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永 《安家》2007,(1):103-106
商业地产这两年风起云涌,一方面是各大开发商纷纷进入商业地产的开发领域中来,如SOHO宣布今后三年内不再开发住宅项目,进而转战商业地产,从而有了"SOHO商业地产系列"的面世;"国美系"继"国美第一商街"后继续在京投入巨资在南四环开体量超过约30万平米的"鹏润国际时尚交易中心",亦对商业地产的开发情有独钟;在北京,汉博参与的大型购物中心就有四个,这些项目都将在08、09年开业;商业地产这两年在MALL商业、产权式商铺开发热潮带动下日益高涨,但这一高潮涌动的背后不仅是发展的势头,似乎更蕴含着崩塌的危机--山雨欲来风满楼,商业地产市场已经到了转折的关头,市场的力量已在暗潮涌动中正改变着市场的规则,许多旧的模式将会被市场淘汰,新的规则将会从失败的废墟中崛起,北京的商业地产将在破立之间王旗变幻,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邹毅  刘力 《安家》2006,(10):63-67
2006年上半年关于个税、二手房交易等各项针对住宅市场的政策出台,使得住宅市场的投资前景蒙上了一层厚重的政策风险阴影.曾经聚集在住宅市场的投资高手们逐渐将触角伸向商业地产市场.今年上半年的各类数据均显示了上海市场价量齐升,商业地产已理所当然的取代住宅市场成为了"资金洼地".尤其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尽管政府及时出台"171"文件以期限制过量外资热钱流入房地产市场,但仍无法阻止来势汹汹的外资疯狂涌入.其中,鉴于商业地产本身的特殊性(稳定回报率)对于外资有着本能的致命吸引力,更促使着基金及地产大亨们追逐着涌向商业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3.
李惠聪 《安家》2009,(5X):106-111
迷雾重锁,住宅市场很苦涩,商业地产的日子也不太好过。高力国际华北区研究与咨询部数据显示,全球经济衰退与本土经济增长放缓对北京商铺物业的影响显现。今年一季度始,北京中高端购物中心的整体市场表现下滑,各商圈空置率上升伴随租金水平下降。许多品牌零售商更青睐入驻成熟的购物中心以规避经营风险,新增项目招租难度加大,项目竣工和开业时间推迟现象季内表现普遍。中国商业地产尚稚嫩且复杂,却不得不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面临"储粮"备寒冬的战备状态。而"粮"何以来?一方面,资金雄厚,挟较低资金成本优势将成为企业成功突围的最大砝码,而腰袋渐紧,"物质粮草"匮缺更多的"我你他"呢?在危机二字中能窥见"危"也能捕到"机"的枭雄,一定是手攥远远超越"物质粮草"境界的"精神粮草"——即对于整体行业发展具有前瞻与卓越眼光的目标坚定者。在此种市场背景下,"创新"成为在商业地产运作企业危机中的不二抉择,通过对京南大型商业体火神庙国际商业中心营销者凌一准先生的深入采访和北京嘉亿引领国际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鄂丽华女士有关轨道交通对商业的影响力深度分析,不由再一次坚定:地产拔河,创新突围。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商业地产市场营销中出现了"售后返租"营销模式,开发商纷纷打出高投资收益率的旗号,吸引众多普通市民参与投资购买.但是,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发育不够成熟的情况下,这种曾被建设部明令禁止的商业地产营销模式,依然存在着较大风险.  相似文献   

5.
正城市商业地产(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产业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对资产管理能力要求高等特点,长期以来,其发展一直滞后于住宅市场。2010年以来,在住宅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房地产企业、银行、保险、基金和信托等不断将资金从住宅市场转移到城市商业地产市场,城市商业地产投资增速加快,年均增速约30%;2011年~2012年,中国城市商业地产处于快速增加期;2013年,在城市商业地产供大于求的市场压力下,城  相似文献   

6.
《安家》2008,(11)
随着北京乃至全国范围的房地产萧条,开发商与投资者纷纷转向利润回报率更高的商业地产市场.自2008年开始,北京商业地产的供应量成倍增长,相对应的,市场吸纳量也大幅提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极大地带动了北京商业地产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吸引了大批国际一线品牌落户京城.  相似文献   

7.
2010年将是商业地产迎来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机遇的一年,政府提出"扩大内需"的方针,其关键是拉动居民消费,消费的对象是以商品流通和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而它载体就是商业地产.  相似文献   

8.
郭宏威 《职业》2009,(1):13-13
2009年将给殷切期待的职场人什么样的机会?职场人又该怎样去寻找机遇,把自己的主旋律唱得更加响亮呢?从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走向、2008年的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出发,笔者将带你找到2009年职场中的"蓝筹股".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商业地产市场营销中出现了“售后返租”营销模式,开发商纷纷打出高投资收益率的旗号,吸引众多普通市民参与投资购买。但是,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发育不够成熟的情况下,这种曾被建设部明令禁止的商业地产营销模式,依然存在着较大风险。  相似文献   

10.
李红玉  左娟娟 《城市》2015,(10):53-57
相对于2013年商业地产回暖的发展趋势而言,2014年我国商业地产的市场热度略有下降,表现出投资总额增速放缓、开工面积增长率下滑、销售结构性差异加大、销售均价下降、空置率升高等特征。空间发展方面,东中西部地区、各省份之间商业地产发展不平衡。未来在面临社会总需求增速放缓和电商冲击的大环境下,商业地产的发展依旧面临去存量和同质化竞争等问题,而差异化、多业态经营将成为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住宅地产再遇客观调控的时下,众多品牌开发商在坚守阵地的同时,已经共同着力寻找下一个地产行业的发展契机.随着万科、金地等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将把商业地产作为未来企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后,业内外人士也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商业地产.  相似文献   

12.
《安家》2008,(12)
2008年6月30日,中粮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在京正式启动其重要商业地产项目--中粮朝阳大悦城工程正负零浇筑典礼.典礼上继承了西单大悦城开业时鲜明的LOGO浇灌仪式,据悉,此仪式将作为中粮集团旗下所有以"大悦城"命名的商业地产项目固定启动仪式,成为中粮集团"大悦城"品牌战略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商业地产拥有无限商机。结合上海商业地产的发展及上海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上海商业地产发展现状,特别是上海商业地产整体规模现状;以上海经济人口承载力为基础,运用预测模型测算上海商业地产的市场容量,以推算最佳规模,结合商业地产市场规模发展现状分析判断其规模的合理性,为上海商业地产持续有序发展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商业地产开发的人居环境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商业地产开发的典型误区 商业地产是指用于商业目的的非住宅房地产.是商店、写字楼、酒店旅馆等商业用途物业的通称.最近一两年,各种类型的商业用房如商铺、商场、购物中心等为主流产品的商业地产开发成为房地产业投资的新热点.商业地产的开发,已经从初级的住宅配套型物业转变为一种新的房地产市场开发形态,并已经形成其相对独立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5.
商业地产,众多品牌开发商转型的热门话题. 2009年的金融风暴让商业地产一度陷入低谷, 2010年的国家宏观调控将商业地产与住宅的距离逐渐拉近.  相似文献   

16.
阴霾的2008年岁末终于过去,但世界经济萧条尚未结束。随着金融危机不断向实体经济扩散,商业地产也继住宅市场之后,步入漫漫寒冰期,商业地产如何突围,何时能够突围成功,成为市场颇为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是开发企业和投资者最关心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2009经济的"寒冬"对职场的冲击仍在继续.早先活跃在职场的跳槽族,2009年将面对怎样的走势?2009年的猎头市场,哪些人才会是猎头眼里的香饽饽?请听特邀嘉宾北京东方慧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大元先生给我们带来的深度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8.
刘伟  喻鹏 《安家》2009,(7X):132-139
6月17日,颇受业内关注的"美罗城被迫转型"的传言通过记者的走访与现场调研基本得到证实:曾被誉为"CBD东都——一站式购买超级平台"的美罗城购物中心或将转型为外贸及家居卖场,遍布商场内各店铺玻璃门上的"内部施工"告示也佐证了消息的真实性。细节决定成败,商业地产更是如此。经营惨淡的美罗城被迫"易主"绝非偶然,究竟原因何在?本期,我们将通过在美罗城现场拍摄的一组照片来揭开它的"衰败"之迷。  相似文献   

19.
《安家》2009,(Z2):119-140
除了房地产,在当前我们仍然找不到一个民生需求的产业来替代它。07午年底,业内人士亲口承认楼市出现"拐点",地产行业洗牌运动开始。2008年注定是多事之秋,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宏观环境也变得十分严峻。2008年对地产行业来说是一个毋庸置疑的转折点,中国房地产业十年来"坐地生财"的草莽时代已划上句号。新的经济环境、商业生态、地产金融产品和市场格局正在一一浮现,尽管它们的全貌尚不清晰,但是我们必须从现在就开始"预测与应变"。经济的衰退,行业的低迷,带给整个地产的是前所未有的考验。而信心的重拾,则关乎一个群体、一个行业的未来。房地产市场在2009年究竟要向何处去?地产真理掌握在谁的手中?且听言论,且看行动。  相似文献   

20.
刘伟  王越  喻鹏 《安家》2009,(8X):88-101
不久的将来,北京将会变成一座无处不"创意"的文化之城,30余个创意地产项目会在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四处开花,并且成为撬动京城楼市的新鲜力量。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制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和优惠政策,打破行业垄断,鼓励资源重组,强化资金扶持,重点发展六大文化创意产业"。将创意与地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极具挑战的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经过数十年的实践与积累,很多项目早已将"创意"植入了"地产",并且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创意产业是如何撬动北京楼市的?本刊将分别从全球创意产业的发展渊源、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北京创意产业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并通过学者、开发商、代理行等业界精英的独特视角进行评析,以此勾勒出北京创意地产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