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开展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培养高水平的优秀体育人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行大学体育竞赛存在竞赛类型少、水平低的特点,大学体育对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目标所取得的成果不大.通过对存在问题主要社会原因分析,提出构建良好竞赛平台的策略,以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美国大学实行竞技体育和高等教育同步发展的原则,保证了美国大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接受全面的竞技体育教育,做到科学素质、人文精神及健康体魄三者兼备,培养出众多奥运会冠军,是世界高等教育与体育教育完美结合的典范.我国大学竞技体育游离于教育之外,其发展核心理念已不能适应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中、美两国教育和体育管理体制迥然不同,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先进理念,竞赛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转变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理念,深刻理解大学竞技体育的育人价值,改革和完善大学校际竞赛管理制度,有较为重要的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我国出现了学校、职业俱乐部、企业和个人与家庭等多元化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学校培养模式和职业俱乐部培养模式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选择。我们应该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准确定位职业体育改革目标,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突破口,完善从小学到大学"一条龙"的培养和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竞技体育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滋生的社会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竞技体育中主要存在违禁药物的使用、球场暴力、黑市"博彩"以及腐败等社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竞技体育目标偏离和其工具性作用等内部的影响,也有政治、体制等外部因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5.
我国竞技体育的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推动竞技体育发展,均显示过极大的体制优势.但这种举国体制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为政治服务的产物,这一体制带来的竞技体育发展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相当大的差距.要适应现代社会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要求,在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竞技体育中继续发挥体制优势,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体制改革.面对来自市场的挑战和旧有体制的惯性冲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管理体制、训练体制、竞赛体制等方面对我国现行的竞技体育体制进行改造.一个政府为导向的、社会和市场积极参与运作的新的竞技体育体制,将使我国的竞技体育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在政治、社会、经济的三重转变下受到重要影响,逐渐进入到社会化转型过程.中国的国情与前苏联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其中包括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因此,将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作为研究重点,对我国竞技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下,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只有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模式,我国才能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近期社会出现的种种违反竞技体育社会责任行为为线索,在提出竞技体育社会责任概念的基础上,概括了我国竞技体育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将管理作为提高组织效率的一个"增长点"是各项事业努力追求的方向与目标,把绩效管理这一理念引入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中是对竞技体育成本思考及"以人为本"思想更好的解读.文章以国家女子举重队为例,将绩效管理应用于该项竞技体育中,并作出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调查法等方法,针对目前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恋爱的"潜流"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就如何建立竞技体育人本化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探索,旨在为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人本化管理水平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伦敦奥运会上发生的中国女子羽毛球双打选手"消极比赛"的事件,说明了奥运金牌战略已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了阻碍性的作用,同时也映射出对竞技体育文化内涵解读的误导。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与把握竞技体育文化的精髓,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竞技体育的畸形发展。以"消极比赛"事件作为研究背景,分析金牌战略思想对竞技体育及其文化解读的误导,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的未来发展提出警示;为重新制定具有适应性与实效性的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