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孝经》传入日本大概是公元513年百济派五经博士段杨尔去日本之后的事情。《孝经》传入日本后,在日本流传的《孝经》有今文、古文两种,受到了日本天皇的高度重视。日本第四十六代天皇孝谦天皇,曾下诏令让日本每家都藏《孝经》一本,并且号召国民对《孝经》精勤诵习。而后不同时代的多位天皇,也都非常重视《孝经》。《孝经》还受到了日本学界的普遍重视,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翻译、校正、解读《孝经》。远藤隆吉著《孝経及东西洋の孝道》(《孝经及东西洋的孝道》),论述了《孝经》在日本自上而下的传播,探讨了《孝经》对“孝道”阐释与西洋文化对“孝道”阐释的异同、阐明了《孝经》的“孝为德之本”创造性转化为日本本土的“忠孝一本”思想。从远藤隆吉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孝经》对日本文化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关于日本心理学文字出版方面日本心理学科研报告,主要通过四种刊物发表:《日本心理学研究》(Japa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日本心理学杂志》,《日本教育心理学杂志》与《动物心理学年鉴》。第一种杂志是英文版;其余三种是日文版,附有英文摘要。1957年京都大学出版的一种新杂志,《心理学》(Psychologia),也是英文的;它的內  相似文献   

3.
综观日本教育的近现代史,可以发现日本的教育法规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学制》《教育令》《学校令》为代表的第一阶段,是日本近代教育法规的形成时期。以《学校基本法》为代表的第二阶段,是日本近现代教育法规的发展时期,而《终身学习振兴法》的颁布则标志着日本现代教育法规的成熟与完善阶段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赖山阳所著的《日本外史》,在中日两国思想史、史学史上发生过积极的影响。但在我国至今未有评论赖山阳及其《日本外史》的论著问世。本文从赖山阳的简历和著述、《日本外史》在日本的影响、山阳史学的特点及其评价、《日本外史》在中日史学交流史上的地位等几个方面对赖山阳及其《日本外史》作个评析。赖山阳的《日本外史》,正是日本史学按中国史学传统编写、并在日本开始摆脱中国史学传统前夕的日本史著的一部代表作。同时,由于其在中国的翻刻流传,对中国以后接受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文明史观等资产阶级新史学有着一定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波茨坦公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成果,是维持战后国际秩序尤其是亚太地区和平安全秩序的核心法律文件。现在日本想通过否认《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拘束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战犯翻案。研究表明,《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日本政府致中美英苏四国政府电》《日本向同盟国家投降的降书》等国际文件一起在盟国与日本之间构成了一项国际条约,不仅对中美英苏等盟国有国际法拘束力,而且对日本同样具有国际法拘束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顾炎武《日知录》一书对日本汉学的影响,从清代学术史、日本馆藏《日知录》版本、日本汉学家论顾炎武与《日知录》三个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传入日本的时间大约在8、9世纪,自那以后,日人对《文心雕龙》断断续续地有过一些零星的研究。日本现代的《文心雕龙》研究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铃木虎雄的《敦煌本文心雕龙校勘记》(1926)、《黄叔琳本文心雕龙校勘记》(1928)的发表为标志。在嗣后的日本《文心雕龙  相似文献   

8.
日本江户时代刊刻的佛教故事集《诸佛感应见好书》中有一则赞颂“观音利益”的故事,在故事情节和叙事手法方面套用了我国的唐传奇《离魂记》。《离魂记》在我国有多种版本流传,而《见好书》的作者以及日本禅僧们有关《离魂记》知识的来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依赖于禅宗典籍《无门关》在日本的流布,而给日本禅林接受唐传奇《离魂记》助一臂之力的是禅僧的注释书——《无门关抄》。  相似文献   

9.
正人物简介:陈允陆,籍贯江苏连云港,现居日本大阪。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美学美术史博士毕业,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兼职教授、日中书画艺术交流协会会长、醉墨会会长、国际水墨画研究院院长、扬州八怪研究院名誉院长、日本全国水墨画协会副会长、日本中华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会长、江苏省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著有《陈允陆画集》、《陈允陆水墨画》、《陈允陆画集——四季的风韵》、《陈允陆画集——悠久的世界》、《桂林·黄山的画法》、《佛教美  相似文献   

10.
这组《日本谣》,题又作《日本竹枝词十二首》,是郁达夫留学日本名古屋时的诗作.诗前有作者原序:“明治初,黄公度有《日本杂事诗》之作,数千年历史风教网括无遗义,至博也.然近年世变重繁,民风移易,迥非昔比.古有其传,今无其继,非法也,于是乎《日本谣》作矣.“序中提到的黄公度,就是近代“诗界革命”的倡导者黄遵宪.黄遵宪在任清朝驻日公使馆参赞期间,曾对日本的历史、政治、风俗诸方面作了较深入的考察,著有《日本国志》与《日本杂事诗》.郁达夫的  相似文献   

11.
国内发现的记载有日本国号的最早实物资料为《徐州刺史杜嗣先墓志》,早于记载日本国号的《井真成墓志》二十一年。《徐州刺史杜嗣先墓志》所载日本遣唐使赴唐朝贡之事与中日两国的文献记载可相互印证。日本国号诞生于八世纪初,而非七世纪六七十年代。  相似文献   

12.
古写卷子本《文选集注》发现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是《文选》传本中文献价值极高的一种。本文对此书是中国唐人所编之说提出六项质疑,论证其当为日本平安时代中后期(当中国北宋及南北宋之际)日本某《文选》专家汇聚日本所藏诸唐钞《文选》单注本之编;对此书的编纂体例作了较详细的揭示;揭示了书中有关《文选钞》的作者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3.
宫笠俐 《国际论坛》2011,(6):64-69,79
在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后,日本国内针对是否批准议定书产生了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只有美国批准议定书,日本才能批准。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日本应该在全球环境事务中展示出领导者的姿态,即使美国退出,日本也要批准议定书。本文从政策决策的视角来解释日本批准《京都议定书》的立场。文章认为,日本除了受其环境外交的政治目标驱使之外,非政府组织的推动、欧盟的压力以及国内产业界的让步都是促使日本选择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原因。尽管日本批准了议定书,但由于认定议定书对日本不公平,因此日本试图在"后京都时代"脱离《京都议定书》框架。  相似文献   

14.
日本教育研究的系统工程──读《当代日本教育丛书》刘立平1993年初,由中日两国学者联袂撰写,朱永新、王智新主编的“当代日本教育丛书”出版了第一辑三种(当代日本教育概览》、《当代日本高等教育》、《当代日本教育改革》),即刻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反响,对于编...  相似文献   

15.
共产国际从迅速推进世界革命的愿望出发,非常重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翼日本革命,把东方帝国主义国家中的日本革命,视为远东革命的中心,对日本无产阶级在远东革命运动中的先锋作用.寄予了厚望。共产国际成立伊始,就积极地帮助日本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创建了日本共产党.为了指导日本革命,曾多次为日本共产党制定纲领,其中,尤以《关于日本问题的纲领》(以下简称《二七年纲领》)和《关于日本形势和日本共产党任务的纲领》(以下简称《三二年纲领》),对日本共产党和日本革命影响最著.共产国际的纲领同战前日本共产党的革命实践溶为一体、互为表里。  相似文献   

16.
日本近代之前的《诗经》研究以考证学为主,近代之后以文学、文化人类学等新方法、新理论的新科学研究为主。牧角悦子教授将日本《诗经》近代之前的经学研究与近代之后的新科学研究加以融合,既传承了中国传统考证学的基础,又吸收了西方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是目前日本《诗经》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牧角的《诗经》研究,从否定经学、重视文学与文化人类学,再到重新认识到经学与文献学的重要性,力图在经学与文学、文化人类学的平衡中综合研究《诗经》。牧角《诗经》学研究史所呈现的发展脉络与阶段性特征,也与日本《诗经》学整体发展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从一个侧面映射出日本《诗经》研究的近况。  相似文献   

17.
德永直,这个曾对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事业作出贡献取得重大成就的作家,在今天的日本,提起他的人似乎不多了;但我们处在这风云变幻的现在,重读他的主要小说《没有太阳的街》,并面对今日的日本,仍感到它深刻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1929年6月起,《战旗》分五期刊登了这部小说,这期间,同时还刊登了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伟大作家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中野重治的《老铁的话》和村山知义的《暴力团记》等,一时在日本,无产阶级文学风行国内外,深受日本和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8.
很多日本家庭主妇手头上有一本家政簿。所谓"家政簿",实际上是一种记录家庭日常生活开支的账册。使用家政簿已成为当今日本主妇的时尚。日本最初的家政簿是以妇女杂志的附刊形式出现的。一些销路较好的日本妇女杂志至今仍出版家政簿附刊。每年元月份,《主妇之友》、《靓夫人》、《ESSE》、《家庭画报》和《妇女画报》等杂志的《新年特大号》内都要附上家政簿。当然,也有单独出版发行的家政簿。如讲谈社出了两种家政簿——《菜肴家政簿》和《简明家政笔记》。  相似文献   

19.
《历史档案》1993年第 1期刊载的《吴汝纶考察日本学制史料》当是吴汝纶《答贺松坡》书中所称的《东游日记》无疑。证据有三 :其一 ,将《吴汝纶考察日本学制史料》与《吴汝纶尺牍》中的有关记录对照比较 ,二者在时间上正好吻合 ;其二 ,从二者记叙的考察地点 ,行程安排等内容看 ,也大体相同 ;其三 ,吴汝纶习称赴日本考察学制为“东游”。  相似文献   

20.
在近现代,日本有过两部宪法:《明治宪法》和《日本因宪法》。这两部宪法虽然或多或少反映了日本人民斗争的部分成果,但从总体上看是统治者强加于人民头上、反映和维护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明治宪法》是明治天皇赐与并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国宪法》是美国赐与并一直沿用至今。分析这两部宪法,可以从中窥见近现代日本法制发展轨迹之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