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探讨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时,长期以来有如下的见解,就主观原因而言,“责任主要应当由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来承担,不能因为共产国际的缺点错误而为陈独秀开脱。”(陈再凡:《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第156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4月版)这种几乎公式化的论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共产国际领导的失误是中国大革命失败主观原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始人之一,也是党的早期主要领导者。在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对党的建立,作过重要的贡献。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由于在这次革命最后一个时期(约有半年时间),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为投降主义路线,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拒绝接受毛泽东同志和其他同志的正确意见,以至于当国民党叛变革命,向人民突然袭击的时候,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这次革命终于失败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是这次大革命失败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对革命造成的损失也是及其惨重…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革命的失败,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我国史学界一直认为:对于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就其主观原因而言,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者应负主要责任。但笔者觉得,如果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党,那么陈独秀等应负主要责任。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实行绝对集中的领导。因此,要正确回答谁对大革命的失败负主要责任,必须联系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来考虑,必须对共产国际的观点和政策及其给予中国党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4.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陈独秀曾连任一至五届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亲自参加党的创建工作,是为我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是他亲自参加并领导我党同国民党建立了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也是他在这次革命中推行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导致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成为遗  相似文献   

5.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和陈独秀关于中国革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考察了共产国际和陈独秀关于中国革命的对策,指出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时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对策有着紧密的关系,共产国际应对中国大革命的失败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6.
对于1927年春全国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长期以来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以为,这是中共中央克服了汉口会议右倾错误,执行正确路线的结果。试析如下,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和学者。 1926年12月中共中央汉口特别会议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形成。1927年春全国革命形势却出现了空前高涨。对此,有同志认为:“1926年12月12日特别会议时,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的确是形成了,但并未能实际开始在党中央领导机关占据统治地位”。也有同志说:“为什么1927年初革命形势还能继续发展呢?这是因为陈独秀投降主义的贯彻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两种意见表达虽不同,实质却相通,就是倒果为因,即因为1927年春革命形势高涨,而推导出此时陈独秀右倾路线尚未在党内占统治地位或  相似文献   

7.
<正> 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而失败了,数万优秀共产党人和大批革命群众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由于对国民党反动派残暴屠杀的愤怒,也由于我们党的年幼,党在批判右倾投降主义时,没有注意防止“左”倾盲动情绪的滋长,从短短的时期内,党的路线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左”倾盲动主义又迅速在党内盛行起来.“城市中心论”和四面开花式的暴动就是这种“左”倾盲动主义的突出表现.一九二七年九月爆发的秋收暴动,有力地回击了国民  相似文献   

8.
在我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期间,发生过两次历史性转变:“一次是由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这两次历史性的转变,都是在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的情况下,由于毛泽东思想的指引才由挫折转向发展,由失败走向胜利,重新开创了革命斗争发展的新局面.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就是在这两次历史性转变期间,同党内盛行的那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没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巨大努力,历史性的转变也就不可能实现.第一次历史性转变是在北伐战争失败后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九二六年,从广东出发的北伐战争和党领导的工农群众大革命运动,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使蒋介石在一九二七年能以发动反革命政变.北伐战争失败后,中国革命向何处去,在新的形势下,中国革命的任务和道路又是什么?这是摆在中国革命面前的重大而又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否则,中国革命就不能前进一步.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把蒋介石政权的建  相似文献   

9.
试论刘少奇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党的领导权问题的理论贡献陈洪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有过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如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也有过坚持领导权而使革命走向兴旺的宝贵经验,如抗战时期统...  相似文献   

10.
大革命中共产党交枪错误是由一系列复杂原因造成的,其中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和中国共产党的不成熟是其根本原因,陈独秀个人也难逃其咎.本着唯物主义科学求实的态度,通过深入考察共产国际特别是苏共中央在国共军事合作中所起的作用和当时国共军事关系的实际状况,分析了大革命中共产党交枪错误产生的背景及根本原因,旨在纠正学术界所认为的共产党交枪错误是"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所造成的传统偏见.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长期以来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20世纪70年代末由向青首先提出颠覆性的观点,他认为大革命失败的责任不能完全归咎于陈独秀,共产国际负有部分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由于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向青的观点很快受到批判,众多学者著书立说证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巨大灾难,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始终没有摘去。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前苏联档案的解密,在掌握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学术界开始重新探讨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问题。以杨奎松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陈独秀不仅不是“右倾”机会主义,反而在许多情况下抵制了共产国际的错误路线。这种提法具有开创性,其后,学者们进一步探讨,深化了新观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中共产党交枪错误是由一系列复杂原因造成的,其中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和中国共产党的不成熟是其根本原因,陈独秀个人也难逃其咎。本着唯物主义科学求实的态度,通过深入考察共产国际特别是苏共中央在国共军事合作中所起的作用和当时国共军事关系的实际状况,分析了大革命中共产党交枪错误产生的背景及根本原因,旨在纠正学术界所认为的共产党交枪错误是“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所造成的传统偏见。  相似文献   

13.
二十年代震惊中外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惨重的失败告终。失败的客观方面的原因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联合力量过于强大,而主观方面的原因在于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对党内的统治。陈独秀虽然在五四运动之后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并曾经为党的建立和党领导下的革命运动作出贡献,但是,他思想和世界观的转变并不彻底,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政治思想保留着很深的改良主义烙印,他的世界观没有跳出历史唯心主义的樊笼,他的方法论也是形而上学教条主义的。陈独秀投降主义的产生,正是这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恶性膨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二七年,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关头。陈独秀否认武装斗争的必要性,蔣介石一反动,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就被葬送了。革命失败,得到了惨痛的教训。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终于战胜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于是就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地区的武装起义,就有了向井冈山的伟大进军。从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时期。为隆重庆祝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十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我们组织马列主义教研室、历史研究室、政治系、中文系的同志,编写了《八一南昌起义大事记》、《秋收暴动大事记》、《广州起义大事记》和《井冈山斗争大事记》,供同志们学习党史、军史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二七年一月四日至二月五日为了迎头痛击地主资产阶级对农民运动的污蔑和攻击,彻底批判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紧紧依靠广大农民,把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继续推向前进,毛泽东同志深入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五县考察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反对工农运动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反对工农运动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个人思想的局限,也有国内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导致其认识上产生了误区,认为只有靠压制工农运动来迎合大资产阶级,才能挽救国民革命。本文通过对各种原因的逐一剖析,揭示其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相似文献   

17.
评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等两篇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分别见:1923年4月25日《向导》第22期;1923年12月1日《前锋》第2期。以下引文不注者,均见此两文)是陈独秀一九二三年发表的两篇主要文章。长期以来,许多人将这两篇文章作为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理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在党的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下,在以毛主席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的指引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革命的洪流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彻底动摇了帝国主义的走狗——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是,到了一九二七年春夏之交,正当革命迅速发展的紧要时刻,由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蒋介石、汪精卫反动集团的公开叛交,同时也由于党内的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自  相似文献   

19.
“马林报告”提出了国共实行党内合作等建议,对于推动中共确立国共合作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和促成国共合作,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它过分地夸大了国民党的地位和作用,对中国工人阶级、农民、共产党的情况作了不符合实际的分析和阐述,这对于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问题上的错误倾向和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形成,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与托洛茨基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参加并领导过中国的托派组织,然而在1937年从南京监狱释放出来以后,他与托派就再也没有组织上的联系了。探讨陈独秀与托派结合和离异的原因,对中国现代思想史的研究是有意义的。本文谨以此为目的,求教史学界。(一) “二次革命论”作为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自它形成之日起,就受到党内的不断批判。“二次革命论”认为,既然目前的革命(指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大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