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儒家仁爱包括亲爱与博爱,继而出现亲爱与博爱孰为大的思想紧张。早期儒家希望化解二者的紧张,他们或者以个体生活与公共生活的不同空间范围,或者以小康与大同的不同时间范围,以证明亲爱与博爱在不同时空范围的优先性。但是,如何能够在同一的时间和空间的生活实践中,化解亲爱与博爱孰为大的紧张?宋儒通过仁爱形而上学的建构,以解决这一难题。张载《西铭》的太虚即气论,从形而下与形而上两个层面理解仁爱,说明亲爱与博爱的形成原因和融通路径。太虚即气论既保留了亲爱在形而下层面的合理性价值,又从形而上层面上肯定了博爱的崇高价值。张载《西铭》依据一种境界论形而上学,希望以它来实现现实道德实践的亲爱与博爱的融通。  相似文献   

2.
谭嗣同《仁学》以基督教灵魂和博爱观念改造传统儒家的仁概念,一方面,使仁从道德理性概念上升为人性本体概念,成为《仁学》社会批判理论和救世方案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克服儒家仁爱差等的宗法局限性,使仁成为一种普世的核心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2017,(5)
《西铭》原名《订顽》,为《正蒙·乾称》篇中的一部分,后经程颐更名成为一独立篇目。《西铭》之所作,无疑源于理学家的忧患意识和自觉意识,其目的是为宋初以来理想秩序的建立奠定精神基础。《西铭》一文虽短,但其所开创的三种人文语境,即士人的觉醒、三才的承当与教化的承接对当代知识分子的定位与责任具有不可小觑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铭》与《孝经》的关联是十分明显的。宋代学者对于《西铭》所阐发"理一分殊"有过几次激烈的争辩。反对者以为其理近于杨墨,支持者则认为《西铭》是借"孝"之理发明"理一分殊"之旨。明代以来心学突起,《西铭》与《孝经》的关联愈发受到学者重视,甚至有人以《西铭》全文注释《孝经》。现代不少学者从张载的礼学背景出发,认为《西铭》旨在以"孝"为纽带维系封建等级制度,这成为宋明以后对《西铭》与"孝"认识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刘京菊 《晋阳学刊》2014,(6):136-139
程门弟子杨时先后师从程颢、程颐,在二程的引领下解读张载之《西铭》。因体会《西铭》"言体而不及用",质疑其容易流于墨家之兼爱,求教程颐,激发程颐以"理一而分殊"概括《西铭》之旨意。经往复探讨及精思力索,杨时接受"理一分殊"说并作发挥,提出"理一为仁,分殊为义"、"用未尝离体"、"即体而言,分在其中"等论点。杨时阐发的"理一分殊"的伦理内涵及重视分殊的思想促进了洛学的发展,并对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为论述孝道的典范之作的《孝经》,是儒家学派的扛鼎力作,其蕴含的义理亦体现为追求儒家理想道德人格范型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知""情""意"和"行"四个方面。其内容分别是:道德认知——《孝经》中的"孝为德本";道德情感——《孝经》中的"敬亲博爱";道德意志——《孝经》的中"扬名显亲";道德行为——《孝经》中的"不骄、不乱、不争"。  相似文献   

7.
张载是宋明道学的奠基人之一,《西铭》是他本人最重视的一部著作,也是后人对张载著作评价中分岐最大的地方。从程朱到王夫之,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大都对《西铭》作出高度评价。小程说:“《订顽》之言极纯无杂,秦汉以来学者所未到。”(《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王夫之认为:《西铭》“辟佛老之邪迷,挽人心之横流,真孟子以后所未有也。”(《张子正  相似文献   

8.
李彬 《船山学刊》2021,(5):66-75
自程颐以"理一分殊"来诠释《西铭》,后世学者尊奉不已.但《西铭》中包含的"万物一体"思想却转而晦暗不明.从《正蒙》"气一元论"角度可以阐发出"万物一体"之旨,而程颢也是从"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的角度来诠释《西铭》中所备言之"体".在程颢没后,面对杨时对《西铭》"言体而不及用"可能流于"兼爱"的质疑,程颐提出"理一分殊"的诠释模式为《西铭》作辩护.以"理一分殊"诠释《西铭》无疑是程颐的一项创造性诠释,但只有重新回到理学产生的原初思想语境,重新抉发出《西铭》中所蕴含的"万物一体"思想,"理一分殊"在理论上的重要性才能更加显豁.  相似文献   

9.
现代意义上的博爱观念 ,是建立在个人自由与人格平等基础上的爱 ,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弘扬。这种爱的实践应该是从有差等的爱走向无差等的爱 ,从体制内的爱走向体制外的爱 ,从人类之爱走向超人类之爱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对儒家伦理精华的“仁爱”进行了历史与当代的价值评析 ,认为 :一、“仁爱”是在严格的等级关系中展开的、义务和权利极不平等的“爱” ,透过表面的美妙说词 ,它推行的是一种充满虚伪和功利内涵的伪爱、扼杀个人自由戕杀自我意识的愚爱 ,与现代文明倡导的友爱博爱精神相去甚远 ;二、儒家文化及其仁爱理论作为过去时态的先进文化 ,其历史与人道价值绝不在西方文化及其博爱思想之下 ;三、当代道德沦丧以及所谓市场条件催生的贪污腐败 ,并不是儒学伦理丧失的结果 ,相反 ,它正是孳生这类现象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围绕《西铭》的诠释,北宋儒者至少形成了四种典型模式:以吕大临为代表的"人道具则天道具"的诠释模式、以程颢为代表的"仁孝之理"的诠释模式、以程颐为代表的"理一分殊"的诠释模式和以张九成为代表的"心性即天地"的诠释模式。反诸这些诠释者的理论体系可知,吕大临之诠释模式的建构与其理论重心转向人道之修养工夫有关,二程之诠释模式的差异根源于二人之宇宙论的不同,张九成之诠释模式的提出则关联于其对心体的挺立。然而,他们用一个统领性命题去统摄《西铭》多维度的义理意涵,也存在逻辑上不周延的缺点。  相似文献   

12.
船山《西铭》题解着意阐发天亲合一之理。船山认为,从理学史的问题脉络来看,《西铭》大义在天亲合一。船山区分"大者"与"切者",主张"从其切者而言之,则别无所谓乾,父即生我之乾,别无所谓坤,母即成我之坤"。从自己亲生父母身上实实在在体知父母之乾坤。较之天地,亲生父母具有切身意义上的优先地位。从其切者,不仅是从理上了解,亦是切身之体知。由此体知,其大者转化其切者。由此体知,身体亦由仅能体知居之所安,食之所甘,色之所悦的自然身体生长为能体知父母之乾坤的道德身体,进而成长为可以体知天地之乾坤的超道德身体。体知,身在心中。作为未定者的人,作为性可以日生而日成的人,其由切知大、由孝知天的过程正是心、性、情、身诸方面共同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大学》、《中庸》是秦汉之际儒家学者的作品,发展了先秦儒家的人治学说,更加突出了道德的政治作用。本文试图探讨《大学》、《中庸》的道德政治论与先秦儒家人治学说的关系,说明它怎样发展儒家的人治学说,以确定它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康有为的《大同书》继承了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爱”思想、“公羊三世”说和“大同小康”思想,并用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加以发展和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博爱”哲学、“三世”进化论和“大同”社会理想。同时,又对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圣王”政治和君主专制理论、等级观念、宗法观念进行了否定和批判。这种对于儒家传统政治思想的扬弃与康有为的学术渊源、《大同书》复杂的理论来源,以及康有为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汪建华 《船山学刊》2001,(2):92-95,128
康有为的《大同书》继承了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爱”思想、“公羊三世”说和“大同小康”思想,并用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加以发展和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博爱”哲学、“三世”进化论和“大同”社会理想.同时,又对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圣王”政治和君主专制理论、等级观念、宗法观念进行了否定和批判.这种对于儒家传统政治思想的扬弃与康有为的学术渊源、《大同书》复杂的理论来源,以及康有为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康有为的《大同书》继承了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爱”思想、“公羊三世”说和“大同小康”思想,并用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加以发展和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博爱”哲学、“三世”进化论和“大同”社会理想.同时,又对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圣王”政治和君主专制理论、等级观念、宗法观念进行了否定和批判.这种对于儒家传统政治思想的扬弃与康有为的学术渊源、《大同书》复杂的理论来源,以及康有为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仁爱、兼爱与博爱分别作为轴心时期儒、墨、耶思想体系的核心观念,三家思想在追求和平、注重践行等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然而从其各自特性上分析,三家之爱在基本立足点、发生逻辑、爱的超越性等方面上又有各自独特之处。综合比较各自特点,我们应着重挖掘儒家仁爱的精髓,从本体与功夫和可行性方面探索"差等之爱"与"一体之仁"关系,证明儒家仁爱的宽博性,从而重新认识和定位儒家的仁爱思想。  相似文献   

18.
朱熹"状"仁之体突出的是"公"的价值,贯穿的是"爱人"的观念。仁与公的关系,实质上即仁与人的关系。"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虽不构成爱的原因,但却是落实博爱所必需,为博爱的推行准备了条件。朱熹与张栻在仁说上的争论,重点围绕如何处理爱与仁的关系问题展开,并因此引起了性情体用之辨。从坚持仁与爱相关联出发,朱熹要求于情中体性,在爱中及体。相应地,人所应做的,是"为仁"而非"求仁"。朱熹不同意韩愈"博爱之谓仁"的界定,认为不能以用代体。佛教的无缘之爱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言,毁己以成物,本身就背离了普遍之爱的原则。儒家由亲亲到仁民爱物,是实施博爱的最现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阳明通过对《大学》的阐释,揭示出儒学"一体之仁"的观念。这与舍勒的"爱的共同体"观念之间存在着比较的可能:明德的本源性与爱的人格性;亲民的差等性与爱的等级性;至善的一体性与爱的共同体。阳明这种"一体之仁"的观念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念,却源于孔孟的一种本源的生活情感观念:仁爱首先并非形而下的道德情感,或者形而上的人性本体,而是先行于这一切的生活亦即存在的情感显现。  相似文献   

20.
王英 《理论界》2012,(12):104-105
张载《西铭》中"天地之塞,吾其体"与"天地之帅,吾其性"互文为用,说体已赅性,说性已赅体。这样,"天地之塞"与"天地之帅"也可互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气"与"志"的关系。"天地之塞"所塞已经不是张载那里的形而下的气,而是张载所谈的形而上的气,它的最高状态是一种浩然之气,已经具有精神属性。由此可知,张载这里的气具有朱子那里的气所没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