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丰子恺关于中西绘画比较的美学思想在学术界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他注重中西绘画的不同,但不像宗白华那样对后印象派比较轻视;他注重移情说,却更看重中国"气韵生动"理论,这又和朱光潜对此未作价值高低区分不一样。丰子恺在中西绘画的"心"与"眼"的同与不同中求得互补性,又在后印象派绘画理论和中国传统绘画"气韵生动"理论的一致性上彰明较著,这使得丰子恺的中西绘画美学比较终于还是立在"共同人性"的基础上,尽管他的同质比较是建立在历史分析而不是哲学的抽象假设上。  相似文献   

2.
世界绘画主要分为东西方绘画两大体系 ,东方绘画以中国画 (水墨画 )为代表 ,西方绘画以西洋画 (油画 )为代表 ,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 ,由于形成民族文化的因素不同 ,造成了中西绘画的差异 ,了解了中西绘画的这些不同点 ,有利于在各自的发展中 ,互相取长补短 ,创造出更加完美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从透视看中西传统绘画审美观念的不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西方传统绘画有着不同的透视方法,中国画在其漫长的文化历史演变中形成了“散点透视”的审美观照方式,西方绘画通过自身的文化演变形成了“焦点透视”的观照方式。两种不同的透视观念来自于中西两民族不同的文化形态及审美意识。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是文人画,而文人画注重表现及创作主体情感的抒发,注重“自娱”,强调感性。西方绘画由于偏重于写实主义及对科学的崇尚,所以表达方式倾向于理性化。中西传统绘画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中国传统绘画是一种表现性绘画,而西方绘画是一种再现性方式。不同的透视观实际上反映出中西方审美心理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所谓绘画艺术中的匠气,指某一作品缺乏灵气和特点.对匠气的不同评价,彰显了中西绘画艺术不同的追求和发展路线.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绘画艺术对匠气的不同评价,探讨中西绘画艺术的思维方式、评价体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丰子恺在对中西绘画的表现与传达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技法与思想两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美术优胜论"。从表面上看,"中国美术优胜论"的提出是为了宣扬"本民族优越论",但从更深意义上探索,丰子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基于近代西洋画中国化的客观事实,从中国画技法的独特性与思想的优越性两方面对中国画独立地位进行公正地维护。在"中国美术优胜论"中,丰子恺对中西绘画的比较,既是对中国传统画论的一脉相承,又是对西洋画论的兼容并蓄。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拓展民国时期中西融合绘画的研究角度,以留法画家常玉为例,对常玉的绘画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常玉在拥有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西画的学习背景下,其绘画作品具有现代性意味又蕴含传统中国画意境的原因,指出了常玉绘画作品中蕴含的中国元素:以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特点的线来勾画造型,画面构图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平面化特征,在作品中运用中国传统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吉祥符号与图式。希望对常玉绘画作品中中国绘画元素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启发大众对中西融合绘画进行探索分析,对中西融合绘画的创作实践能起到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中西绘画发展历程的比较比较中西绘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发扬中国绘画的传统,借鉴西方绘画的长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西绘画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我从自己的经验认识到,不论是东方或中国的,还是西方的绘画,它们所走过的道路都是一样的,只是在表现手法上有许多不同.这就是从实用的写实作品走向抽象的境界.早期画家用写实的形式来表达某种目的,然后把某种目的逐渐取消,再去争取一点表现的自由,最后达到一种抽象概念的自由表现.简言之,从写实到写意再到抽象.这一抽象不是通常所说的抽象绘画那种抽象,而是抽象概念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近来,中西绘画比较诸多提及,但往往从不同的视觉思维入手,或用西方视觉模式套用中国绘画,造成误读.本文从中西绘画比较着手,通过中国古代绘画写实和写意形态的演化分析,说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实和写意非西方绘画的具象和抽象,而是中国传统思维活动的参与而演化,变异形象,或者重组、分解后再组合而成的意象.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下,中国中西绘画创作中美的变异,其中最主要的是表象崇拜中的游离与突围.这种态势的嬗变,让我们既看到了新时期中国中西绘画创作中新质的破土萌芽,又看到了这种"春生"中的阵痛.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重点阐述了在这新旧时代转型期,中国绘画由“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审美精神向深研传统、心系生活、广济修养和容纳中西等多方位相互依存的绘画特征过渡,并对当今的中国绘画如何构建一个现代性的艺术平台和坚持正确健康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盛行于我国清代通商口岸为涉外商贸服务的"中国洋泾浜英语"(CPE),就其词源及辞书释义、形成及用途、教学及读本内容、使用者的职业等而言,就是我国早期的商务英语。CPE产生于早期中西商贸语言接触和语言混合,经历了广州英语和上海洋泾浜英语两个主要发展阶段,是近代中外商贸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商贸通用语、混合语和有限的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的中国画坛上,有两位江苏籍的艺术大师,一位是苏北徐州的李可染,一位是苏南宜兴的吴冠中。两人都是毕业于杭州艺专的高材生;都有着国画、西画兼修的学艺经历,也都主张兼融中西;他们都喜欢借用音乐的腔与调来强调绘画的风格色彩,他们的山水画创作也都是在大量写生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在绘画艺术的探索道路上,他们相互视为同道与知音。  相似文献   

13.
以中西近、现代文学交流史料为依托,在法国学派实证性影响研究三大研究方法的流传学、渊源学和媒介学中探讨旅行文化中游的复杂现象,旨在消除文学和旅游学的隔阂,以游的精神文化阐释拓宽中西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4.
广州年俗嬗变的动因与中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年俗由传统向现代、由地道的中国特色向中西合璧嬗变,是现代多元社会的结果,也与广州特殊的地缘结构相关。广州年俗在传统中求新求变,而欢乐、祥和、亲情、孝道是其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书画素有"书画同源"之说,但历代的解说都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上,其实在书主要用来指称书法之后,中国书画的真实面貌一直都是书画同体。这种同体低层次的表现是使用工具材料上的一致,较高层次是笔墨技法的一致,最终则在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道法自然"上取得统一。实践表明,中国书画的最高境界是书中有画、画中有书,是书画一体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绘画擅长表现连续、持久、立体的时空观,而西方绘画则一贯表现现实中某一短暂时刻瞬间的时空观。本文针对中西绘画所表现的时空观差异,从文化起源、哲学渊源、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这对深刻理解中西绘画的文化视觉和艺术精神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文中阐述的中西绘画表现时空观的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对中西绘画理论的对照研究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的叙述空间与绘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迅小说叙述空间有多种类型,既有固定叙述空间,也有移动叙述空间;既有相对固定叙述空间,也有绝对固定叙述空间;既有二元对立的移动叙述空间,也有二元互动型移动叙述空间与圆形移动叙述空间。鲁迅小说叙述空间的形态虽然丰富多彩,但从艺术作用和功能来看,都是为了将叙事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一点与绘画的艺术空间设置,特别是画框的作用与功能颇为相似。鲁迅小说叙述空间设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焦点式,一种是散点式。这两种叙述空间设置的方式,分别对应着绘画常用的焦点透视法与散点透视法。鲁迅小说这两种叙述空间设置方式的运用,使鲁迅小说具有了绘画般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艺术界,非常重视王学仲对于中国书法的贡献,但很少提及他的绘画作品,更绝少研究他的现代文人人物画。笔者认为,王学仲作品有别于传统文人画,也不同于数年前中国流行的新文人画,而是自成一体,可谓"现代"。王学仲的现代文人人物画,将水墨与色彩融合,创新文人画的表现手法以及人物画题材。他将哲理蕴涵其中,赋予现代文人人物画以新的时代面貌。画面体现出典雅的诗学意境。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诗画相通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诗境画境在创造、表现、审美感知层面上的相通相融与相似,然“画境异乎诗境”,遂有“诗画互补”之说。诗画互补是中国艺术魅力生成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