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宋元时期,谭氏已成为鄂西南地区分布广泛、人数众多的大姓家族,但他们在清代中后期进行的家族建构过程中普遍形成了移民认同,并在家族内部形成"六大房"、"八坪谭"、利川谋道谭氏三个不同的认同中心。虽然他们在建构不同认同中心边界的时候形成了体现相互区分的表层历史记忆,但在深层的历史记忆中,他们仍有共同的祖先认同和地域认同。从谭氏家族建构过程看,我们可以发现历史记忆有建构性的一面,也有根基性的一面。通常,在建构的历史记忆背后还有根基性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2.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谱系中,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自觉意识的体现,反映中华各民族集体记忆,在文化认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革命文化刻写了一个既有时间线又有整体性的集体记忆图景。集体记忆是文化认同的前提和源泉,文化认同是集体记忆的结果和升华。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耦合共生,具有相同主体、共同经历、共有精神家园、共同目标。据此,面对中华民族文化安全的隐忧,我们认为革命文化作为中华各民族的集体记忆其文化认同功能的实现路径包含身份确认、内容建构、现实实践、精神系统、形式载体、价值取向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基于历史记忆的文化生产与族群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运用法国学者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的集体记忆理论,以撒拉族为例,探讨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在其文化再生产和族群建构中所起到的作用,集体记忆分为历史记忆、社会记忆和个体记忆,本文主要研究撒拉族的历史记忆,探讨一个无文字的简单社会(人口较少民族)借助族群的历史记忆如何维持族群边界、强化族群意识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民间口头叙事是一个群体在特定历史情境下所建构的一种历史记忆与历史表述.它是群体对所记忆的历史事实的理解和阐释,是为强化群体认同和巩固群体凝聚而进行的策略性表达.本文通过对一个彝族撒尼村寨世代相传的地方性传说的文本分析,揭示了月湖村人对本村寨历史的集体记忆和革根阐释,进而说明"小地方"的口述吏不仅隐藏着"大社会"的宏大历史叙事,而且表达了村寨共同体以及家族力量时村寨象征性资源的争夺与平衡.  相似文献   

5.
桂林龙脊梯田的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是自然景观与乡愁旅游资源的综合体,承载着景区的历史记忆,是延续和传承龙脊梯田景区乡愁文化的重要表征。留住乡愁文化对于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重塑乡愁记忆和树立乡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村民作为龙脊梯田景区乡愁旅游感知的内部视野,与作为外部视角的政府、游客和媒体有着不一样的建构策略,在深描各行动者如何"留住"与"重塑"乡愁的基础上,提出活化社会记忆、激发集体记忆、凝聚情感记忆和赋能媒介记忆的乡愁旅游发展路径,旨在强化乡愁旅游主体地位、增强乡愁文化认同、搭建乡愁情感纽带和创新乡愁文化感知。  相似文献   

6.
杨德亮 《回族研究》2012,(3):107-113
苦芦湾是一个被数万人所铭记的地方,从明初到清末,一个回民家族世居于此。同治年间为躲避杀戮,这个自称"苦芦湾人"的家族逃离苦芦湾,分散到甘、青、新、宁、蒙等地。虽然此后苦芦湾只是一个遥远的地理记忆,但长期围绕保护祖坟和上坟等活动,"苦芦湾人"的认同维系至今。在群体文化自觉的当下,"苦芦湾人"已着手书写历史记忆并成立寻根组织。苦芦湾人是一个认知西北回民家族文化、祖先文化的绝佳案例。  相似文献   

7.
《格萨尔》史诗是藏族牧业文明的代表作,叙述的是关于部落的历史。本文认为,在《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早期阶段,尚没有专司史诗演述活动的职业化艺人。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其建构和传承由全体部落成员共同完成。职业或半职业化的《格萨尔》艺人的出现,当是后来藏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变迁的产物。集体记忆时代的《格萨尔》史诗,不仅呈现出从历史化向传说化和神话化过渡的文类特征,也具有集体记忆所承载的时空要素及其与群体传承的关联性等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8.
实践记忆论     
本文首先通过对中西实践、记忆知识谱系的梳理及田野经验的考察,界定实践记忆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生活、行为或仪式实践活动中,耳闻目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习得的文化记忆;然后爬梳个人记忆、历史记忆、社会或集体记忆、"体化实践"等记忆概念和理论关系,在厘清实践记忆来龙去脉的同时,也对以往的记忆理论做出反思;最后强调实践记忆的情境性或在场性特点,对知识活动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从而阐明实践记忆立足现在、重构过去和开启未来的时间线性与多元复合特点。  相似文献   

9.
"身体实践"是保罗·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这本书中提出的重要概念.社会记忆(social memory)是社会学和人类学讨论集体记忆如何保持问题时的一个专有名词.既然存在一种叫社会记忆或集体记忆的东西,那么我们通常就会认为,"社会记忆"是人们对"过去"的记忆,无非是通过文字,口碑、仪式和文物来表现,这些都属于传统的"历史"或者"文献"的问题.同时作者也提到了艺人表演时以口耳相传、口传心授来传承社会记忆的方式以及乡村的口述史对于传播社会记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军 《民族学刊》2021,12(4):60-68, 117
民族村寨禳灾文化记忆是特定人群在特定生存环境中的集体记忆与防灾减灾的经验总结,是负责任乡村旅游的内部资源与旅游者超越自我的精神动力。在新冠状肺炎疫情影响下,人类需要重新审视禳灾文化记忆,它贯通了禳灾、抗灾和救灾的集体记忆,禳灾文化记忆在乡村旅游中的价值重构,需要生态、社会、经济价值的系统性重构。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禳灾仪式具有体验功能、治愈功能、重塑功能和价值转化功能,禳灾文化记忆在乡村旅游中的价值重构,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博弈与和解,建构了神圣与世俗之间的桥梁。文章基于“鱼通官寨”、“龙哇寨”、“蟹螺堡子”三个藏寨的案例研究,研究认为民族村寨禳灾文化记忆与乡村旅游结合有着传统文化根基和后现代精神纽带,禳灾文化记忆的价值重构还需深挖民族村寨内部资源,激活禳灾仪式的体验功能、治愈功能、重塑功能,强化禳灾文化记忆中旅游者的身份认同和旅游产业的价值转化。禳灾文化记忆在乡村旅游中的价值重构,有一个主客互动、文旅融合的过程。不仅要调节与平衡禳灾文化记忆旅游开发中的权力-利益关系,也要适应所处传统村落聚落形态、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主体与客体、文化空间与历史时间的互动与融合。  相似文献   

11.
社会身份标记——红瑶身体装饰的文化表达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身体装饰是身体的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一个特定群体的身体装饰的文化表达至少包含四个层面:社会身份标记、族群文化记忆的身体再现、个体情感和自我的经验表述、历史和身体政治的折射。红瑶通过仪式中的换装有着标记社会身份,进而建立起文化赋予的身份认同的重要意义,并成为红瑶集体意识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彭佳  何超彦 《民族学刊》2021,12(1):26-34, 86
指示性作为符号认知的基本框架,能使符号与记忆、记忆与认同产生联结关系,因此,指示性不仅是民族记忆的基础,更是形成民族认同的作用机制。基于现实因素,民族记忆在不同的时期可能会发生流变,成为区别于历史文本或其他族群文化的全新记忆,因而具备积极建构的可能性。在指示性理论的框架下审视"龙"作为中华民族之共同记忆的符号再现,可发现,它不仅是各族群共有的与世界之关系的缘起锚定,也是跨民族的时间节气指命名与仪式的重要符号,可由此反思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中的符号建构应当如何达成。  相似文献   

13.
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不同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公共品的性质,以及准公共品的多种提供方式,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产业化角度)分为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可经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产业化运作模式进行保护,就是要推进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向社会化、保护主体多元化,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产出效益化.  相似文献   

14.
记忆并不都是为了认同,很多时候,记忆是人们借助于特定的事/物来呈现自我的方式,当承载记忆的物/事因为社会发展的原因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时,一方面会出现群体集体记忆的断裂与自我的流逝,另一方也会因为事/物的少而珍贵,出现自我的叠加,更有可能出现文化的再生产,来重塑集体记忆,延伸自我。本文以滇越铁路文物为例,分析边民社会如何伴随着铁路的生命史进行自我的存在、流逝与叠加,从而引导社会对物质文化生命的尊重。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重要的"时空设置",节日体现的是集体生活的节奏和规律.当前中国的节日体系中,政治性节日缺少文化内涵和礼仪行为,宗教性节日缺少意识形态合法性,而传统的时令性节日已经在现代生活面前失去原有的地位.要想节日既传达出传统的文化价值,又能够促进社会各层次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寻找到社会生活的整体节奏,并在节日的设置方面体现这一节奏.  相似文献   

16.
记忆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进行区分和认同。人类学视野中的“记忆”分为个人记忆和社会或集体记忆,其中“社会记忆”作为一种广泛和深远意义的社会现象,具有巨大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恭城平地瑶“盘王婆”祭仪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社会记忆”的人类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沈宁 《民族学刊》2012,3(1):50-58,94
以历史研究为基础的,以“亚历山大范式”为模式的传统博物馆和档案馆的遗产形式,正面临着记忆研究方法的新挑战。“记忆研究”这种新的遗产研究方法旨在提出对传统遗产模式的反思,强调基于普通民众的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重视对非强势群体的人道主义关怀,从而构建一种反强权的遗产学理论体系和世界观。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考古学院贝弗利·巴特勒博士的《遗产与当下的过去》一文,总结了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主要指导理论和思想,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回顾了从遗产学兴起以来的发展道路,并表达了相应的批判性意见。该文可为当下中国的文化遗产发展事业提供西方视角的理论解释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ngages the debates on collective agency, autonomy,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and socially engaged art by comparatively analyzing the activity of two Caribbean artist-managed spaces which emerged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BetaLocal in Puerto Rico and L’Artocarpe in Guadeloupe. Based on fieldwork research and interviews with artists and art audiences, the examination of both projects will be driven by three main objectives: the first has to do with assessing in which ways both initiatives are shaped by their emergence in territories still attached to political and economic bonds. Secondly, I attempt to measure how both collective artistic organizations can approach the material conditions of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autonomy, confronting the restrictions of Puerto Rican and Guadeloupean cultural and economic policies. Finally, I intend to locate my case study within a global panorama of socially engaged and collaborative artistic practice. From this perspective, I assert that collaborative practices emerging in still dependent contexts constitute a privileged viewpoint in order to examine issues of collective agency, empowerment and alternative futures.  相似文献   

19.
詹小美  赵晓营 《民族学刊》2021,12(1):42-48, 88
2019年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情感动员的化境,指向共同体意识传播的心理化过程,"活动"与"时间"的结合赋予记忆空间以表达意义的角色,凸显了从"体验到沉浸"的叙事性转变。其中,诉诸情感、仪式设计和情感变压,折射情感动员"符号凝炼-内涵解释-交互联动"的"修辞结构",以互动仪式链的运作机制衔接相互关注与情感连带的修辞指向;时空情境创设与视听符号的综合运用,映射观念象征符和行为移置链交互作用的"沉浸结构",以符号所指的解码释义连接"凝缩"与"唤醒"的修辞实践;情感动员的价值感知、情感同化和接纳重构,投射共同体意识传播"情感-利益-价值"演绎的"认同结构",以沉浸空间的层级性演进链接自我建构与匹配性建构的修辞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