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服务贸易:中国的战略意义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吉昌 《浙江学刊》2003,(4):154-158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异军突起 ,日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也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论述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涵义 ,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的条件下 ,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原因和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意义 ,并讨论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贸易比较优势指数(TC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对我国服务贸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为低下。为最大限度地获得服务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我国可施行以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从生产性服务投入角度,借助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最新公布的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中日两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对比中日两国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特征,并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中日两国以增加值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表征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整体上落后于日本,中国低技术、中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明显,日本高技术、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更高;(2)从细分生产性服务投入行业类型看,中日两国服务化类型结构相似,批发零售和仓储运输服务化水平相对较高,其他类型服务化水平较低;(3)制造业服务化与国际竞争力水平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此外,信息通讯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且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多依赖专利科技服务要素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高旺东  姜晓华 《创新》2007,1(4):66-71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一直存在着"长短腿"尴尬,如何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促进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基于和谐视角,提出应从调整产业结构、政府政策扶持、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拓展服务外包寻求服务贸易突破口、实施服务贸易品牌策略、完善政策法规等方面发展服务贸易的相关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及食品安全体系的变迁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回顾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与食品安全变迁的基础上,以提升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和食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提出在全球食品安全背景下发展中国食品工业、增强中国食品安全、提升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树立中国良好贸易形象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高歌 《创新》2008,2(6)
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以及国民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发展服务贸易是提高南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能力的新举措。南宁市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应从战略着眼,促进重点行业服务贸易发展,扩大服务贸易能量。  相似文献   

7.
服务贸易发展落后于货物贸易是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大弱点。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重点。为此,我们应该调整对外贸易的发展思路:建立发展对外服务贸易的政策保护体系;积极利用国际资源和外资力量发展对外服务贸易;形成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的中心区域;把信息技术服务贸易作为发展现代对外服务贸易的战略重点;把海洋运输服务业作为传统对外服务贸易领域优先发展的重点;引导有实力的出口企业发展对外服务贸易;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8.
李莹  熊涓 《学术交流》2007,(10):98-100
当前,各国经济竞争的重点已经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进行了转移。日本、韩国也日益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并将服务贸易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两国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增强,服务贸易业绩迅速提高,进出口额均居世界前列。然而,通过对日韩服务业内部结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标的分析发现:日韩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并不具备比较优势,因此,两国政府在服务贸易发展中选择"渐进式"模式,一方面引入国际竞争;另一方面,给予本国暂不具备竞争力的服务行业政策及管理上的双重支持。这些做法对于中国发展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具有极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服务贸易从总量上来说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10年时间里增长了5.32倍.从结构上来说仍然偏重于运输、旅游等传统的服务项目,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保险、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服务项目所占比重较低,但是也正在逐年增长.目前,我国服务贸易仍然处于逆差阶段,但是逆差的金额正在逐年缩小.通过TC、RCA和CA指数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虽然总体上得到改善和提高,但是和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没有比较优势.服务贸易的发展关系国家经济增长和国民就业的各个方面,因此借助于世界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在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应着力解决服务市场的开放程度;切实改善教育状况,提高高等生产要紊对服务贸易的供给能力,推进人力资本依托型的服务贸易发展;制定时服务业相应的政策扶植制度,加大对相关产业的信贷优惠和税收倾斜;积极利用外资,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完善现有服务贸易立法,建立规范的法规体系,从法制上保证我国服务贸易得到良好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际贸易总额与服务业GDP增长正相关,货物进出口和服务进出口都对我国服务业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服务贸易对服务业GDP增长的贡献大于货物贸易对服务业GDP增长的贡献;但无论是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其进口对服务业GDP增长的贡献都大于其出口对服务业GDP增长的贡献.为了大力发展我国服务业,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我国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层次,优化服务贸易结构;促进货物贸易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发挥货物贸易结构升级对服务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正确处理商品进口与出口的关系,出口传统服务,引进现代服务,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civil procedure should correspo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s a large economic country, China needs to draw on international civil procedures to guarantee its worldwide interests; and as a large country with the rule of law, it need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ts judicial services and enhance the market attraction of its judicial system in global dispute resolution. Given that a country’s judicia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measuring its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international civil procedure is one of the goals to be pursued in the reform of Chinese judicial system. In order to raise the level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civil procedure, China should emphasize the idea of the judicial system of a large country and prioritize its competitiveness, service orientation and cooperative approach to dispute resolution. In addition, it should focus on the following reforms: firstly, establishing a specialized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ivil jurisdiction, with an increase in matters for competitive jurisdiction; secondly, enhancing China’s specialist services capacity in international civil actions, highlighting the expedient protection given to the rights of the parties concerned and stress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judicial bodies in the commercial field; and thirdly,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judicial cooperation and facilitating the global movement of Chinese judgments.  相似文献   

12.
张晓京 《学术交流》2002,(3):155-157
加入WTO之后 ,我国的图书销售作为服务行业完全放开 ,国外大型出版集团必将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先进的管理和灵活的策略大举进军我国市场 ,所产生的冲击也将从销售领域扩展到出版源头 ,而我国出版行业的现状还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因此 ,在宏观上 ,组建图书发行集团、进行行业兼并以及设立异地分支机构 ;在微观上 ,创造独家品牌、奖励畅销图书并加大反盗版力度 ,则成为我们所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国际保险业的发展来看,保险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发展趋势。混业经营主要有两种模式:即金融或保险服务集团和银行保险。我国实行保险混业经营是保险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并具有可能性。当前面临着保险监管法规滞后,保险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混业经营的要求,保险监管难度增加等新问题。我国有必要尽快修改完善有关的保险法律法规,允许保险公司选择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保险经营模式,有计划、有秩序地推进保险混业经营,允许保险公司采取先合作后发展的方式,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把我国保险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4.
TBT的贸易效应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袁建新 《学术交流》2003,(12):108-112
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倾向越来越强,制约了我国利用国际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使我国贸易条件趋向恶化,贸易得益减少。应采取提高国民技术经济意识,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强化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产业结构等一系列宏观、微观措施来促进我国外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竞争力 ,关键在于企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因此 ,需要依据就业、增长、带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选择劳动密集型农业、装备制造业、社会服务业作为新兴主导产业 ,以技术进步为先导 ,通过制度创新 ,依靠市场机制实现产业整合、升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进而全面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整体竞争水平。  相似文献   

16.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勇  虞斌 《学术交流》2003,(7):54-5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 ,国际贸易壁垒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绿色壁垒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较高的隐蔽性和保护的有效性 ,正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发展的主要障碍。我们应认真研究基于绿色壁垒的市场准入制度 ,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 ,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加快绿色农产品技术创新 ,创造绿色农产品发展的良好环境 ,建立农产品外贸应急体系 ,为绿色农产品生产经营提供资金、政策等全方位的支持 ,保护我国农业及食品行业整体利益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用价值创新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品牌竞争力低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采取传统的竞争战略,它的核心是打败竞争对手,采取以同类的产品,通过价格和质量两个方面来维持已有的市场份额;价值创新是一种新的战略思维,通过提供优越的或全新的顾客价值,来获得市场扩张或创造新的市场空间,其核心是赢得顾客,而不是打败竞争对手。我国品牌竞争力的提升需要转变战略思维,以创造优异的顾客价值获取品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