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信息通信技术领域中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UMTS专利(包括涉诉专利和非涉诉专利)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标准必要专利价值评估,将影响标准必要专利价值的因素分为技术价值和战略价值两个维度,进而运用有序逻辑回归研究技术价值和战略价值对必要专利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涉诉标准必要专利的价值比非涉诉标准必要专利的价值更高;(2)技术价值和战略价值都是影响标准必要专利价值的因素,且战略价值对其价值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析信息产业全球标准的形成与扩散,通过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以移动通信业为例加以分析,指出信息产业表现出高度的竞争—合作的市场结构,在信息产业发展中技术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之发展相适应的是全球标准的出现。这种市场结构的形成是以技术标准化为前提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并不取决于技术因素,而其中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则起了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欧盟的统一标准化政策;标准的开放性;技术标准应用中充分的竞争与合作;以及有利于扩大安装基础的知识产权规则。这些经验对于中国3G发展中的监管制度、标准化政策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知识的溢出是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研究了知识中的一种类型标准知识在企业中的溢出问题。以分布在东北、华东、西南和华北地区所涉及的机械行业、电力行业、化工冶金行业、贸易行业、服务行业、高科技行业、电信行业的企业调查为基础,研究了技术标准在企业的扩散与溢出。研究发现,标准知识在企业间的扩散及其溢出的主要动因是经济、人力资源、企业标准研发、企业标准化管理、学习活动等。该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企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形式、溢出作用、扩散与聚集的空间运动形式多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技术标准——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哲学研究纲领出现经验转向,试图打开技术这个黑箱,探讨技术内部的结构问题。关注技术的设计、技术试验、技术标准等。技术标准应该成为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视野,技术标准具有约束性与相对稳定性、系统性与竞争性、动态性与非线性。技术标准的发展经历了"始技术标准——传统技术标准——传统技术标准危机与革命——新技术标准体系形成"的过程,表现为新技术标准范式代替旧的范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技术标准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技术标准重要的战略作用,标准竞争引发的企业标准战在发达国家屡见不鲜。然而在我国,企业间标准竞争和标准战却相对较少出现,标准形成明显滞后,标准提供明显不足。这种强烈反差现象反映了我国标准形成体制与发达国家存在的一定差距。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现代技术标准的基本形成机制,然后据此分析了我国技术标准落后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当前我国技术标准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其中"假冒"主要是针对商标侵权而言,而"伪劣"则与产品的技术标准相关。市场交易中代理人(厂商和销售商)往往通过产品标准发出信号,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信息,从而便利和促进交易。"伪劣"产品则利用技术标准的信号作用,向消费者传达错误的信息,损害消费者利益。为此,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中的打击"伪劣"产品,从根本上讲是对交易中技术标准信号的治理问题。本文从经济学对技术标准的理解入手,考察为什么技术标准成为市场交易中的信号,以及如何对标准信号进行治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技术标准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作用是与日俱增,农产品技术标准的设立与完善.不仅可以抵制歧视性技术贸易壁垒保护,促进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公平化、自由化,而且可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向前发展,这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项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和参与全球低碳竞争的背景下,建构新的低碳技术法律治理机制刻不容缓。以低碳技术标准的制订为视角,由于现行技术标准体系存在着强制性标准过宽、市场化机制不彰、透明度较低以及实效性不强等问题,难以适应低碳技术发展的需求。鉴于此,应当在公民、企业、政府与科学家之间建立起制订低碳标准的利益代表机制,在科技部主持下设立科技咨询委员会,并聚焦于标准制订的程序问题对技术标准进行司法审查,从而保障低碳技术标准制订过程的民主性及内容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技术标准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演化路径不同,标准可以分为工艺标准和技术标准。其中,技术标准是企业之间竞争的高级形式,标准战略也是优秀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目前最愿意采用的竞争手段。由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存在技术水平、资本实力和市场势力多方面的差距。信息化与工业化同步、技术禀赋落后、技术轨迹缺乏连续性、企业联盟松散是中国企业技术标准战略环境的鲜明特点。也正因为中国企业面临特殊的战略环境,技术标准战略的要素应该包括用户基础、制造能力、互补潜力、专利开放度、产品成熟度、技术规模性和国内市场独立性。目前,我国企业在各个战略要素的表现不尽相同,但从总体上看,技术标准是必须得到重视的。技术标准可以通过独立创造、加入标准联盟、被迫接受等方式获得。根据各个行业的不同情况,企业可以采取的战略措施包括创造标准、引进标准、改进标准和释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更科学有效地预测3G定制手机的发展趋势,为运营商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将Bass模型引入到3G定制手机扩散研究中,结合3G定制手机扩散特性,构建了非恒定性附随扩散模型。通过对基本Bass模型、附随扩散模型和非恒定附随扩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研究得出3G定制手机业务的非恒定性附随扩散模型的曲线拟合效果最好,适合作3G定制手机用户扩散的预测;同时,研究得出3G定制手机业务的主要扩散动力是内部影响因素,用户受口碑影响较大。因此,3G定制手机业务扩散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已采用3G定制手机的用户对潜在用户的口碑影响。  相似文献   

11.
科技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在研究科技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科技环境的对策,旨在提升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综合经济性效应。  相似文献   

12.
论述中间组织是技术标准相关者的联盟形式,各个技术标准相关者通过中间组织形成网络作用并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间组织是制定技术标准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从SST视角考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分析技术的、社会的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影响,以及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认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尝试从技术与社会的综合视角分析、解决技术创新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组织环境是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和提升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组织环境入手,分析了纽织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因素,认为组织结构、组织机制、组织激励、组织文化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提出了优化组织环境的对策,以提升科技型人才的群体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15.
发明创造是技术活动中的一个主要部分,技术研究者对于发明创造的研究从没有间断,并且在不同的时期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技术发明创造观。社会建构主义技术发明创造观有两个理论来源:早期的发明社会学和强纲领科学知识社会学,从发明的结构、发明的社会经济形成和发明的主体特征三个角度分析发明思想的产生,揭示发明思想如何在社会诸多因素的作用下被建构并最终形成人工物。  相似文献   

16.
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扩散的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是集群与创新的关系,其核心是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本文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最后就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扩散问题进行了前瞻性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探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作机制,是宽范畴的科技中介研究的需要,也是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在促进社会的一体化发展,缩短从科学研究到规模生产的周期,提高企业乃至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方面,科技中介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对中介、科技中介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产生与发展脉络的研究,可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技术标准化”引发的垄断与反垄断法律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技术标准"为切入点,以美国的反垄断司法判例为素材,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反垄断的关系问题展开了讨论,并针对美、日、欧对知识产权滥用引起的垄断问题的法律适用原则进行了评介,以期为我国的反垄断立法及应对实践中出现的知识产权滥用问题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路径转换式技术创新自身的复杂性及其所面临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通过这种创新模式实现技术跨越的过程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动态视角探讨了路径转换式蛙跳技术创新的产生、跨越、实现三个阶段各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出该创新模式的形成机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路径转换式蛙跳技术创新是一个连续动态的系统过程,该过程同样具有动态循环性,每一次创新活动的完成也意味着下一次创新活动的开始。创新周期的周而复始,使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进步,并实现跨越。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国外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着手,提出了构建科技创业家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和步骤。根据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研究,并通过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建立了科技创业家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评价指标的内涵、权重赋值和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