,从而使其经济立法的历史推动作用大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五四"白话文传播问题,研究者往往受到新青年派白话启蒙叙事框架的影响,将研究重心放在了文化学者如何倡导、发起白话文运动的问题上,而对于政府权力的正面介入或者语焉不详,或者将其置于白话传播的对立面。其实,白话文的传播上挂政治,下连教育,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和运行机制,不但有在野知识分子的鼓吹,也有政府制度化、组织化的推广。在野的新青年派倡导白话文运动注重的是白话民主的启蒙诉求,而北洋政府的制度化推动白话文传播则源于"强南就北"的语言统一配合政治统一的政治策略。虽然朝野势力对白话文传播有着不同的诉求与打造,但双方的颉颃互动却共同造就了"五四"白话文传播的历史辉煌。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少数民族移民对内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习俗的影响。该文认为 ,少数民族移民迁入内地 ,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军事力量 ,并改变了某些地区的民族人口构成 ,促进了民族融合。少数民族移民对内地畜牧业、商业的发展 ,对内地汉族文化、饮食习俗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少数民族移民生产方式变农为牧 ,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1918~1920年,中国北洋政府与美国、日本一起出兵西伯利亚。这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重要事件。北洋政府这一外交政策是国际国内多种矛盾交错杂陈、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既有屈从帝国主义列强的一面,又有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利益的一面,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尤其是这次出兵收回了中东路的护路权、司法权和最高监督权。这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家主权一项项丧失后,而今收回的一项重大主权。因此,对此次出兵的影响及此后日、苏、中三边关系的变化,在方法论上,应坚持国家民族利益与阶级分析的辩证统一,以国家利益的原则来考察此次出兵的得失。  相似文献   

18.
北洋政府时期,实行士兵征兵与募兵相结合的兵役制,由于中央政治权威及财政能力的缺乏导致征募主体的多样化,这刺激并加剧了地方主义,从而推进了民国军阀体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地缘政治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发展起来的,其将地理与政治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理论学说———地缘政治,使得世界地理和地理位置衍生出政治意义,成为一国政治中的重要考量,对经济、安全、对外关系等各个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是确定国与国关系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地缘政治盛行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世界和平,加剧了国与国之间的博弈,由此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地缘政治是资本主义走向没落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20.
浅析北洋政府时期绿林向军阀部队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洋政府时期,政治动荡,军事斗争频繁。与此同时,绿林盛行。军阀与绿林从各自利益出发,各取所需,从而 出现了绿林向军阀部队的大量转化。这一现象的产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