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陈赟 《社会科学》2002,(10):40-44
20世纪形成的中国古代思想传统认为 ,中国古代思想在宋明儒学中达到了最高成就 ,中国未来的文化复兴也必将是宋明儒学的复兴。本文对此提出质疑 ,认为现代迫切的工作是重新认识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 ,而明清之际一系列思想家对于先秦与宋明思想的区分 ,为此指明了一条更具有前景性的道路。本文以王船山哲学为例 ,对先秦思想与宋明传统的差异作出了系统的区分。  相似文献   

2.
平均主义与中国传统政治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均主义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学术界围绕平均主义思想的性质、作用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但是,在政治文化的层面上对于平均主义思想的研究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本文拟就平均主义思想的内涵、结构,以及平均主义思想所体现的古代中国人的政治心态等问题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3.
杨吉兴 《船山学刊》2002,(2):63-66,80
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学派大都把道德阐述和道德建设作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教化的中心内容,因而各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论及德治思想。但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主体内容,主要包含在中国传统儒家的伦理思想体系之中,它长期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统治思想和政治哲学,并构成我国传统的治国理论基础,其中包含着许多优秀的积极的思想内容。这些内容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现时代以德治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一、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德治思想以儒家政治哲学为核心的内容,它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整个…  相似文献   

4.
儒学与中国封建政治吕明灼孔子、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与古代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各方面的结构与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没有孔子、儒学也就不会形成具有特殊历史特征的古代中国,甚至现代、当代的中国。孔子、儒学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几乎达...  相似文献   

5.
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及其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意识形态化的过程,是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等级社会寻找其合法性理论依据的过程.儒学最初是智者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理想秩序的理论设计,其在两汉时期的意识形态化经历了礼仪先制、理论改造、权力强化和制度支持的过程.儒学意识形态化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对中国传统法律的立法思想、社会调整规范的选择和司法制度产生了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常江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8(4):35-39
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文学历数千年发展,成就斐然.中国古代旅游文学在创作中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产生了一些相对稳定并不断延续的特征.这些特征又形成为古代旅游文学创作的诸多传统,即重游传统,重人传统,政治传统和与民同乐传统.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的全体,其核心思想是儒家的政治儒学.儒学在政治统治的需求下,融合佛道思想于现世人生之中,采取自上而下即从统治阶层到民间的路径将儒学发展为政治儒学.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政治儒学.  相似文献   

8.
“制衡观念”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构成之一。这种观念的价值构成和政治功能均别具特色,与西方的政治制衡理论大相径庭,对于中国古代君主政治的运行,特别是对于士人(知识者)的政治心态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对这一问题略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权主义"是对传统中国的社会、政治及其思想文化的整体概括,这一论断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鉴于这一观点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深刻批判性,本文认为应该从合理性与现代性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传统政治思想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某些政治哲学认识和政策性论断方面.不过,思想的合理性并不等于现代性.从政治价值的视角来看,传统政治思想的主体价值结构与现代化理念是相悖的,先秦儒学与汉代儒学在价值准则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因而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政治思想并不具有现代性.  相似文献   

10.
单从中国传统文化观来讲,孙中山的立场是民族主义的。他充分肯定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和重要性,认为古代中国的物质文化、政治文化、道德文化独具特色和优势,并重点弘扬了中国传统的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1.
钟良 《江西社会科学》2001,(12):182-183
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学说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传统道德文化和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学说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说的重要来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借鉴传统道德文化的优秀成果,使之成为中华民族迎接新的时代挑战的历史前提和内在动力,唤起全体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激励全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的智慧结晶,传统民本思想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展成熟,在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发展其消极影响也愈发显露出来。中国共产党汲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政治智慧,克服其历史局限性,完成了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档案编纂的关系上 ,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档案编纂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及档案编纂对于维系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所发挥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正日益深入,围绕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学术界提出了不尽相同的看法,主张彻底抛弃、全盘西化者有之;主张重建儒学者亦有之。我们认为,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对于我们的民族心态、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历史进程曾经发生过十分巨大的影响,正处于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国,正视儒学的传统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积淀,全盘西化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儒学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涵,在中国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行政与道德、行政与为民、行政与公私等几个角度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政价值观,旨在加深对传统廉政思想的理解,以期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分类繁多,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其一个重要的类别,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又是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的一个重要来源。借鉴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精神,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婷 《船山学刊》2006,(1):43-45
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本思想与王权主义始终联系在一起,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和肯定君主专制主义,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中国传统社会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公私两无的政治格局和家天下的宗法观念等因素是分不开的,反思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对于加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黄义英 《兰州学刊》2010,(8):8-10,17
中国传统政治智慧有理想主义型、权力至上型和调合型三种类型,而与古代国家治理直接相关的是调合型政治智慧。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首先将人们分别纳入不同的等级结构中,赋予不同等级身份的人以不同的本分要求,同时对人们因恪守本分而暂时得不到满足的利益给予相对合理的补偿,这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治国方略所蕴含的基本政治智慧。传统政治智慧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对国家治理作整体思考,善于利用补偿杠杆调节社会矛盾,注重预防政治风险和保障文明传承,其政治理性的运用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呈现出鲜明的历史延续性和递进性,儒家的政治文化成为其内在的规定性因素。政治文明建构主要是通过各种政治活动来完成的,而最为稳定也最具创建意义的是经过激烈政治斗争实现社会转型后的长期持续的政治管理活动。从政治管理的视角解读传统政治文明所涵括的现代价值,也就成为我们反思传统文化现代意义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传统义利观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建设与发展演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为中国古代政治伦理生成提供了核心资源。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已经在整体上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然而其所揭示的具有普适性的伦理…  相似文献   

20.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的民本政治哲学从先秦开始发端,经过先秦、两汉、唐宋、明清等各阶段的发展,最终成为以“新民本”思想为代表的政治哲学,是有其逻辑必然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