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彭国梁 《老年人》2006,(7):22-23
今年年初,我和杨里昂先生合作出了一本书,叫《消逝的长沙风景》。样书一到,我和杨先生几乎同时想到:先要送一本给陈先枢先生,请他雅正。因为在长沙文化圈子里,无论是地域的还是历史的,尊他为权威,那是一点都不为过的。现在,我的桌上就摆着他的《湘城文史丛谈》《、长沙地名古迹  相似文献   

2.
萧栋梁 《老年人》2005,(9):38-39
抗日战争期间,特别是1938年武汉失守后,全国许多文化名人和抗战文化资源聚集湖南,长沙一时被称为“文化城”,湖南则成了全国抗战文化的中转站和辐射传播中心。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就有计划地从平、津、沪、宁等地派遣一批湘籍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返湘从事抗日救  相似文献   

3.
仙书 《老年人》2004,(5):28-28
长沙市现在的五一大道从西长街口到南阳街口,清代时排列着一系列带“仓”字的街道。自西往东依次有永丰仓、皇仓街、仓后街、皇仓湾、一仓里等。这些街道因集中于这里的清代“粮仓”而得名,这些粮仓包括湖南皇仓、长沙府仓、长沙县仓和善化县仓。湖南皇仓位于原明藩王左右府,即  相似文献   

4.
方丁丁 《老年人》2004,(1):12-14
秋色胜春色,喜气满星城。2003年10月25日,第七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在长沙热热闹闹地拉开了帷幕。来自浙江、上海、河南、广东、安徽、湖南等9省、市的19个民间剧团,在这届戏剧节上轮番上演了10个剧种、35台戏,给长沙市民带来了新的视听感受。有观众说:“难得看到这么多、这么好的戏,过瘾!”有专家说:“谁说戏剧失去了市场,只要是出好戏,不愁没人看!”“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自1989年创办伊始,在戏剧不景气的情况下,坚持民间、民办的形式,以“不吃皇粮,不支国库”的民间剧团为主要参赛对象,走过了14年的光辉历程。14年里,“映山红”戏剧…  相似文献   

5.
2010年9月,杭州。一条狭长的街道,通往一栋普通的居民楼。连邻居们也不知道,曾被周恩来称为“我党一部百科全书”的传奇湘女、谍战大戏《风声》女主角原型之一的老地下党员黄慕兰,现在她就和两位保姆在此“隐居”。  相似文献   

6.
毛驴进城一老农赶着毛驴进城,驴闯红灯,罚10元。老农喝驴子:“你以为你是军车啊!红灯也敢闯。”没走几步,驴又碰翻一水果摊,赔人20元。老农更气:“你以为你是工商城管么!想掀谁的摊儿就掀。”老  相似文献   

7.
万长青 《老年人》2009,(8):24-24
家住长沙市河西的老市民,习惯称到湘江东岸为“过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由于湘江从南向北贯穿长沙城,过去河西市民到河东乘车或购物,必须乘船过河,费尽周折。我在长沙市河西工作居住了近六十年,如今每每到河东办事,仍然使用着“过河”这一口头语,和我年纪相仿的人也莫不如此。  相似文献   

8.
求新与活力     
有位八十高龄的老同志在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后说:“江泽民同志的这个报告,连用了90个‘新’字,令人耳目一新,为之振奋。看来老年人也必须求新创新,方能与时俱进,永葆青春活力。”这话说得好!以往,有的老同志把“老”等同于“旧”,总感到“新”字饭是年轻人吃的,自己吃不了、吃不消,吃了也无用。其实,人老了,从心理上说,要防止两种危险,一种是过分沉溺过去,一种是过分依赖年轻人。事实证明,求新创新是防止衰老、开拓进取的最好办法。求新创新,能激发老年人的生机与活力,不仅能找到新的活法,促进晚年生活更加充实、丰富、快乐、幸福,而且还能…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我很喜爱爬山。家对面有座山,我常常爬上山头看风景。之后在长沙求学,每逢假日,也常邀上同窗好友去攀岳麓山。爬山确是一项极好的体育活动,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强壮筋骨,而且可以登高望远,开阔视野,令人心旷神怡。再后来工作了,成天坐在办公室,周围全是车水马龙的街道,很少有机会爬山,体质也慢慢虚弱了。古人云:“人老脚先老。”此话不假。我在50多岁时,就觉得腰肢僵硬,双脚变得沉重起来,便意识到自己在走“下坡路”。为延缓衰老,我想到了锻炼。当时,正好我的家由平房迁进高楼,每天上下班要爬好几层楼梯。起初觉…  相似文献   

10.
老人街     
老人街喻剑平半个世纪以前,老粮仓曾是这方唯一繁华的街市,一条旧时驿道穿街而过。每到傍晚,两头栅门一关,街道两面鳞次栉比的砖房木楼,就围成了一个独立的“城堡”。30多家店铺,挂上一盏盏擦得雪亮的盆灯,照着一块块黑漆金字招牌:“复兴药号”、“仁泰旅社”、...  相似文献   

11.
潘基是一位著名的城建专家,原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长沙,提起老市长潘基,人们都说他是城市建设的功臣,又是新旧长沙的历史见证人。1938年7月,潘基从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毕业,不久被派往湖南常德修建军用机场。其时,日寇侵占武汉,直逼长沙,抗日战争形势十分严峻。潘基这个热血男儿,决心利用自己的学业所长,为抗日救国出力。还在求学读书时,潘基作为校学生会干事就积极参加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宣传活动。踏入社会以后,他痛苦地见识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向往共产党拯救中国。经人介绍,他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12.
徐特立入党     
李龙如  李昕 《老年人》2003,(9):35-35
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艰难的一年。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开始镇压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然而,就在这白色恐怖之中,徐特立同志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徐特立回忆说,在白色恐怖中,“我住在长沙韭菜园,一时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组织和前进的方向,陷入极度苦闷之中,后移到离城20多里的黎托,碰到了李维汉同志,经他介绍,我加入了共产党的组织,从此真正获得了新生。”对于这段历史,李维汉同志的回忆更为详尽:“1927年大革命失败,湖南处在白色恐怖之中。那时,我已交卸湖南省委书记职务,但由于去武汉铁路不通,只得滞留长沙。其时,…  相似文献   

13.
“老而不老”新感觉我是在一位老干部家里偶然看到《湖南老年》杂志的。翻开一看,就被它丰富的内容吸引住了,一下子就借了十几本。读过《湖南老年》,总感到它有一种既凝重又新鲜的“老而不老”的感觉。它健康活泼,雅俗共赏,既有哲理性文章,又有趣味性小品,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14.
陈畅  周威 《城市》2013,(2):43-47
一、引言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里有一段著名的话:"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不同城市的风貌差异首先体现为街道的差异,而非建筑的差异。每一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的人格化魅力,即城市的性格,这种性格来源于城市与众不同的文化精神。城  相似文献   

15.
“抓住一点,搞活一片”常常是策划者和形象设计者所遵循的一条原则,从抓好一条街道的形象设计出发,作好城市形象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街道是一个城市的血脉,通过对街道形象的观照,人们能窥一斑而见全豹,最直观地感受到一个城市机体是生机勃勃富有活力的,还是死气沉沉缺乏灵气的。所谓城市街道形象,是指通过人们对城市的道路及由道路两旁的立体建筑物等硬件组成的街的格局、样式、风格特色的观照和对街道所  相似文献   

16.
在湖南长沙,有一群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都是曾经驰骋疆场的老兵,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如今离退休了,他们回忆起过去的战斗生活,更加思念当年一同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战友。为此,他们办起了一份名叫《爱晚情音》的内部交流小报,在老战友们之间互通讯息,传递感情。掐指算来,这份小报已办了10年。缘起老战友长沙聚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第46军是一支抗战时期在冀东建立起来的英雄部队,也是与湖南最有缘分的部队。1949年解放军挥师南下,46军打过长江,入湘作战。长沙和平解放后,46军138师奉命进驻长沙,担任警…  相似文献   

17.
笑汀 《老年人》2008,(11):35-36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仿汉初郡国并行体制,在国内建藩封王。到明英宗时,封第七子朱见浚为吉王,建藩长沙。吉王及其嫡系传人具有典型的王侯心性,长期过着奢侈浮华的生活,在长沙城大兴土木,营建池馆园林、歌台舞榭,形成“半城王府”的格局。为长沙城留下了藩正街、八角亭、司门口、走马楼等一批发人怀古之幽情的街巷名称。  相似文献   

18.
中国象棋是国宝,也是智慧的体操。不少人自幼是棋迷,中年为棋手,老来称专家。童明顺便是其中的一个。我和童君交往20多年了。在《长沙晚报》“棋坛”专栏,我作编辑,他当顾问。我们的交谈是棋,友谊也是棋。他是长沙人,1944年逃难到安江时才12岁。河边一家茶馆有人下棋,他跑去看,看得入迷还大胆评说。人皆惊异,便叫他上阵。他初生牛犊不怕虎,在茶馆坐上一整天,也没人能赢他。回到长沙已是1948年,他帮家里做点小生意,有空便到火宫殿去看人下棋,看得手痒就找人对弃。长沙当时有高手“南周”(周还龄)、“北柳”(柳秀贤),他—…  相似文献   

19.
佛缘     
杨汇泉 《老年人》2007,(2):48-48
我曾参观过无数的寺庙,但不烧香拜佛.也从未在任何一座寺庙中做过法事。自觉今生与佛无缘。没料到。去年夏天在呼和浩特市参观大召寺时。陪同我们的呼市张副市长。特意安排老主持为我们做了一场法事。我不信佛,但对佛家做法事充满新奇感。在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座绵绵召”之称的“召城”呼市(藏传佛教称庙为召),大召寺最负盛名。能请其主持做场法事。实是香客渴求之事。我们在寺门前下了车.只见一副仙风道骨模样的老主持和几位喇嘛.都身着黄色袈裟站在门前迎候我们.见面握手。齐说“欢迎湖南来的尊贵客人”。僧侣们格外热情.使我们感到有些过意不去。  相似文献   

20.
阿华 《职业》2009,(5):48-48
朱素芬女±是湖南长沙的一位小有名气的职业催乳师,当笔者问及这个职业的“钱”景时,她说:“很忙,平均一天能接两三份活,最多接五份。”“那每个月能有多少收入?”她说“不是很多,一般每个月有五六千元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