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服饰是民俗生活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风格习尚、风情的产物和载体。色彩是人类共通的感情语言,色彩是服饰的眼睛,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审美习惯.不同的环境,服饰色彩有着不同的传播效果。本文主要探讨汉俄两民族传统观念与文化心理中服饰色彩的象征寓意及文化,从这一侧面了解并观察到汉俄两民族过去与现在文化心态的外化面貌,为从事语言与服饰文化研究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2.
俄汉谚语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谚语不仅是各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更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从语言国情学的角度对俄汉谚语进行对比和研究 ,有助于增强我们对俄汉两种语言及文化更进一步的了解。本文拟从俄汉谚语的对比参照中 ,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以及它们之间的可比性、不可比性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3.
俄汉民族服饰上黑、白两个色彩不同的文化表征源于俄汉文化中不同的色彩观。对黑、白二色的崇尚或否定,反映了俄、汉民族对于同一色彩的不同心理感受和文化认知以及不同的民族文化历史。通过对俄汉服饰上黑、白二色不同的文化表征的对比分析,可以揭示俄汉民族服饰色彩上的个性特点,展现汉俄民族各具特色的东西方服饰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4.
俄汉亲属称谓词在区分宗族与非宗族、血亲与姻亲、父系与母系以及长幼辈分、面称、泛化、派生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俄汉两民族宗法发展水平不同,生育观和生育数量不同,以及文化观念和社会结构等不同。  相似文献   

5.
谚语是人民思想的结晶,是语言中的精华。俄汉谚语作为俄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俄汉民族文化最妥善的保存者和最集中的体现者。它包含了俄罗斯民族与汉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历史现象、民族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对于研究俄汉民族的文化特点来说,谚语是最现成的、最形象的、最言简意赅的语言材料。本文以语言世界图景理论为基础,对舍有俄汉两民族文化现实的语言单位——谚语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出俄汉谚语中反映的语言世界图景。  相似文献   

6.
以价值观为基础的民族性格,是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行为的重要方面,它同价值观一起构成底层文化结构,对交际行为起着支配的作用。中国和俄罗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两种不同的民族性格。分析俄汉两个民族性格形成的根源及在宗教信仰、社会关系、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将有助于双方的理解和交流,避免产生文化休克。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民族特色必然反映到民族语言中来。语言内涵的民族文化特征主要反映在词汇、语义两个方面。语言的民族特点是语言所表达的一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经济、文化艺术、社会制度、风俗民情等的特点。俄语和汉语都是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无不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俄罗斯文化与中国文化有很大差异,俄汉文化渊源上的不同必然在词汇的意义上有所反映。由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在俄汉两种语言中一个具有相同基本意义的普普通通的词往往可能蕴含、体现各自民族特点的不同附加意义,不同的民族文化会赋予词汇不同的文化历史的联想和感情评价意义。毋庸置疑,俄罗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显著差别给我们学习俄语造成一定的困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婚姻是人伦之首,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通过纷繁绚丽的婚俗文化,更清楚的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俄汉传统婚俗文化的对比,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和论述传统婚俗文化现象,揭示传统婚俗文化的部分文化内涵和文化功用,来体现俄汉两个民族传统婚俗过程方面的区别和联系,并促其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9.
喻体是比喻的基本要素之一.对喻体所作的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共同本性、特征和知识决定了人们在使用喻体时具有共同理念和审美取向.俄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俄汉喻体在语义类型和遣字用词方面却有着惊人的相同或相似.然而,由于受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俄汉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从而使喻体蕴涵了典型的民族特征.跨文化分析和研究还进一步表明:俄汉喻体的共性和异性是由不同民族的审美取向的差异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等值理解是达成交际目的首要条件,它不仅同交际者的发音、语法和词汇知识有关,也受约于相应的民族心理、传统习惯等文化规约。本文从跨文化言语交际的角度,通过对俄汉两种语言和两种言语行为的分析对比,界定并阐释出影响俄汉言语等值交际的文化误区及误点,并从民族文化差异的角度,揭示出造成文化误解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1.
饮食作为人们重要的活动之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饮食习语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载体。在中西方的饮食习语中,既有正面赞誉礼貌原则的不完全对应,也有负面贬损语用的不对称,因此,研究对比中西饮食习语礼貌语用的规律,并把握其礼貌语用的原则,无疑有益于跨文化交际的和谐与成功。  相似文献   

12.
在对文化的分类中,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被分为表层文化,它们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全部.但它们又无不受着诸如价值观、世界观等深层文化的影响,受深层文化特别是核心价值观的支配.在一种文化中价值现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所以饮食习惯也不会轻易改变.从中美不同的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去探讨彼此饮食文化的差异,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也可以增强我们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宽容和接受.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差异与出口商品包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商品的包装设计往往忽略民族文化差异因素。在不同文化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出口商品包装设计者应充分了解输入国的文化及其背景,掌握出口商品包装中的文化差异并反映在包装中,这对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销售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以食品安全标准代替着食品技术法规。这种状况与WTO以及市场经济相关规则相悖,无法覆盖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降低了食品安全监管效率,也妨碍了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按照WTO/TBT协定,参照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遵循市场经济竞争原则,迫切需要改革食品标准体系,将强制性标准转化为技术法规,建立起食品安全法律、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协调一致的制度体系,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民族缔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所以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内容以及饮食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笔者着重分析了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饮食观念、宴会礼仪、饮食内容等方面的跨文化差异,揭示了导致饮食文化差异的深层次的原因,并阐明了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互补和兼容的因素也会增多。  相似文献   

16.
粮食问题事关各国经济和民生,事关全球发展和安全。近年来,由于全球粮食价格暴涨,从而引发了一场世界粮食危机。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作为全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发出了五个一号文件,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投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连年丰收,世界粮食危机未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冲击。中国不仅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从长期看,我国粮食稳定发展的基础仍不牢靠,制约粮食生产的不利因素还很多,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坚决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采取措施强化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中国完全有能力充足国内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从初期主要关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提供充足粮食供给的能力,向三个方面进行了扩展:第一,关于粮食的流通、可获得性以及可接受性的研究逐步被纳入到研究范围;第二,关注的粮食问题范围从单纯的粮食安全逐步扩展为包括营养安全以及生活安全的更为宽泛范畴;第三,越来越多的关注粮食除了其营养提供功能之外所包含的文化、政治和社会方面的意义。结合粮食安全概念和内涵的历史演进,本文将近40年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关注国家粮食安全并强调粮食供给阶段;关注家庭粮食安全并强调粮食获取阶段以及关注家庭食物安全、营养安全演变为关注家庭生活安全阶段。并结合不同阶段的研究背景,讨论粮食安全问题研究重点变迁的内在逻辑及其框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界定食品产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台湾食品产业文化具有根植与多元性两大特征,并深入分析了此两大特征的具体表现形式,借鉴沙因的“洋葱模型”,从食品产业发展的基本假设、制度与规范、各种形式的产业符号三方面构建了食品产业文化的分析模型,结合台湾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归列出了台湾食品产业文化体系。最后,文章提出在闽台先行的食品产业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双方均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对待台湾先进的食品产业文化,台湾食品产业应在反哺过程中实现创新升级,双方的食品产业合作过程中既不可忽视对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与研究,也不可忽视双方产业文化的整合与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19.
粮食核心区建设是国家针对全球粮食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和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这为河南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了机遇。《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河南省规划纲要》对河南如何实施粮食核心区建设提出了基本思路、目标和措施。探讨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分析实现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双向优化的内在机制,具体研究两个农业产业化的企业案例,并根据事实提出通过粮食核心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饮食文化中的存在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一种很特殊的文化现象,不仅极为发达,而且自古及今的史实和艺术作品多有涉及和记录,其中以艺术作品《水浒传》和《红楼梦》里的描写最有典型性。从生物学角度上说,饮食属于动物的本能性行为;而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来说,则属于“低级需要”层次,并深含生命信息;饮食行为在中西方的文化对比中也有很大的差异,从中可以显示出处于两种不同的文化氛围里面的人们的不同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