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正式实施。作为信息公开的一个重要手段,互联网目前已被地方政府广泛采用,如泉州行政服务中心全程网上审批、南京创建"网上政府"、成都网上问需等等,借助网络改进政府服务已成为地方政府政务公开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08,(19):13-13
案例背景近年来,"民生"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主题词,公布、实施各种"民生工程"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每年的"常规动作"。2007年,一些地方进一步制定关于改善民生的专项政策文件,如河北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迈进,毕业人数已从2004年的280万增到2014年727万人,而就业岗位的增幅速度远不及就业人数增加的速度,因此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鼓励劳动者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应对就业难题的基本工作方针;地方政府和高校也相继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或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对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主体划分为考核组织落实群体、信息来源主体和结果应用主体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改革思路,其次详细论述了如何进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主体的考核权力分配,最后给出了"分散权力,大头向下"、"注重分工,强调专业"、"设置红线,触线否决"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激发市场活力,自2002年以来,我国已先后多次以国务院的名义颁布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指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微观事务管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整合的整合. "截至2014年年底, 新一届中央政府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达600多项. 近年来,各地根据国务院"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要求也对本地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 大量的行政审批事项被取消或下放,地方行政审批事项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6.
正如何缓解当前地方债务压力?如何遏制未来地方举债冲动?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相当庞大,并呈现不断膨胀之势,已成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由于地方债务的积累严重影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评估及其表现据最新审计署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余额178908.66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占60.85%,政府或有债务(包括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塔西佗陷阱”的自我救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的"政府的话你也信"的态度,说明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陷入"塔西佗陷阱"的政治困境。在分析公众不信任地方政府已经成为一种认知常态和普遍形成归责于政府习惯的基础上,指出在"官方舆论"与"草根舆论"的话语交锋中地方政府话语权危机、政府与公众之间互动沟通不足的原因,并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在"塔西佗陷阱"中的自我救赎措施。  相似文献   

8.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解决民生"三难"(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作为2012年政府工作的重点。在教育问题上,温总理表示,中央财政已按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创新历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在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创新的叠加效应之下,中国仍处在治理创新的试验阶段,合理有效的地方治理体系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出现了地方政府"创新悖论"。一方面,地方政府创新案例不断涌现,得到频频宣传和推广,其中一些还作为典型被学习、观摩、仿效和"再创新";另一方面,为数不少的地方政府创新呈现"短命"和不可持续的特点,形成"孤岛效应""昙花现象"以及"插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务建设是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地方政府公信力和树立地方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面对越来越多的腐败现象及政府公信力受损,2013年新一届政府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着力建设廉洁政府"。作为政府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必然要在廉洁政府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当前政治热点——廉洁政府建设问题出发,研究阜新市电子政务发展问题,对未来阜新市廉洁政府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治道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寿龙 《决策》2006,(1):29
回顾2005年,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过去,地方政府的改革,尤其是机构改革,基本上都是在中央的推动下被动进行的.但2005年的地方政府改革,尤其是决策创新试验,却是在中央政府允许、支持下地方大胆创新的结果.从"十大地方公共决策实验"评选结果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2005年是地方政府决策创新年.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在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和经济的一体化的背景下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统一大市场中的一个特殊的服务型的"企业"。本文根据皮科克的研究,构造了地方政府、微观主体及上级政府的效用函数,并运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分析研究了服务型政府构建过程中的变和博弈,指出了地方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症结,据此分析了地方政府的激励相容约束,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3,(24):I0026-I0027
继2011年普查公布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后,今年6月10日,审计署又公布了从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对36个地方政府本级2011年以来政府性债务情况的"抽查"结果,截至2012年底,36个地方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38475.81亿元,比2010年增加4409.81亿元(其中12个地方政府本级减少1417.42亿元,24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提出"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要达成以上目标,首先需要了解清楚地方政府的养老保险征缴行为。本文基于2005~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我国地方政府在养老保险征缴方面是否存在逐底竞争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征缴强度会对外资流入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不同地方政府的养老保险征缴强度和实际缴费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逐底竞争假说在我国地方政府养老保险征缴方面得到了验证。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认为:要顺利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中央政府必须重视防范地方政府在养老保险征缴方面的道德风险,并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  相似文献   

15.
未定稿     
正中国经济需"针灸式"刺激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无需强刺激,而是应采用"针灸疗法",在关键穴位进行调整刺激。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首先,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成本须大幅度下降,并发行一些长期的、有政府担保的债券来支撑基础产业投资和长期基础设施投资;其次,已规划的投资须尽快按时落实,地方政府则及时给予激励;最后,已宣布的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公布细节,尽快推出试点方案,让投资者和  相似文献   

16.
大约自2001年开始,中央在春节后"两会"前召集省部级"一把手"就当前最新理论主张进行研讨已成惯例.目前各省"两会"均已召开。新农村、自主创新、结构调整、政府改革是2006地方乃至全国"两会"热点.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转轨时期,企业的生产决策过程会受到地方政府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中国企业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将那些与企业行为密切相关的地方政府因素抽象化为两个可控变量,即"产出目标影响能力"与"资源控制能力",从而构建出一个"考虑地方政府因素的企业决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本文尝试着从企业行为的微观角度来理解中国的宏观经济现象:(1)模型揭示出地方政府因素是导致中国企业在要素使用上存在"低效率"的一个原因;(2)模型从"要素替代"的角度解释了中国的宏观经济投资"过热"现象;(3)模型还分析了中国的银行贷款之所以"偏高"的原因,并界定了企业贷款可能成为银行"不良贷款"的一个政府干预"上限";(4)模型分析还表明,在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取消"地方政府因素"的改革须谨慎而行。在这一系列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最后部分对模型进行了扩展,通过考虑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讨论了地方政府可控变量的决定过程,从而为中央政府制定对地方政府的考核目标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付倩倩 《决策》2015,(1):34-35
地方政府创新的阶段性特征与两方面因素有关系,一是公众的需求,二是改革中的机会窗口。一旦失去机会窗口,利益板结化,推行改革创新就很困难。"改革设计年"《决策》:2014年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新一届领导集体更加强调改革的中央权威和整体推进,提出地方不要盲目抢跑,您怎样看待这对地方政府创新的影响?丁开杰:从地方政府的创新动能来说,虽然是深改元年,但是没有明显的提升和削弱,还是处在一个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   总被引:124,自引:3,他引:121  
经济分权同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紧密结合是中国式分权的核心内涵,本文在此背景下讨论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偏向的激励根源,并通过构造财政分权指标和政府竞争指标、利用1994 ̄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们的推断进行实证检验。本文主要结论是:中国的财政分权以及基于政绩考核下的政府竞争,造就了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重基本建设、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的明显扭曲;并且,政府竞争会加剧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结构的扭曲,竞争对支出结构的最终影响则取决于分权程度,而1994年之后包括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在内的现行重大政策并没有缓解这种状况。这意味着,中国式分权在推动市场化和激发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同时,与之伴随的成本可能正在上升。  相似文献   

20.
前沿观点     
《领导决策信息》2008,(47):12-12
地方政府投资计划变成"放卫星"专家强调"大跃进"不可不防国务院推出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后,各地政府先后公布投资计划,据统计,投资计划总额已接近18万亿元。《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撰文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