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形象驱动时代,鲜明独特的形象定位已经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作为川西重要旅游节点的雅安,在旅游形象定位上的摇摆不定,已成为困扰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本文在分析雅安旅游形象定位现状、游客感知形象调查的基础上,对雅安的旅游形象进行了再定位,提出"西部体验乐园"的整体旅游形象,并对雅安新形象的推广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就已经彰显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今天,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的动荡,中国再次展示了一个"有能力、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不由得让世界瞩目中国,也期待中国。本文将集中要简单回答的问题都是,中国经济的概述,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并还将研究用于什么措施来改善中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3.
秦德君 《决策》2012,(7):14
"两会"代表参与政事的能力,是行政绩效和公共产出的具体化,也是执政能力和执政形象的具体化,当慎之又慎。中国的国家治理结构是一种"五政"模式:中国共产党"执政",人大"律政",政府"行政",政协"议政",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参政"。在这样一种政治结构中,代表人民参政议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履政"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的参政质量不仅关乎公共决策的质量,关乎国家大政方针,关乎国计民生,更代表着国家形象,在根本上还涉及到如何在国际社会中,更好地体现出中国政治制度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警民矛盾尤为突出,警察形象面临公众危机。杨佳袭警事件、瓮安事件、云南"70码"事件(交通肇事案)等多起警察危机事件陆续爆发。这类事件引起公众热议,在全国引发舆情。10.17四川泸州群体事件更是发生在毗邻四川警察学院的龙马潭区。在警察形象塑造方面,公安院校无可厚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围绕公安院校与在职警察的关系,从公安院校学员形象出发,浅论公安院校对警察形象在公民心中塑造中发挥的作用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的崛起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中国的强劲发展引起了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担忧,它们提出"中国威胁论"等论调。中国为了打消它们对中国发展的疑虑,提出了"和平崛起论"。中国"和平崛起论"的提出,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致力于国内建设的和平形象,是要促使国际主流舆论开始意识到中国和平崛  相似文献   

6.
国民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形象的不良印象势必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形象。本课题小组从在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这些对中国有着更深了解的外国人是如何看到真正的中国人的,试图了解影响中国国民形象的因素主要是哪些,而现如今中国国民形象的突出问题又是什么;中国该如何在国际社会中树立更好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俄罗斯和非洲等四国,彭丽媛以国家主席夫人的身份随访也是首次亮相国际舞台.中国的"夫人外交"并不是第一次,但彭丽媛作为中国"第一夫人"在国际舞台上的亮相,却有着更加深刻的影响. 首次出访成"娇点" 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第一夫人"的风采将会被视为中国人的形象,她的一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媒体解读.彭丽媛首次国际舞台亮相的第一天,蓝色呢子大衣、淡蓝色丝巾等服饰所展现的时尚品味及优雅自信的形象,好评如潮.在坦桑尼亚,她一袭白色西服套装,也让全世界的眼睛亮了起来.英国的媒体将彭丽嫒说成是中国新"名片",新加坡《联合早报》发出的评论称,这样的"第一夫人"是可遇不可求的.此时比刻,像彭丽媛这样的出现,正符合中国对自身在国际社会定位的合理想象和心理期待.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如何提升中国产品在海外的品牌形象,改变海外市场对"中国制造"的低端印象,将中国产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本文从品质优先战略、文化制胜战略、科技引领战略、服务人性化战略、营销本土化战略五大战略入手,探讨中国产品海外形象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正在这个炎热的6月,一本关于西方眼中"中国形象"的学术新著正式出版,这就是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国际关系学高级讲师潘成鑫先生的《国际政治中的知识、欲望与权力:中国崛起的西方叙事》。长期以来,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西方对中国认知"都是一个人们关注的议题。潘成鑫先生此书主要从学术角度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中国向世界所做的"和平崛起"承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传播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理论作为理论依据,通过对药庆卫案中权威媒体对律师兰和形象的报道,分析权威媒体是如何描述和呈现"事件律师"形象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大众眼中"事件律师"在大案要案中形象,由此延伸到对我国文化与社会的透视与发现,总结出中国"事件律师"形象的构建因素,并提供可行的改善措施与方法。此外,本文整理了律师兰和在此期间的514条微博,并从66篇博文中筛选出13篇权威媒体的报道,并进行内容和框架分析。研究主要关注的时间段从2011年的6月28日(律师兰和接受药庆卫授权)到2012年的7月31日,即法院一审判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师张显侵犯药庆卫名誉权的事实成立,原告药父胜诉。  相似文献   

11.
李江华 《领导科学》2012,(33):24-25
"循吏"与"清流"是在中国历史政治中贯穿始终的两种势力,从古到今,对这两类官员的使用是所谓帝王之术的重要内容.各级领导者是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领导者的素质、作风和形象如何,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对党的看法、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信心,直至影响到整个党的形象,同时也决定着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笔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者既要当"循吏"干部,也要当"清流"干部,更要用好"循吏"、"清流"干部.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08,(39):12-12
最近,一些官员因重大责任事故被"问责",有人形象地称2008年为"问责年"。但中国问责制是否真正的形成仍是各方讨论的焦点。司法部副研究员陈雄飞认为,问责制度可以看  相似文献   

13.
唐颖 《管理科学文摘》2014,(33):185-186
全面客观、系统的认识中国国家形象在非洲的现状,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意义。本文对中国国家形象在非洲的现状展开探讨,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在非洲的现状,促进中非友谊的万年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中国线条造型所处文化新语境,尝试通过对中国线条造型的传统经典形象大胆解构与颠覆,强调线条造型平易近人的装饰趣味,赋予线条幽默、活泼的气质,使传统的毛笔线条在当代平面设计中呈现更多新奇而有意味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追求的是内在的"气韵生动"与时代美的融合,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5.
红会的困惑     
《决策》2013,(7):14
2011年夏天前,红会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的形象,即便谈不上高大伟岸,至少也有一种被"善"笼罩的光辉。而今,一切与红十字会有关的事件都首先被打上了问号。"百年老店"中国红会如何重拾公众信任,成为其自我革新的紧迫任务,如何完善制度建设、品牌管理、信息公开?或许,拯救红会也是拯救中国的慈善组织与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16.
形象展现党性,形象反映作风,形象连着民心。组工干部的形象,事关组织部门的威信,事关组织工作满意度的提升。开展"一迎双争"活动,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中走在前列,组工干部要树立"五种形象"。一是锤炼党性,树立公道正派的形象。讲党性是党对组工干部的一贯要求,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讲党性的核心所在。组工干部树形象,首先要树立公道正派的形象。要公心待人,识别干部、评价干部都要出于公心、实事求是,不掺杂私心杂念和恩怨好恶,不被亲情关系和个人利益所左右,对事不对人、全面不片面、公心不偏  相似文献   

17.
在如今这个"形象时代",小到个人,大至国家都在进行形象的宣传和包装。而大学也同样不能置身事外,但在形象至上的今天,我们的大学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大学形象的塑造其根本还在于内在精神的积淀,而不仅仅是外化的"形象工程"。如何发现并有效地进行大学形象的整体设计和推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有了内在力,才能展现外在美。  相似文献   

18.
曹颖  符国群 《管理学报》2012,(5):723-728
运用2个实验探讨了延伸产品与母品牌"使用者形象一致性"对消费者评价品牌延伸产生的影响。实验1表明,"使用者形象一致性"与"产品相似性"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当延伸产品使用者形象与母品牌使用者形象一致时,消费者根据延伸产品与"原产品"的相似性或延伸产品的"远"、"近"对品牌延伸做出评价;此时,"近"的延伸较"远"的延伸获得更高评价。当延伸产品使用者形象与母品牌使用者形象不一致时,"远"的延伸反而比"近"的延伸获得更高评价。实验2表明,母品牌使用者刻板印象的强、弱,会调节"使用者形象一致性"对延伸评价的影响。具体来说,对于使用者刻板印象强的品牌,形象不一致会对延伸评价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使用者刻板印象较弱的品牌,形象不一致不会对延伸评价形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来喜 《领导科学》2012,(29):53-54
纪委书记的形象如何,直接关系能不能坚定不移地贯彻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卓有成效地开展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塑造好纪委书记的形象,就必须突出"正"、"公"、"廉"、"识"、"敢"五种特性,不断提高纪委书记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执法执纪能力. 一、突出"正"的特性,积淀"德"的品行 从事政治的人,务必做到正派.中国古代的"善养吾浩然之气"、"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等说法,都是讲人必须树立正气,必须有正义感.尤其是纪委书记,心中要始终装着正气,行为要始终带着正义,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纪委书记要打造正义力量的形象,必须在塑造人格魅力上,积淀"德"的底蕴,体现"德"的品行.  相似文献   

20.
在外语教学中,学生容易过分高估外国文化,低估中国文化,文化自信不足。与此同时,学生容易片面地高估其他国家的形象,而缺乏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识和宣传。因此,培养学生的国家形象意识,尤其是中国国家形象意识成为新时代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外语教学中树立正确的中国国家形象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在外语教学中,学校提高外语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引导学生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外语教材,有助于学生客观地看待其他国家的形象、了解中国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