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刘晓蓉  张显成 《民族学刊》2020,11(4):80-88, 138-139
宝卷是我国民间民俗文献整理的重要史料资源。对宝卷类别考释当下学界诸家或笼统繁复,或交叉重叠。作为湘西民俗的重要载体,湘西宝卷在承继中华宝卷共性的基础上又独具地方特色:(1)从宝卷历史分期看,湘西宝卷历史跨度大,既有“新宝卷时代”之宝卷,还存“古宝卷时代”之最早底本;(2)从民间宗教属性看,湘西宝卷是一种“兼具民间宗教与‘三教合一’”的宝卷,这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3)从讲唱程序归类,湘西宝卷目今只存活于当地丧葬与祭祀活动中,这亦乃全国他处宝卷所不备之特质。然由于划分标准非唯一特性,对湘西宝卷类别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
国家认定的"非遗"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熔铸了民族智慧和经验的重要文化符号.河西宝卷是彰显"走廊文明"和河西民间生态的"非遗"形式之一,其文本含蕴了河西人民的关怀伦理和价值诉求;宝卷活动体现了河西人民传承中华经验的"自组织"形式.作为陶冶精神和滋养宗亲惯习的资源,作为河西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河西宝卷活动演绎了河西大地的民风、 民俗和文化仪式,积淀了济世立人的民间智慧.对河西宝卷这类"非遗"的保护不应仅以其经济实用性来决定保护的力度,还应侧重其对民众文化心理的滋养和理想预期的认同与肯定.  相似文献   

3.
浅谈土族民俗中的生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族民间祈求生育的风俗所包容的文化内涵 ,反映了土族人民的良好愿望和民俗心理 ,文章对此研究和探讨 ,有益于革新除旧 ,建立新的生育观念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土族轮子秋运动是土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 ,创造出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运动 ,本文试就从轮子秋起源、变迁、功能及与群众文化关系 ,探讨其民俗价值。  相似文献   

5.
民和土族民俗中的尚火文化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火是生活在民和三川地区的土族人民多元信仰中至今还保持的原始宗教的遗迹。文章从民和土族民俗中的尚火现象、尚火意识对民和土族尚火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6.
吕德胜  张郁萍 《民族论坛》2012,(24):104-106,109
信仰"法拉"是青海民和三川土族生产生活中的一种民俗事象。土族人民普遍信仰"法拉",从而在土族人民婚姻礼俗、丧葬习俗以及重大的生产生活和宗教活动中都能见到跳"法拉"的仪式和活动。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跳"法拉"这一文化事象进行比较全面、客观的阐释与探讨,对记录、保存和传承土族民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藏汉民族对土族宗教信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族聚居区处在藏文化圈和汉文化圈的结合地带 ,土族文化是一种典型的连接地带文化。这种文化在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 ,又大量吸收了藏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土族的宗教信仰深受藏、汉民族的影响 ,藏传佛教、汉族民间信仰和萨满教在土族的信仰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但藏传佛教和汉族民间信仰对不同地区土族的宗教信仰影响程度各有所异。  相似文献   

8.
<正>回顾2014年的北欧民俗学研究,民间宗教研究被视为一种经典研究,代表着学科研究的实力与深入,芬兰学派是讨论这个命题的组织者。一批北欧民俗学者围绕在芬兰学派的周围,提供不同文化中的民间宗教传承现象、研究观点和研究方法。依据他们的研究,可以看到北欧同行如何从传统跨越到现实,又怎样将这种研究纳入人类文化遗产研究中。芬兰图尔库大学(University of Turku)人文学系文化与健康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9.
青海土族服饰中色彩语言的民俗符号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青海土族服饰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色彩作为研究对象 ,从民俗符号学和象征主义的理论角度对土族服饰中的色彩语言符号进行解读 ,从而对土族服饰所承担的深层的文化内涵作一探讨。这也是对土族服饰文化从描述性研究到理论探索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0.
土族是全国56个民族中人数相对较少的民族之一,"班斯纳得那"是土族民间信仰活动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有些土族聚居地,还保有这一古老的文化遗存.几年来,笔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思考,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班斯纳得那"的文化蕴含进行了分析、整理,认为现在的"班斯纳得那"中尽管有其他民族文化的成分,但仍保留了大量古老的土族文化成分,对土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土族婚礼歌伴随着土族悠久历史留存至今,是研究土族历史、宗教风俗和民间艺术的宝贵资料.本文以互助土族传统婚礼歌为主要对象,对其研究状况、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等进行了粗略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三千书》是流传于广西龙州县金龙乡壮族民间的一部汉字与方块壮字对照的杂字体字书。透过与越南汉喃字书《三千字》比较,可发现《三千书》内汉字条目下之右排小字为越南喃字,说明《三千书》乃以《三千字》为蓝本,再以方块壮字添上对应的壮语词汇而成。  相似文献   

13.
多元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物形象已渗透在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服饰文化、民俗文化和信仰文化之中。多元民族文化源于生物多样性,并反作用于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表征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历史和审美观念。本文就土族服饰发展源流、演变及特征进行分析 ,以期进一步探讨土族服饰中蕴含的原始信仰审美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婚姻家庭、经济发展等方面 ,对土族近十年来的研究状况作了总结 ,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桂榕 《民族研究》2012,(2):44-54,109
圣纪节是云南回族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作为云南回族民间与外界互动较多的节日庆典,圣纪节打造了开放性的公共文化空间。巍山回族圣纪节的当代变迁,是对传统的继承与重构。当代圣纪节通过继承传统,保持了节日的宗教民俗特质和文化连续性;通过对传统与时俱进的文化建构,强化了节日传统,丰富了节日文化,赋予节日宗教、政治、文化多重意义,使圣纪节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并成为回族民间社会与国家基层政权成功互动的文化平台和展示窗口,成为中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方面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7.
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结构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壮族的宗教包括原始宗教、原生型民间宗教和外来创生型宗教三个层次,其中原生型民间宗教--麽教和师公教具有代表性.它们的内部结构比较完整,基本具备了宗教的构成元素.与世界各种创生型宗教相比,仅在无地区性和全民性宗教领袖、无绝对权威主神的不同.壮族宗教的特点主要有8个方面,其中多种宗教神灵和谐共处,为国内外少见.  相似文献   

18.
覃嫔 《民族论坛》2012,(2):100-103
新晃"咚咚推"源于侗族宗教祭祀的傩戏,因其舞蹈表现形态等一系列的非凡艺术形式而引发了诸多文化学者的关注。这一深藏于民间的舞台歌舞艺术在舞蹈动作的表现力上面,具有原始的美感和宗教的神韵,这使得该古老艺术所释放的文化因子蕴含了颇为深厚的文化价值。本文重点对"咚咚推"的舞蹈表现形态及其意义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