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国“新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达9年的经济持续增长表明美国已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基本内涵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广泛应用因特网进行电子商务的、日趋全球化的经济形态。“新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是技术创新快、产品生命周期短、风险投资加速、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企业个人与机构保持高度适应性。在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认真吸取美国“新经济”的成功经验,摆脱旧思想的束缚,在“新经济”的背景下,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来思考西部地区开发思路。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利用;要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要重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要适当搞一点“逆市场调节”。  相似文献   

2.
从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对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信息技术对美国投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就业和通货膨胀等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说明了信息技术是美国"新经济"产生的动力,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美国“新经济”现象的成因和特点的分析来说明 ,知识经济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崛起 ,人类文明开始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转移。中国要国富民强 ,要圆高科技梦 ,要利用这股“知识经济”热迅速迎头赶上西方国家 ,必须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排除三大障碍 :创新能力的不足 ,难以造就全球性企业和创业投资欠缺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目标与中国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新经济是我们的目标,但必须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正确运用资本市场为发展高科技产业筹资;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也要正确发挥传统产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且涵盖不同经济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不断降低,经济扩张周期明显延长,使美国经济步入了西方学者所谓的“新经济”时期。对于这种战后美国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现象,笔者认为不应排除经济周期的诱发因素,但更为根本的因素应归于克林顿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80年代美国进行的以高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为发展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但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新经济”的增长将逐步趋向缓慢  相似文献   

6.
美国“新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 90年代 ,美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对经济学的周期理论、菲利浦斯曲线、经济增长理论及宏观需求管理理论均提出了质疑 ,经济学理论面临着创新和发展的机遇。而美国“新经济”形成的科技要素、经济全球化要素、体制变革要素 ,应成为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概念首先在美国兴起,随后迅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与使用.究竟什么是"新经济"?"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采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美国"新经济"现象进行理论分析需求的拉动和供给的推进是美国出现"新经济"的原因;技术创新和外需主导型战略的实施拉动了总需求;信息技术(产业)、全球化以及"里根经济学"的长期效应使AS得以持续扩张.其成功之处对我国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美国经济增长减速对我国来讲是对内进行结构调整 ,对外开放资本项目的一个较好机会。中国要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保持稳定增长 ,必须采取正确的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方向应当是 :扩大内需 ,启动消费 ;开发西部 ,增加投资 ;吸引外资 ,发展科技 ;调整出口结构 ,适当增加进口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做好开放资本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浪潮的兴起对当代财经媒体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经济浪潮中美国的公司丑闻沉重打击了美国媒体的公信力。美国财经媒体走过的这段弯路和新经济的特性有密切的关系。这一判断不是为了替美国财经媒体推卸道德责任,而是为了更深刻地记取这一教训。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美国新经济现实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冲突是必然的:第一,西方经济学是建立在国别经济研究的基础之上,而90年代经济全球化却日趋打破国界限制,实现了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第二,信息技术革命使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第三,90年代以来美国充分把握住了上述两大潮流,这是其新经济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因此,对传统经济学理论必须进行更新,必须更加关注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战后美国对华反共政策逐步升级,是服从于美国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全球战略需要。美国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对华政策总体上是以扶蒋反共为核心和基调的,美国反华政策不断升级,是新中国决定实行“一边倒”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共“一边倒”的战略,是根据当时的国际格局和中国历史的现状作出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通过对美国重返东南亚过程进行剖析,从一个侧面窥测美国在冷战后的对华政策。东南亚处于亚太矛盾的聚合点,对中美两国而言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美国重返东南亚过程中可以看出,后冷战时代,美国对华政策虽然时有变化,但有较强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3.
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上海公报》签署30年来,中美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美关系始终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了解阻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是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对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战争确证了国际格局中美国因素自冷战结束以来发生的重大变化。从表面上说 ,美国因为“9·11事件”和反恐怖主义需要而战略内向收缩 ,但就更深层次而言 ,恰恰是二者促成了美国后冷战时代一种外向扩张型国际秩序观、安全观与外交战略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朱全红 《南都学坛》2004,24(5):19-26
“9·1 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 ,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重大变化 ,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成为其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同时 ,美国社会族裔关系也因“9·1 1”事件而出现了调整 ,阿拉伯裔与白人主流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尤为紧张。所有这些变化使族裔群体在美国外交政策上的表现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与冷战后克林顿执政时期相比 ,族裔群体在外交政策上的影响力受到美国打击恐怖主义这一最高外交政策目标的制约 ,族裔群体的“双重文化”认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受到特别的考验 ,总体上有向冷战时期回归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9.1 1恐怖事件”对美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已经产生重大影响 ,可以肯定将会引发新一轮的经济衰退 ,这对于经济全球化而言的世界经济的发展将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潘蓉  肖河 《国际论坛》2020,(2):93-109,158,159
"修昔底德陷阱"是一个颇具改进潜力的理论机制,简单地批判和拒斥这一概念既无助于拓展对大国竞争的理论研究,也不符合对当前中美关系发展现实的直观感受。如果用军备、冷战竞赛或者破坏性政策来代替战争作为因变量,"修昔底德陷阱"理论更是能够具备相当程度的解释力。不过即使如此,利用该机制来分析当前的中美关系时,仍然要仔细审视这对关系是否适用于该理论的关键逻辑--美国对中国的实力增长真正地感到恐惧。从政治心理学中恐惧的概念出发,结合美国国内的相关讨论、政策表述和对华行为,可以看出美国目前并未恐惧中国,其行为更多是为了追逐利益和声誉,其整体对华外交政策以"碎片化"和"追逐风险收益"为主要特征。这意味着"修昔底德陷阱"可能尚未在双边关系中触发。美国的对华政策的主要变化是将"规范"中国的重点从政治和安全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更多是其对冲战略的重心调整而非"质变"。"修昔底德陷阱"尚未触发的结论有其双重意义:积极而言,不必夸大美国的制华政策,激烈的经贸摩擦并不必然滑向"新冷战";消极而言,中美关系仍然有很大的恶化空间,如果持续互动不当,还会招致更具破坏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外交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经济规模最大和政治影响最广的国家,对世界事务有着重要影响。美国外交是产生这种影响的最直接和极为重要的形式。长期以来,美国对华政策对中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所以近代历届中国政府都把对美政策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美政策也一直是中国政府对外政策中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关系日益扩大,美国外交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更是有增无减。认识和了解美国的外交政策对于中国制订合理的对外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和相应优化的创业机制。当前我国各类高校创业教育蓬勃发展,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大学毕业生作为新增劳动力中的优秀群体,其创业能力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广泛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时间较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业教育体系完整。美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美国高校教师管理包括教师的聘任、教师的考核、教师职称的评定及教师的培训与进修等方面,其中均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应该增强高校依法办学的自主权,优化教师聘任制度,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